郝天紅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規模養豬場豬瘟與副傷寒的防治
郝天紅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53600)
今年以來,我們診療多起規模化豬場育肥豬發燒40.5℃左右,豬精神稍差,個別病例呈呆滯狀態,大群減料一半以上,拉糊狀黃色糞便,養豬場老板們大多請鄉村獸醫診治,用呋喃類、乙酰甲喹,喹諾酮類乳酸環丙沙星、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磺胺類藥物進行拌料給藥,肌肉注射給藥,取得一定效果,但停藥后癥狀又恢復如初,有個別死亡現象,于是急得老板們不斷批評飼養員、場技術員,邀我們前往診療服務。
我們到達現場后仔細觀察了豬群,發現癥狀與他們在電話里描述不太一樣,如河南省輝縣市南村李某養豬場發病豬為65日齡的育肥豬,脊背部有不太明顯的點狀出血,指壓不褪色,隨機給三頭豬測體溫,分別是40.3℃、40.6℃、40.5℃,對未超過死亡時間24h的豬進行了剖檢,死豬病理變化比較符合豬瘟與沙門氏桿菌混合感染,河南省衛輝市唐莊張某豬場其他癥狀與診療過的較相似,就是公豬陰囊有量比較多的黃色尿,味腥臭,剖檢的病變也符合此類病癥特征。我們將其確定為此類混合感染病癥,采用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做好免疫工作,注意衛生消毒,拌料給藥,重癥肌肉注射等綜合防治辦法,取得明顯成效,經我們診治的病例三天后均恢復到常態,得到了養殖場老板們普通好評。現將此類病癥病因、流行病學、癥狀、剖檢病變整理出來,供同行借鑒,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此類病癥定為混合感染,對其病原我們需要一定的了解方可有目的性地進行防治。豬瘟是豬瘟病毒所引起,豬副傷寒病是由沙門氏菌引起。豬瘟病毒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耐寒冷,在冰凍狀態下可長期存活,對紫外線、直射陽光有一定的抵抗力可存活幾個小時,對一般化學消毒劑,如生石灰、酚類等有很強的抵抗力,對pH值高的堿類、鹵素類敏感。在干燥環境下不易生存。沙門氏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其特征為不形成芽胞,不耐熱,對干燥環境、腐敗物、陽光紫外線有一定抵抗力,一般的化學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滅。在培訓基層獸醫技術人員我們講了為什么要談這些病原特征,就是我們掌握了才能有目的地根據這些方面進行診療,控制育肥豬群疫情的發生發展。
這些規模豬場在生物安全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資料上顯示這兩種病原主要傳播途徑為消化道,他們的飼料都是大廠生產,飲水系統消毒工作也做得較好,這說明這兩種病原極有可能為育肥豬攜帶者,存在內源性感染,我們看過的這些病例都是發生在季節變換的春季、夏秋之交,晝夜溫差較大,加之轉圈、換料等應激誘發因素使其育肥豬患病。說明此類病癥為條件性致病,如王某豬場就是轉圈第二天發病。在日齡上,斷奶仔豬、50kg以上豬均有發生,未發現種公豬、母豬以及哺乳仔豬發病,說明種豬有抵抗能力,哺乳仔豬受母源抗體保護得以幸免。
一般是飼養人員感到豬減料了,然后進行了觀察,發病豬喜歡群體臥睡,被毛粗亂,個別有寒戰現象,飲欲未見異常。當我們到現場時,豬群一般減料一半以上,哄起時有部分豬神情極為呆滯,肛門周圍粘有糞便,圈里地面存有糞便呈土黃色糊狀,明顯有消瘦現象,體溫都在40.5℃左右,個別眼結膜發紅,有個別場豬背部有點狀出血,大部分場公豬陰囊有積尿為深黃色,味腥臭,個別病例有呼吸困難現象,發病豬場病初都有死亡現象,為幾頭至10余頭不等,個別病例腹下有紫斑。
我們剖檢的死豬在時間上要求不超過24h,在同群育肥豬中死亡者多為壯而肥的體形較大豬只,個別病例脊背有出血點,有的腹下可見淤血,眼結膜有潮紅現象,喉頭、膀胱粘膜呈紅色為出血表現,公豬陰稍包皮發炎有黃色積尿,擠壓可流出大量尿液,有的死豬后槽牙齒發黑是壞死性潰瘍所造成的。腎顏色變淡表面有針尖狀出血,腎實質個別死豬有出血斑;脾不腫大表面邊緣呈鋸齒狀,淋巴結有腫大現象,特別是腹股溝淺淋巴結切面紅白相間呈大理石樣病變,結腸、回腸有的病例有一層假膜鈍性剝離見到紅色潰瘍面,腸道內容物多為黃色糞便。心臟、肺、肝等未見明顯的病理變化。就剖檢個例來說均不符合某種動物疫病的特征性病變。
根據當前豫北地區傳染病的情況、臨診癥狀以及剖檢的病理變化加上我們診療此類病癥的經驗將其診斷為豬瘟與副傷寒混合感染。為了確定診斷結果,動員了較大規模豬場到大學去做實驗室檢查檢驗,最后確定了我們的判斷。
(1)加強飼養管理,患病豬場都在密度過大,豬舍空氣質量差的問題。建議給育肥豬合理密度豬群保持10~20頭之間,晴天時中午注意開窗通風降低有害氣體濃度,由于病豬減料,可以換前一階段用料增加營養、增強豬的抵抗能力。
(2)免疫方面:注重防好重要動物疫病,育肥豬重點防疫豬瘟、偽狂犬、口蹄疫病毒性疾病。根據本場情況可加免喘氣病、鏈球菌等非病毒性疫病。制定好適應本場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之。如豬瘟我們建議豬20日齡、60日齡免疫兩次即可。
(3)利用喂豬、清圈等機會注意觀察豬群發現異常現象及時處理。也就是在靜態、動態、吃料時的群體觀察,發現不正常要馬上測體溫,因體溫是傳染病的重要指征。
(4)注重生物安全,如謝絕參觀、消毒等,如賣豬,獸醫看病必須按流程消好毒,然后讓其進入豬舍。此類病癥我們建議的消毒藥物為碘伏,外環境用2~4%燒堿溶液。發現個別病例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注意老鼠等進入圈舍。
(5)針對此類混合感染建議發病豬群統一注射25頭份普通組織細胞苗,飼料或飲水加入喹諾酮如恩諾沙星和阿莫西林,拌料時也可加入白頭翁散。對嚴重的病例肌肉注射痢菌凈、乳酸環丙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等藥物。
經過采用以上綜合措施,經我們服務過的豬場將此類病癥達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