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
(四川省南部縣丘埡鄉畜牧獸醫站,四川南部 637392)
解析養豬場豬病發生原因和綜合防疫體系的建立
李 冬
(四川省南部縣丘埡鄉畜牧獸醫站,四川南部 637392)
養豬場的豬病出現與其管理和飼養有直接關系,但是更應注意的是防疫體系也是影響其出現的關鍵,以此可以從病因入手,構建完整的防疫體系提高養豬場防病控疫的水平。
豬病現狀;爆發原因;防控措施;綜合性預防
隨著養殖產業的發展生豬養殖也在不斷的規模化與集團化,但是在細節管理中一些大型的養殖企業對于整體防疫體系并沒有明確的認識,尤其是針對養豬場的生豬疾病控制以及相關措施的完善仍需要加強。這樣導致更多的企業在規模化的同時也增加了病害擴散與蔓延的潛在危險,因此必須要重視這個環節的強化。
豬病的種類較多,在主要的豬瘟以外還出現了多種疾病,如藍耳病、豬流感、細小病毒、萎縮性鼻炎、胸膜炎等等,這些都在養殖過程中影響豬場的安全。同時病發中多數是混合感染和細菌所致,在實際的檢驗中發現一般多是病毒或者多病原感染,二者兼有的也存在,所以豬病的出現其復雜性增加,處置起來也更加困難。
目前檢驗的情況看,豬病多數是因為其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所致,引發流行性的疫病。這樣的情況在養豬場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而且造成的損失也是最大的。
第一,一般在養殖場引入豬只開始,其檢驗檢疫的手段為一般措施,但不會進行隔離檢查,直接引入到養殖環節中,此時如果豬只帶有病菌或者病毒,就會在養殖場埋下安全隱患。如果在實際的管理中出現漏洞,就會導致豬只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大規模的疫病。還有一些地方直接從農戶家中進行購進,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檢驗和檢疫,也容易引發養殖場的疫病爆發。
第二,一些大型的養殖企業在建設和管理中沒有進行規范設計和建設,豬舍的條件差,生產、生活、清理、清潔設施等不夠全面和合理,這就導致整個養殖場的環境變差,容易導致細菌滋生與交叉感染。另外,缺乏必要的溫度控制、通風設備、采光面積等,也容易導致疫病的爆發。
第三,一些養殖企業對于外部人員的進入或者飼養員缺乏必要的消毒和除菌的措施,導致流動人員傳遞病毒,以此影響養殖場的環境安全,容易引發疫病的傳染。
第四,飼養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容易在管理中不重視對豬只的健康檢查和免疫等,營養不良、過分擁擠、疫苗注射不及時、氣溫控制不力等等都會導致豬欄內部環境變差,豬只的健康情況下降等,也就容易導致疫病的出現和蔓延。
3.1 隔離觀察
任何養殖場都應將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進行區分,并設施必要的隔離設施。豬舍與外部環境之間必須有一定的距離與空間。這些隔離區可以有效的控制豬只與外部的接觸,控制疾病的傳染。同時采購以及引入的豬只必須進行必要的隔離觀察,通常隔離時間應滿足15日以上,待健康狀況良好并注射疫苗后方可進入養殖區。
3.2 消毒措施
消毒是控制病毒和細菌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綜合性防疫體系中應重視對消毒工作的完善。首先明確消毒的范圍,即對周邊環境,圈舍、食槽、地面、工具等都應進行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清理與消毒。在消毒環節中應嚴格控制消毒劑的使用針對性和濃度等。無論是環境消毒還是對豬只的消毒都應規范操作。其次,按照必要的流程進行消毒,主要是保證消毒的徹底,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消毒可以發現遺漏的地方并進行補充,同時也可規范人員的操作行為,以此提高工作人員執行制度的能力和技術等。消毒后應做好通風,保持養殖環境恢復。第三,同步消毒,對于規模化的養殖場而言,以此消毒作業的時間較長,無論是環境消毒或者帶豬消毒都按照區域進行,以此保證消毒過程中沒有遺漏的情況。最后,設置專門的隔離和消毒區,利用隔離區和消毒區來隔離外部環境和養殖場內部環境的交互,這樣可以對車輛、人員、衣物等進行必要的消毒,以此作為疫病控制的屏障。
3.3 免疫措施
首先,免疫措施應與養殖場情況相適應,選擇本地區的疫病作為控制免疫的重點。其次,保證疫苗的質量,因為疫苗是一種特殊的疫病控制方式,所以必須保障其質量,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都應注意避光且保證溫度,以此保證疫苗的質量,同時注意其使用期限等等。
最后,疫苗免疫的過程應規范操作,一頭豬在免疫過程中必須建立檔案,對疫苗接種的種類、次數、日期、間隔日期等進行記錄,并嚴格的按照記錄和規范進行操作,包括對其注射的位置、深度等也應進行記錄,以此提高免疫效果。
3.4 本地疫病的監控
除了做好內部管理以外,養殖場還應通過當地的疾控中心對本地的疫病發展情況進行了解,監控本地容易出現的疫病。在遇到大規模爆發的情況時應做好應對措施,提早準應急預案,有效的控制疫病對豬場的大范圍的影響。
3.5 重視疫病控制和無害化
應對各種疫病進行擴大范圍的控制,尤其是突然死亡的豬只應進行必要的檢驗,并采取措施進行隔離和無害化處理。一方面隔離相關豬只,一方面應進行定性分析,確定疫病的種類和治療方案等。對死豬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總之,在實際的工作中應對綜合性防疫體系的構建進行系統化設計,從養殖場的規劃到通道設計,再到養殖管理以及疫病防控,都應建立一套綜合性的體系,利用隔離、消毒、免疫等措施,對養殖環境和管理水平進行提升,從而提高養殖場防控疾病的能力,從根本上控制豬病的出現。
[1] 林如軍.提高養豬場防疫水平的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4):26-27.
[2] 彭光濤.標準化豬場防疫體系的建設[J].當代畜牧,201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