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農業局草原監理站,貴州晴隆 561400)
奶牛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與管理
梁 麗
(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農業局草原監理站,貴州晴隆 561400)
在后備奶牛的培育中,必須要將各日齡生長發育特點與營養需求的供給有效結合起來,飼養管理實現科學化,奶牛營養配方做到因地制宜。如果這之間出現任何紕漏,都最終導致奶牛整體生長發育水平受限,影響奶牛的生產力,直接影響其今后的體形、體況、健康及繁殖情況。文章就犢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育成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青年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一一匯總介紹,為科學養殖、提升奶牛生長發育水平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管理
奶牛生長中的兩種重要營養元素為能量和蛋白質,其中動物的生產性能也是由這兩部分所決定的。能量和蛋白之間是相互依存,并不是說兩者含量水平越高,動物的健康狀況及生產性能也就越好。克蘭普頓提出:能量和蛋白之間的供給水平與動物體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有著很大的關系。由此,結合奶牛各生長階段營養需求情況,文章就犢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育成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青年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一一匯總介紹,為科學養殖、提升奶牛生長發育水平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2.1 犢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
根據國外養殖情況,犢牛在1~2月齡就開始斷奶,哺乳量在100~200kg之間。而發達國家,犢牛斷奶時間甚至更早。國內犢牛斷奶時間在1.5~3月齡,哺乳量在300~400kg之間。比較而言,相對時間較晚,哺乳量大。犢牛自出生到3月齡,為生長發育敏感時期,養殖成功關鍵與否與養殖細節關注度有著很大的關系,更依賴于科學有效營養方案的制定。根據消化道發育情況,犢牛營養需求可細分為三個組成階段:(1)哺乳期,出生后3周齡,由牛奶和代乳滿足其營養補給;(2)哺乳期向采食階段過渡,3~6周齡,通過牛奶或者是代乳、覓食引導等方式滿足牛只生長需求;(3)反芻階段,主要是通過采食固體飼料和瘤胃內微生物發酵來滿足其營養補給。
犢牛反芻前由于食管溝反射作用,導致哺乳的牛奶或者是代乳,未能進入瘤胃內吸收,直接經食管溝進入皺胃,流入小腸內。由此,在國外較發達國家,多是采用代乳品來滿足犢牛日糧營養需求。使用代乳品,不僅能夠降低飼喂成本,而且更有利于各類疾病的預防。這些年,國內探索與犢牛斷奶階段使用代乳品,取得了不錯的飼養效果。刁其玉于24頭犢牛用代乳品和牛奶分別飼喂,跟蹤實驗證實:使用代乳品的犢牛日增重要高于鮮奶組0.103kg。張乃峰做了同樣的對比實驗,使用代乳品不僅在增重上明顯增加了88.5g,同時還有效節約喂養成本260.3余元。
但是,長期使用代乳品,瘤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將得不到有效,時間久了將妨礙犢牛斷奶后的快速生長發育。由此,前期飼喂代乳品的基礎上,第三周建議開始飼喂固體飼料。只有采食固體飼料,才能確保干物質進入瘤胃內。通過對干物質內揮發性脂肪酸的吸收,有效促進瘤胃上皮細胞有絲分裂,使瘤胃得到較好的發育。
在玉米-豆粕型斷奶期犢牛的開食料中,20.21%的粗蛋白(CP)水平對 8~16 周齡的斷奶犢牛更為適宜。在食料中粗蛋白水平為 15.22%時,同時添加蛋氨酸和過瘤胃賴氨酸并且蛋氨酸賴氨酸為 1:3.1 時,得到的增重效果與蛋白水平為 19.64% 的開食料相類似。此外,很多研究報道指出,單一的蛋白質水平不能比蛋白質能量比的高低更好的確定動物的營養需要。
2.2 育成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
育成牛的營養補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營養補給過低,奶牛此階段生長發育受阻,導致初配期體格過小影響乳腺發育,影響產奶效益。營養補給過高,育成期生長過肥,脂肪沉積乳腺,嚴重的可影響其終身泌乳量。而且,育成階段奶牛不產奶,高營養補給帶來高成本投入,將降低養殖效益。由此,育成期營養管理要適中,在達到初配期體重標準基礎上,滿足其基本生長營養需求即可。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充分了解育成期的生長發育規律,根據其生長特點進行科學管理。
2.3 青年牛的營養需求與管理
懷孕初期的青年母牛,營養需求與育成牛階段相差不大。但是,于產前4個月,營養需求將發生很大的變化。日飼喂日糧中,青貯飼料為15~20kg,精料為3~3.5kg,干草為2.5~3kg。此階段,青年牛飼喂不要過量,尤其避免過渡肥胖,很容易誘發流產。后備奶牛要求膘情適中,同時注意鈣、磷等微量元素的補給。總的來說,后備奶牛的發育速度對整個牛場養殖效益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可通過適宜的營養調控,確保后備奶牛及早進入發情期。此外,初產體重對泌乳量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并會影響第一泌乳期的受胎率,由此必須要重視后備奶牛初產體重的控制。
總之,在后備奶牛的培育中,必須要結合各日齡生長發育特點與營養需求的供給有效結合起來,飼養管理實現科學化,奶牛營養配方做到因地制宜。如果這之間出現任何紕漏,都最終導致奶牛整體生長發育水平受限,影響奶牛的生產力,直接影響其今后的體形、體況、健康及繁殖情況。良好的飼養環境同樣對后備奶牛非常重要,適時的轉群會避免某個階段營養需求不夠,從而延長奶牛參加到生產的年限。所以我們不能忽視任何一個能影響到后備奶牛正常發育的因素。后備奶牛培育的好壞將決定一個大型牛場的生產潛力。
[1] 崔祥,刁其玉,張乃鋒,等.不同能量水平的飼糧對3~6月齡犢牛生長發育及血清指標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4,(4):947-961.
[2] 張興隆,汪先友,何陽,等.去勢對12~18月齡皖南牛血液睪酮含量、生長性能和外貌特征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4,(6):1674-1680.
[3] 金鹿,閆素梅,鮑宏云,等.包被維生素A對奶牛瘤胃發酵特性及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4,(7):1968-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