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奇 明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談商業寫字樓建筑設計要點
趙 奇 明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以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綜合寫字樓設計為例,結合花園式辦公園區的設計目標,探討了該寫字樓在營造開放式全方位辦公、趣味性空中花園、寬敞明亮的中庭空間的手法,并對智能化辦公的設計方法作了論述,為類似工程的設計提供了思路。
商業寫字樓,辦公園區,設計,系統
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坐落在具有“龍城”之稱的山西省會城市——太原,是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中部崛起戰略的提出,提出了興建長風文化商務區的宏偉構想。太原市整體空間的發展戰略是“南移西進、北展東延”,長風商務區位于城市南部,汾河西岸,處于城市發展軌跡的交點,是實施太原市空間發展策略的重點建設項目。長風商務文化區的開發建設對于太原市的長遠和近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規劃為五個功能區:會展區、行政會議中心區、文化博覽區、商務辦公區、行政辦公區。本方案位于商務辦公區內的S5地塊。
本項目位于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內的商務辦公片區,西臨新晉祠路,東臨商務辦公區中心綠地,北臨S4地塊(在建的省社保中心辦公樓),南臨S6地塊。地塊內的高層建筑限高80 m~100 m(S5地塊限高80 m),裙房部分限高20 m。
生態辦公是一種全新商務辦公理念的實現,是對傳統辦公方式的超越和顛覆?!吧鷳B辦公”環境是舒適的、健康的、高效并環保的。在這種辦公環境下,空氣質量較高,高效利用了各種資源同時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從精神層面而言,是一種人本主義商務方式的回歸,將辦公室置于生態良好的自然中,將商務人士緊張疲憊的身心從鋼筋水泥森林中解放出來。
本方案以“花園式辦公園區”為設計目標,帶來了不同于傳統的辦公體驗與商務模式。本方案的優勢,項目西側為水域用地,生態環境極佳,園區內采用“庭院精裝修”的理念,辦公環境優美,水系環繞,綠樹成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交流……如此優越的生態辦公環境,是普通辦公區傳統的綠化方式所難以企及的。
這是本次設計倡導的一個全新的辦公概念。不難想象,在這樣的辦公環境里,商務談判、商務處理將不再是一板一眼的程序和體制,在暗香縈袖、綠樹成蔭的生態環境里,從容之間進行高效的商務處理。這種全新的辦公模式,讓工作不再是一種需要,而成為一種享受。除了OFFICE之外,還將為人與人的交流、人與自然的交流提供更多優美宜人的空間。在生態環境中辦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其增加部分的產值足以支付創造者的薪金等開銷。同時選擇在綠色生態環境中辦公,可大大提高員工的健康狀況。
寫字樓空中花園布局特點呈奇偶層跳躍式雙側對稱布局,韻律感極強。空中花園的設計不僅提供了造型上的變化,而且實現了采光,通風,還有綠化景觀的功能??罩谢▓@的設計,極大的豐富了在此辦公人員的生活多樣性。從內部功能看,空中花園會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中心,同時也加強了不同樓層之間的視覺聯系,消除了辦公大樓不同樓層不相往來的隔閡。在花園內種植樹木或其他綠色植物,可凈化花園內的空氣,花團緊簇,綠樹參天的花園供人們在此小憩,溝通聯誼,翹望外景,成為一個高質量的小環境。裙房屋頂花園的設計也是非常精妙的一個設計思路,將屋頂營造成一個獨立的景觀環境。
這樣設計使得本建筑均好性極強,而且對稱布置的景觀優勢更加強調了建筑中軸對稱形象,在滿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情況下,也促進了建筑與環境的交流。將室內外空間巧妙的相互滲透,產生豐富的空間體驗。多處設置室內庭院聯系建筑各個功能空間,也成為室內外空間貫通的綠色媒介,建筑在不同的豎向標高設計了貫通兩層或四層的綠化系統,不同標高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綠地景觀。
中庭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公共建筑空間,在辦公、科教、醫療等各類公共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中庭空間能起到吸收太陽輻射、改善自然采光、促進室內通風等方面的生態效應:中庭空間不僅是現代建筑室內的精彩演繹,也是生態建筑中的重要設計策略。
中庭設計的獨到之處在于巧妙地利用了大空間,當人們從下仰視時,視線會穿過一系列的樓層,挑臺而直達頂部,視線一覽無余,也給人以大空間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中庭設計寬敞,高大明亮,陽光從這里直瀉而下,使整個大廳顯得活潑,輕快而又熱情奔放的意趣,宛如一個室內庭院。外墻設有大片落地玻璃,將周圍景色引入室內,使室內外融為一體,結合室內綠化,陳設,使之具有高貴、現代、舒適、安靜的氛圍。還有圍繞主樓中庭布置垂直和水平的交通流線,強調軸線和空間節奏的變化,以期通過傳統,恢弘的中庭空間感染人們的情緒,表現高效,人文的辦公空間的場所的特點。
中庭利用被動式通風,來實現生態節能的目的。被動式設計中,風能和太陽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被動式太陽能建筑就是不用或很少用機械動力,控制太陽能在恰當的時間進入建筑并儲存,分配以備需要。被動式太陽能設計儲熱方法有直接得熱和間接得熱。自然空氣從室外進入室內到從室內進入室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對于整體通風策略很有幫助。中庭空間減少了建筑平面進深,這一點不僅給自然采光帶來了好處,也同樣給建筑自然通風帶來了好處。
本建筑由大面積玻璃幕墻組成,因此幕墻節能必須重點考慮。高層建筑自然通風的主要問題是高空風壓過大和高空亂流,尤其是高層建筑上部的巨大風壓可能導致破壞性的作用,所以難以實現直接的自然通風。但是雙層玻璃幕墻以及通風中庭可以作為緩沖層,為高層建筑提供較舒適的自然通風。由于高層建筑迎風面和背風面壓差過大,貫流通風方式會導致風速過高,所以不宜采用。單側通風的雙層玻璃幕墻解決了過大風壓的問題,通過雙層構造的緩沖使得內部空間獲得較為緩和的自然風。
采用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實現分布式控制集成操作管理的系統工作模式,配置室內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均點分布系統,讓樓內辦公人員在任何地方都能撥打和接聽手機,提高了本大樓的服務質量,采用智能卡、一卡通系統,便于大廈的管理。
智能化控制主要對寫字樓進行如下控制:燈光開閉控制,燈光調光控制,電動窗簾控制,風機盤管里溫度控制,寫字樓進出智能管理系統。
1)辦公樓電氣設備智能控制方案。
辦公室電氣設備控制如燈光,電動窗電源插座等設備控制,特點為點位較多,使用繁瑣性,故設計中充分考慮安全性,可靠性,獨立性,私密性。辦公樓電氣設備的控制主要由ABB-bus系統的輸出控制模版和傳感元件的控制面板完成。
2)空調系統控制方案。
辦公室和辦公室走廊采取i-bus移動探測器,可以自由檢測有人開燈開空調,無人自動關燈關空調。該探測器具有光感測功能,可進行光照度預定,當達到設定照度,感測器自動關閉,當低于設定照度時,自動開始工作。
3)人體感應控制功能。
在綜合樓敞開式辦公室和辦公室走廊安裝紅外探測器,該探測器除了對燈光設備進行控制外,移動探測器具有光照感測功能,可設定日或夜,當周圍環境達到一定亮度時,移動探測器不起作用,可避免白天有人走動時打開燈光。
4)智能電動窗控制功能。
辦公室采用電動窗簾自動控制功能,電動窗簾的開合或升降可以用智能進行任意控制,窗簾可以停在任意中間位置,如果是百葉窗,還可以對其百葉的角度進行任意調整。
5)總圖設計。
總圖設計結合現有場地的特點,整個建筑坐北朝南,南側為完整的廣場空間,廣場配以綠化及水系,達到花園式辦公的環境。車庫出入口共設置三個,其中場地的南側東西各布置一個,另一個設置在場地的東北角。
6)功能設計。
本建筑共20層,其中裙房4層,主樓16層,地下2層。裙房平面設計中,1層功能為中庭、咖啡廳、休息廳、集團榮譽展覽館、資料檔案室、餐廳包間及辦公。中庭為一個4層高的通高空間,中庭設計寬敞,高大明亮,陽光從這里直瀉而下,使整個大廳顯得活潑,輕快而又熱情奔放的意趣,宛如一個室內庭院。2層功能以開敞式辦公及圖書室為主,3層功能為集中的會議區,包括兩個200人會議室、兩個120人會議室、兩個50人會議室及2個圓桌會議室,附以部分辦公。4層功能為600人多功能報告廳1個、室內的健身活動空間及辦公。地下1層功能為餐廳及地下車庫,地下2層為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地下停車位分別為585輛和515輛。
主樓部分以辦公為主,方案一為“一”字形布局,主要為集中辦公區,每層在北側設置一個會議室,分別設置了兩組衛生間,方便使用。電梯廳位于主樓的中間位置,電梯廳的南側為兩層通高的休息廳,休息廳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中心,同時也加強了不同樓層之間的視覺聯系,消除了辦公大樓不同樓層不相往來的隔閡。副總辦公位于主樓的18層,19層,共設置了16個副總辦公室,副總辦公室的面積為105.84 m2,設置了辦公區及休息區,董事長及書記辦公室分別位于20層的東西兩側,面積為176.40 m2,設置了辦公區、休息區、會議區及秘書辦公區。方案二為中庭式布局,電梯廳位于整個主樓的中心區域,中間設置了一個會議室,每4層設置一個中庭空間,在東西兩層分別設置了奇偶層跳躍式的空中花園,既豐富了空間也有利于不同樓層之間的溝通。副總辦公位于主樓的18層,19層,共設置了16個副總辦公室,副總辦公室的面積為99.38 m2,設置了辦公區及休息區,董事長及書記辦公室分別位于20層的東西兩側,面積為188.28 m2,設置了辦公區、休息區、會議區及秘書辦公區。
裙房屋頂設置集中的屋頂花園,與廣場形成立體式的庭院系統。主樓屋頂設置太陽能熱水系統,正常天氣下既可保障整個建筑的熱水供應,可節約能耗的1/3。
設計過程中始終把使用者的感受作為設計的目的和出發點,建筑與周圍環境相融合;主要出入口留出水域,形成優美寧靜的辦公環境;運用雙層可呼吸式動態幕墻,在實現節能的同時為室內帶來新鮮空氣;空中花園及屋頂花園提供了休息社交的空間;立面設計摒棄了浮躁的繁瑣裝飾,以簡約的造型展現建筑自身的魅力,流露出了現代建筑所追求的藝術品質,動態的雙層幕墻,加上大片的水域為整個辦公樓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變化。本建筑建成之后必將成為太原長風商務區的一個標志性建筑。
Discussion on business office building design points
ZHAO Qi-ming
(ShanxiAcademyofBuildingDesign,Taiyuan030013,China)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business office building design of Chinese Chemical 2nd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park-style office area design target, the paper explores office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by combining all-round and open service, interesting spatial park and bright atrium space, and discusses intelligent office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concept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business office building, office park, design, system
1009-6825(2014)30-0039-02
2014-08-17
趙奇明(1982- ),男,工程師
TU2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