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葳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成都 610091)
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技術要點
盧 葳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成都 610091)
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提升,經濟步伐的推進,我國的畜牧業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在肉豬養殖的過程中,藍耳病是一種常見的病癥,能夠使母豬出現繁殖障礙以及死胎等問題,極大了影響了肉豬的養殖效果。在本文中,將就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技術要點進行一定的研究與分析。
豬藍耳病;發病特點;防治技術
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而引起的一種使母豬出現繁殖障礙、仔豬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的一種高致病性疾病。對于我國的肉豬養殖具有非常大的威脅,如果疾病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就會在豬與豬之間形成非常高速度的一種感染,并隨之為養殖戶造成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此,就需要我們能夠在對該病癥具有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對其做好防治工作。
豬藍耳病是一種在豬與豬之間傳染的疾病,雖然對人以及其它動物不會產生影響,但是其卻會對豬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該病來說,其在一年四季都會出現,且四月至九月為該病的高發季節,具有著傳染速度高、死亡率高等特點。當豬患病之后,主要的表現為體溫持續高熱、厭食以及不食的情況,且在其耳部、口鼻部、后軀及股內側等位置出現皮膚發紅、淤血、出血斑以及丘疹等現象,并隨之出現后軀無力、圓圈運動以及神經抽搐等癥狀,最終因為癱瘓以及衰竭而死。
(1)對于該病來說,其病原是由于豬藍耳病同很多種細菌、寄生蟲以及病毒等等出現混合感染以及繼發感染等,從而使病豬自身的身體抵抗力以及免疫功能得到了降低。而當我們對病豬注射疫苗之后,其身體中所具有的抗體水平依然會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且會因為藍耳病的存在繼而誘發圓環病毒、豬流感、副嗜血桿菌、豬瘟、偽狂犬鏈球菌以及附紅體等多種疾病的出現,可以說,其在養殖區域的出現,通常都會對該區域的肉豬養殖造成非常慘重的損失。
(2)在仔豬引進的過程中,由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使飼養者沒有做到全進全出,且由于部分地區豬販從很多個地區購入仔豬向當地飼養者出售,則會因為豬源混雜且沒有做好相關的檢驗使其在混到一起飼養之后非常容易出現疫病,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高速的傳播;
(3)在對豬日常飼養的的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的限制導致養豬環境出現了衛生條件差、通風的情況,并使得部分發病豬以及帶病豬在剛剛發病的期間并沒有得到及時的隔離,從而因此使得病源在豬群中出現了迅速的擴散。另外,在部分養殖場中,對于豬疾病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工作也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從而使免疫工作流于形式,并沒有起到應有的疾病預防效果。
(4)如果養殖的豬群因為飼養以及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出現了應急因素較大和生長發育不良等情況,就會使其自身所具有的免疫力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也會因為豬流感以及藍耳病等病毒感染疾病的傳染使其出現了免疫抑制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存在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其接種疫苗的免疫抗體產生影響。
(5)在很多養殖場中,飼養者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約成本,削減了豬群驅蟲、疫苗接種以及藥物保健工作等重要環節,即使對豬使用了具有提升免疫功能的藥物,其所使用的原料質量也相對較差,而這也會使我們的預防工作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對于該病癥來說,其由于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且傳播途徑也非常多樣,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開展預控工作時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4.1 做好免疫工作
防治豬藍耳病,免疫是關鍵。截止目前,我國已經針對豬藍耳病研發并生產出了很多種類型的疫苗,比如弱毒疫苗、滅活疫苗等等,且這部分疫苗各自都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我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選擇。通常來說,我們對豬使用滅活疫苗即可,而當豬藍耳病在當地出現、或者是四月至九月的高發季節時,則應當能夠通過弱毒疫苗的使用對其進行緊急免疫。同時,也需要能夠及時的對豬場發病豬進行病毒檢測,并根據我們檢測出的病毒型號對其選擇適當的疫苗類型。
4.2 加強輔助治療
對于豬藍耳病來說,其所具有的危害不僅僅是對單體豬所造成的危害,其最為危險的是能夠在豬群中形成大規模的繼發感染。根據這種特點,藥物控制則成為了非常關鍵的一種防治方式,對此,就需要我們能夠在對病豬情況具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以適當抗菌類藥物的使用防止出現繼發性感染:第一,病毒性疾病使用干擾素結合抗菌素輔以治療,可防止細菌性繼發感染;第二,對發病嚴重的豬只可配合補液或肌注植物凝集素、排疫膚等進行治療;第三,飲水給藥方面,應當使用每噸水加15%頭孢300g,電解多維1kg,紫維聯抗1kg,撲熱息痛片200片,葡萄糖5kg;第四,藥物拌料方面,應在每噸飼料加愛樂新75ppm,多效磺胺500g,電解多維1kg,黃茂多糖200g。
4.3 加強飼養管理
在規模較大的養殖場中,應當實行封閉式的管理,保證同批次豬的同進同出,并對養殖場的防疫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而對于規模較小的養殖場來說,則應當在全面結合養殖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飼養條件進行不斷的優化與改善,并做好重要的豬場消毒、驅蟲以及防暑降溫等工作。另外,營養也是加強豬抵抗力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我們在豬飼料中添加適當的B、C、E元素,則能夠更好的在日常飼養的過程中提升豬對于病毒細菌的抵抗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發病幾率。
總的來說,豬藍耳病是我國肉豬養殖過程中需要重點面對的一項問題,需要國內的養殖者們能夠對其引起充分的重視。在上文中,我們對于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技術要點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分析,而在實際飼養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上述防治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并以此在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 丁靜,王克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感染與免疫特性研究初報[J].現代畜牧獸醫,2010,(6):29-30.
[2] 穆建平,徐炳雪,朱林根.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因及防制方法[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7):76-77.
[3] 栗新,胡祖余,王舉勇.高致病性藍耳病活疫苗免疫試驗效果評價[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0,(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