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靜軍
(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陜西 西安 710001)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征用占用土地將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建設征地和移民搬遷安置的問題。此時,就需要對征占用土地產生的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進行計算,也就是對建設征地與移民搬遷任務的一個定量化的計算。這兩類人口計算成果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征地與搬遷任務能否如實的反應工程建設規模。不同的移民搬遷工作內容,都需要對這兩類人口有一個準確的計算。對于設計人員來講,生產安置人口和搬遷安置人口的計算成果,是設計成果準確性和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對于從事移民搬遷與安置的移民安置人員來講,這兩類人口計算成果是準確兌付各項補償費用與搬遷安置的基礎;對于移民管理層來講,這兩類人口計算成果是核定后期扶持規模檢查移民搬遷效果的準繩。因此,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是貫穿移民工作的一條主線,這兩個概念經常成對出現,相輔相成,有交集也各有不同,在計算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生產安置人口和搬遷安置人口的基本概念如下:
生產安置人口:應以其主要生產資料受淹沒影響的程度為基礎計算確定。對以耕(園)地為主要生活來源者,按庫區涉淹村組受淹沒影響的耕(園)地,除以該村組征地前平均人均占有的耕(園)地數量計算,必要時還應考慮庫內與庫外土地質量級差因素。對以牧草地、林區林地、養殖水面或經濟林地等土地為主要生活來源者,可參照耕地的計算辦法計算。生產安置人口包括淹地淹房生產安置人口和淹地不淹房生產安置人口。由以上的定義可知,生產安置人口主要是通過計算來確定以農為生的農業人口,反映的是某個村組受淹沒影響耕地的多少,非農業人口不屬于生產安置人口的范疇。
搬遷安置人口:包含居住在水庫淹沒線以下的人口;塌岸、滑坡、孤島、浸沒等影響區中必須遷移的人口;居民遷移線以上的零星住戶,受水庫淹沒影響后,交通難以恢復或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惡化,必須搬遷安置的人口;在淹地不淹房居民中,無法就近生產安置必須易地安置的人口。由以上定義可知,搬遷安置人口是通過調查統計和計算來確定的,反映的是某個村組受淹沒影響的人口的多少,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都屬于搬遷安置人口的范疇
這兩種人口的計算,在規范中有明確的規定,本文不再贅述,將計算公式摘要如下:
應以征地影響涉及單元基準年的資料為基礎,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計算。
質量系數法,考慮土地質量級差系數,用計算單元征收或影響耕園地的比重計算。
R=AM征地影響/(M征地前/R基準)
應以征地影響涉及單元基準年的資料為基礎,按下式進行計算:
D=D1+D2+D3+D4
D4=(R-R1)-(D1農+D2農+D3農)
生產安置人口主要反映的是生產資料受淹沒影響的程度,雖然從字面上理解是一種人口的概念,實際上是反映的是生產資料的缺失,是判斷一個村組生產安置規模的數字,是進行生產安置規劃的基礎數據和指標,側重點在生產資料的平衡和配置。生產安置規劃主要依據生產安置人口,移民生產資料的開發與規劃主要是落實生產安置人口的去向,并依此判斷移民生產安置質量的優劣。
搬遷安置人口主要反映的是居住人口高程上受淹沒影響的程度,其理解與字面上的人口概念基本一致,實際上反映的是人口在淹沒高程線以下的受淹多少,是判斷一個村組搬遷建房安置規模的數字,是進行搬遷安置規劃的基礎數據,側重點在搬遷安置的平衡與配置。移民搬遷安置規劃主要是落實搬遷安置人口的去向,并依此判斷是否具備截流蓄水、開工建設、竣工驗收和安置效果。
生產安置人口安置主要來源是生產安置費用,即受淹沒影響的耕(園)地補償補助費以及村組集體水利設施補償費等。對每個生產安置人口均需進行生產安置規劃,享有對生產安置費用的使用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僅是生產安置人口的不能同時享有搬遷安置補助的一些費用。
搬遷安置人口安置主要來源是搬遷安置補償補助費用,結合國家或地方各項政策,搬遷人口除了受淹沒影響的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外,還有一些相關補助費用。主要有搬遷安置補助費、過渡期生活補助費、文教衛補助費、基礎設施補助費、貧困戶建房補助費等等。對每個搬遷安置人口需進行搬遷安置規劃,享有搬遷安置補助費的使用權。
生產安置主要是解決生產出路的問題,其常見的方式是農業安置、非農業安置、農業與非農業相結合的安置及其他安置方式。農業安置主要是用生產安置費用在本村組通過有償流轉的方式調整耕地或利用荒山荒坡等新開墾耕地等方式解決生產資料的問題。非農業安置主要是將生產安置費用發放給有生產技能或經商頭腦的移民作為資本金。農業與非農安置結合是通過解決少量口糧田并發放一定的資本金來解決生產出路的問題。其他安置方式是利用生產安置費用進行社會保障安置、投親靠友安置和自謀職業等形式的安置,采用這種形式安置需要一定的準入條件,以保障生產安置去向的穩妥。
搬遷安置主要是解決居住建房問題,根據其搬遷安置地點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按照搬遷距離可劃分為近遷與遠遷,按照居住形式可分為集中與分散,按照居住去向可分為農村安置與進城(集)鎮安置等待。搬遷安置方案雖然是解決搬遷安置人口去向,但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與生產安置人口安置去向相配套,以保障移民既有建房地點又有生產出路。
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水庫移民搬遷安置的規模。這兩個安置人口之間不存在必然的數學意義上的邏輯聯系,沒有前因后果的必然性,因此在計算和劃分的時候,應當作為兩個獨立的系統進行計算和統計。然而,這兩個概念之間也存在這一定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他們還存在著一定的交集,相互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系,相輔相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都能從一定方面反映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安置的規模,是判斷一個工程安置任務的重要指標。其中生產安置人口反映的是受淹沒影響生產資源的規模,通過生產安置人口的多少,能直觀的反映出生產資料損失后需配套安置人口的規模。搬遷人口反映的是受淹沒影響的居住房屋人口規模,通過搬遷安置人口的多少,能直觀反映出搬遷安置規模。水利水電工程移民任務規模的大小,通過生產安置人口或搬遷安置人口數量就能直觀反映出來。不論這兩個人口規模那個更多一些,都能反映安置任務,都必須給予妥善的安置,缺一不可。
雖然這兩個安置人口相對獨立,但是在計算過程中,還要前呼后應,以達到有機結合。搬遷安置人口在計算的時候,需要以生產安置人口為基礎,分析確定出該計算單元(根據不同設計階段細分鄉鎮、村、組)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孰大孰小。當搬遷安置人口大于生產安置人口時,說明該村組受淹人口大于受淹生產資料,該計算單元的環境容量損失不大,搬遷規模即為搬遷安置人口;當搬遷安置人口小于生產安置人口時,說明該村組受淹人口小于受淹生產資料,這時,就需要考慮環境容量是否充足的問題,如果不能滿足多出搬遷人口的生產安置人口的生產資料問題,就需要在搬遷安置人口中計入淹地不淹房人口,人口搬遷規模需要計入這部分擴遷人口;當這兩個人口剛好相等的時候,說明淹沒的人口和損失的生產資料剛好相等,是比較理想的,現實設計中這種情況較為少見,大多數時候這兩個人口不相等。
例如在某水庫搬遷人口計算時,當搬遷人口大于生產人口時,搬遷人口可直接按照調查統計淹沒線下的人口來計算;當搬遷人口小于生產安置人口時,需要對多出的生產人口生產安置方式進行分析,不能調整耕地安置時,則將多出的生產人口計入搬遷人口,這時計算出的搬遷人口多余淹沒線下的人口。
實際工作和操作時,往往在確定后期扶持人口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農村搬遷安置人口和不需要搬遷但生產資料損失后需進行生產安置的人口,而這兩個人口在統計和計算時,存在交叉部分,即共同的交集,所以在確定后扶人口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全面權衡這兩個人口之間的關系,合理科學的確定后扶人口。因此,這兩個人口都是確定后扶人口的基礎。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生產安置人口與搬遷安置人口是工程建設的兩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準確、合理確定這兩個人口在計算中需明確以下幾個方面。
⑴生產安置人口計算和確定是根據生產資料損失的情況,結合計算單元人均生產資料占有數量,考慮生產資料資料本身質量差異,考慮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到規劃水平年得到。
⑵搬遷安置人口計算是根據水庫淹沒影響情況,結合計算單元生產安置人口來確定、需要考慮環境容量,并按照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到規劃水平年得到。
⑶生產安置人口和搬遷安置人口,既有交集又各自獨立,在統計和計算時兩者既有聯系又沒有必然聯系。生產人口著重反映生產資料缺失以及生產安置規模,搬遷人口著重反映移民搬遷數量和規模,在計算和規劃搬遷時需結合生產安置情況進行。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的重點就是做好水庫移民安置工作,而安置工作前提就是準確掌握移民安置任務和規模,因此,合理科學的計算生產安置人口和搬遷安置人口有利于移民工作順利開展,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1]傅秀堂.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規劃[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