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兵
(四川省會理縣下村鄉畜牧獸醫站,四川會理 615104)
淺談冬季雞球蟲病發病特點及防控方法
李龍兵
(四川省會理縣下村鄉畜牧獸醫站,四川會理 615104)
現代規模化養雞模式存在冬季引發球蟲病的風險因素,本病除了產生免疫抑制,還會造成雞群整體體質下降、抗病力下降,若再繼發其它病毒性、細菌性感染,有極高的病死率,嚴重影響本場養殖效益。結合當前規模化養雞實地調研,總結本病的流行規律和臨癥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在用藥防治方案上作了一定的改進。
雞球蟲病;冬季;艾美耳球蟲;血痢;綜合防治
雞球蟲病在冬季一般較少發,多發于春夏(濕、熱環境)季節,因為低溫可致球蟲卵停止發育。但近期通過我縣多家規模化雞場臨床診斷結果表明,冬季仍有感染球蟲病的可能。分析具體成因,主要是由于現代“規模化、密集型、全舍飼”模式條件下,冬季雞舍內密閉保溫(關閉門窗),相對空間狹小的雞舍內數量龐大的雞群自體產熱迅速,加之優飼育肥雞群每天產生大量糞尿,糞尿清除不及時,多量蓄積,也會發酵產熱、產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加之通風換氣、排濕不及時,短時間內雞舍內小環境營造了球蟲繁殖增生適宜的條件,所以仍有雞群可被感染。病原體(球蟲卵囊)來源大致分析包括:本場存在上一批次飼養的隱性感染個體(種雞、弱淘雞等);人和其它動物(主要是犬、貓、鼠類、野禽等)攜源入場;投產后連續生產的養殖場內消毒滅源不到位,上一批次雞糞污、墊料等污染物清除不徹底,以及土壤、水源、飼料、用具等被污染,即會留下再傳染的隱患。
致病原主要是“艾美耳球蟲”,分多型,其中,“堆型艾美爾球蟲、和緩艾美爾球蟲、哈氏艾美爾球蟲、早熟艾美爾球蟲”寄生于小腸前段,“巨型艾美爾球蟲、毒害艾美爾球蟲”寄生于小腸中段,“布氏艾美爾球蟲”寄生于小腸后段和盲腸,“柔嫩艾美爾球蟲”寄生于盲腸,可見該病原對雞的重點消化道“腸道”有高度親和性。該病原(球蟲卵囊)對外界環境抵抗力極強,在土壤中可存活半年以上,在糞尿、墊料等含有水分的有機物載體中,可長期存活,一般消毒劑不能將其滅活,寒冷可致其停止發育但不會死亡,只有高溫和干燥能抑殺多量卵囊。
本病對蛋雛雞和肉仔雞危害最大,10~50日齡雛雞最易感,一旦發病有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常因繼發其它感染而加重病情、加劇死亡,有極高的發病、死亡率;50日齡以后的育成雞群多呈隱性感染,但生長發育滯緩,并長期對外排毒(球蟲卵囊),成為重要傳染源;雞舍衛生條件差、高濕、高熱環境容易引起發病,雞群長時間接觸被污染的土壤、糞污等最容易發病,地面放養比網養、籠養更容易發病。
本病以血痢(出血性下痢)為典型表現,主要是由于黏膜、小腸前段、直腸粘膜受到病原蟲侵損,發生炎性病變、出血及壞死,所以排出帶血的糞便。視診可見發病雛雞雙翅下垂、精神不振、飲食欲時好時壞甚至廢絕,飲量較平時增加;不同程度下痢(多帶血),常見糞便粘接肛周羽毛,重癥者排出血便;雞冠、可視粘膜蒼白,呈明顯的貧血狀;幼齡雛雞會出現共濟失調、抽搐、昏迷等嚴重的神經癥,很快衰竭、窒息而死;中、大雞癥狀較輕,產蛋雞產蛋量會下降,機體逐漸消瘦,下痢等,一般死亡率不高,但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繼發其它感染,病死率隨之增大。
5.1 預防控制
規模化雞場冬季養雞務必堅持抓好雞舍內環境綜合治理,首先是在加強保暖、恒溫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隨時觀察雞舍內溫、濕度變化(舍內安裝溫濕度計),嚴防雞群自體發熱及糞便發酵產熱導致室溫飆升,適時打開背風向門窗,促進通風換氣、排潮,主動控制雛雞舍室溫28~30℃、相對濕度65~70%,育成雞舍室溫22~25℃、相對濕度65~75%,這樣最適宜雞當前生長及繁殖的需要,可發揮最佳生長與繁殖性能,體質增強,免疫力也增強,從而降低發病。其次是舍內糞尿、污水、被污染墊料等要及時清除,長期維持“清潔、無菌、干燥、空氣質量良好”的良性環境,嚴防飲水、飼料、器皿被污染,降低雞群接觸病原(球蟲卵囊)的機會從而避免發病。第三是規模化雞場原則上必須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制,禁止將上一批次的雞(包括種雞、弱淘雞)遺留到本批次飼養,要在全出后抓好場內(雞舍)的糞污、墊料等污染源的清除并作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場地環境經徹底沖洗干凈并實施程序化消毒(3次以上),確保養殖環境消毒面積達100%,按規定堅持30~40d休養期,經風險評估安全后再進雞。第四是加強本場日常疫情動態堅持,及時發現異常狀況,個別病、死雞及時從雞舍隔離、治療、消毒、作無害化處理等;若發現個別雞有“血痢”現象,應及時開展整群防治,針對性投喂抗球蟲藥物。
5.2 治療
筆者推薦目前較方便、廣譜、高效的抗球蟲制劑“雙效球蟲淸(主要成分含莫能菌素、青蒿素、楊樹花素、黃芪多糖、B族維生素、腸黏膜修復劑、增效因子等)”,北京英美爾公司研制,屬中西藥復方制劑,能避免常規抗球蟲藥物易產生耐藥性、易損傷肝等免疫臟器、重度藥殘等缺陷,既能防治病又能促長。拌料添加(3~5g/kg),2次/d,連喂5~7d,預防保健用量宜小,對癥治療用量適當增大即可,應注意本品停藥期為5d,不能與泰妙菌素、竹桃霉素配伍使用(降效、中毒),產蛋雞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