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設計院
大慶油田原油穩定工藝技術發展及適應性分析
李鐵軍
大慶油田設計院
大慶油田原油穩定技術應用始于1975年,目前已形成了負壓閃蒸、微正壓閃蒸和正壓精餾原穩工藝并存的格局。通過幾種工藝的適應性分析發現,負壓原穩工藝因加熱爐出口溫度較低,對原油含水相對不敏感,對來油含水適應能力較強;但是其關鍵設備負壓壓縮機的運行管理難度較大。正壓原穩工藝簡單,沒有壓縮機等大型轉動設備,維修、維護費用較低,裝置拔出率遠高于負壓原穩工藝。微正壓原穩工藝簡單,維修、維護費用較低,裝置拔出率高于負壓、低于正壓原穩工藝,由于加熱爐溫度低,該裝置對原油雜質及來油高含水的適應性強,在保證原油品質的情況下,可提高輕烴收率,較適合大慶油田目前的開發方式。
原油穩定工藝;溫度;適應性;輕烴收率
大慶油田原油特點為:高蠟低硫、高鎳低釩,原油凝固點較高,膠質含量不高,瀝青質含量很低。根據油品分析,大慶油田原油密度843.7~868.6 kg/m3,凝固點28~36℃,含水量0.05%~0.15%,蠟含量27.2%~30.1%,硫含量0.07%~0.11%,膠質含量5.64%~8.22%,瀝青質含量0.03%~0.05%。近幾年,隨油田聚驅和三元復合驅力度的加大,原油雜質含量增加,導致原油換熱器管束堵塞、結垢嚴重,換熱效率下降,清洗周期縮短,回油溫度升高。
為了滿足原油外輸溫度的需要(<60℃),目前大部分裝置采用將低溫來油直接摻混在回油中以降低回油溫度,不僅影響了原油處理量和輕烴產量,還降低了原油穩定率,增加了原油的集輸損耗。所以有必要對原油穩定工藝進行對比分析,找到適合油田現有開發方式的原油穩定工藝,為裝置的工藝改造提供依據。
大慶油田原油穩定技術應用始于1975年,為了適應油田密閉改造建設的需要,解決原油蒸發損耗大的問題,先后進行了負壓閃蒸和加熱精餾穩定試驗,收集了數據,積累了經驗。1978年,為加快乙烯原料工程建設進度,提高國內原油穩定技術水平,從國外引進3套負壓原油穩定裝置。
大慶油田的原油穩定技術經歷了從引進的負壓原穩技術,經過改造的負壓原穩、不完全分餾的原油穩定技術發展到今天的微正壓閃蒸技術。目前,大慶油田已形成了負壓閃蒸、微正壓閃蒸和正壓精餾原穩工藝并存的格局。
2.1 負壓閃蒸原油穩定工藝
喇一原穩采用負壓閃蒸原油穩定工藝。
工藝原理流程:凈化原油(45℃,0.3MPa)先經過穩前/穩后油換熱器后進入加熱爐升溫到70℃,再進入原油穩定塔,塔頂由負壓壓縮機促成負壓環境(0.07MPa(a)),不凝氣與原油分離,塔底穩定原油經泵升壓并與穩前油換熱后外輸。塔頂不凝氣經壓縮、冷卻至40℃,進入三相分離器,頂部不凝氣去天然氣處理裝置,底部的輕烴經泵加壓后去儲存系統。負壓閃蒸原穩工藝原理流程如圖1所示。
2.2 微正壓閃蒸原油穩定工藝
北I—1、北II—1、杏V—1、蘇一和薩南原穩裝置采用微正壓閃蒸工藝。

圖1 負壓閃蒸原穩工藝原理流程
工藝原理流程:凈化原油先經過穩前/穩后油換熱器后進入加熱爐升溫到120℃,再進入到原油穩定塔,在穩定塔頂部不凝氣與原油分離,塔底穩定原油經泵升壓并與穩前油換熱后外輸。塔頂不凝氣先經空冷器冷卻至溫度為40℃,進入三相分離器,頂部為不凝氣,去天然氣處理裝置,底部的輕烴經泵加壓后去儲存系統。微正壓閃蒸原穩工藝原理流程如圖2所示。
2.3 正壓精餾原油穩定工藝
東油庫、南八、杏三、杏九、東昊、南垣(兩套)等7套裝置采用正壓精餾原油穩定工藝。
工藝原理流程:凈化原油進入換熱器與穩后原油換熱,再經加熱器加熱到230℃,進入精餾塔閃蒸,閃蒸壓力一般為0.2~1.0MPa。塔底穩定原油與進料油換熱后外輸。閃蒸氣經冷凝器冷卻后進入三相分離器,經分離后一部分液相產品作為塔頂回流,另一部分作為塔頂液相產品,用泵增壓輸至輕烴儲罐。不凝氣去天然氣處理裝置。正壓精餾原穩工藝原理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正壓精餾原穩工藝原理流程
2.4 不同原油穩定工藝技術對比
負壓閃蒸、微正壓閃蒸、正壓精餾工藝的技術對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微正壓閃蒸工藝較正壓工藝加熱爐溫度和穩定塔操作壓力均較低,流程相對簡單,大大簡化了塔頂脫出氣處理和穩后油換熱系統;同時,凈化原油少量含水有助于降低油氣的分壓,有效提高輕烴收率。

表1 不同原穩工藝技術對比
通過對幾種原穩工藝的適應性進行分析發現,負壓原穩因加熱爐出口溫度較低,對原油含水相對不敏感,對來油含水適應能力較強;但是其關鍵設備負壓壓縮機的運行管理難度較大。由于裝置部分管路處于負壓區間,一旦泄漏,空氣進入系統,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正壓原穩工藝簡單,沒有壓縮機等大型轉動設備,維修維護費用較低,裝置拔出率遠高于負壓原穩工藝,但正壓原穩工藝對于原油含水較為敏感,一旦來油含水超標,極容易造成泛塔、黑烴等故障;原油雜質含量高時,還容易造成換熱器堵塞,效率下降,需要對換熱器進行定期清洗,嚴重影響原油穩定率。微正壓原穩工藝簡單,維修、維護費用較低,裝置拔出率高于負壓、低于正壓原穩工藝,由于加熱爐溫度低,該裝置對原油雜質及來油高含水的適應性強,在保證原油品質的情況下,可提高輕烴收率,較適合大慶油田目前的開發方式。
(欄目主持 焦曉梅)
10.3969/j.issn.1006-6896.2014.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