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斯里蘭卡于1895年開始電力照明。1929年在首都科倫坡建立了基于大型火力發電廠的輸電網絡。1950年該國水電開始投產并引進了一條66 kV的輸電網。目前該國電網的覆蓋人口達94%。
斯里蘭卡人均電力消費水平穩步增長,2012年人均用電量為515 kW·h,同比增長7.2%。全國用電需求年均增長速度為6%~8%,預計該增長趨勢在短期內將繼續保持。
2012年年底斯里蘭卡總裝機達到3 312 MW,同比增長5.3%,其中IPP(獨立發電廠)裝機1 098 MW。2012年高峰用電需求保持在2 146 MW,在過去10 a里電力需求增長率為3.4%/a。
斯里蘭卡輸電網屬于孤網,未同其他國家聯網,因此目前尚無電力進出口業務。但該國計劃在短期內通過海底電纜與印度電網建立連接,目前處于前期考察階段。
斯里蘭卡有著悠久的水電發展歷史。自從斯里蘭卡茶園工廠開始利用微水電發電以來,水電已成為該國最主要的能源資源。
斯里蘭卡一年只有兩個季風雨季,因此直到近期水電才成為主要的電力資源。水電開發主要利用馬哈威利(Mahaweli)、凱拉尼(Kelani)、瓦勒韋(Walawe)及卡魯(Kalu)等四大河流的水力資源,總裝機容量達1 208 MW。
該國水電理論總蘊藏量約為8 250 GW·h/a,其中經濟可開發的約為7 255 GW·h/a;技術可行的約為2 077 MW,目前已開發其中的74%。
現有水電站總裝機為1 358 MW,在平均水文條件下具備4 465 GW·h/a的發電能力。現有水電站50 a的運行經驗表明,即使在干旱年份,其最低發電能力也可達到約3 100 GW·h/a。
主要水電站總裝機達1 357 MW,隸屬于錫蘭電力局(CEB),形成如下三大水電樞紐:
(1) 馬哈威利電站位于該國最長、最重要的河流馬哈威利河上,總裝機660 MW。
(2) 凱拉尼(Kelani)電站位于該國第二大河凱拉尼河上,總裝機為335 MW。
(3)其他水電站分布在不同河流上,其中包括薩馬納拉(Samanala)電站。
斯里蘭卡目前尚無抽水蓄能電站,僅有一座處于研究階段。另外,其所有水電項目均不屬于BOT、BOO、BOOT管理模式。
最近剛接入國家電網的上科特梅爾電站位于斯里蘭卡馬哈威利河支流科特梅爾河上,為河床式水電站,總裝機150 MW,設計年均發電量為409 GW·h。該電站自2011年投產以來一直運行良好。
斯里蘭卡目前有多個在建水電項目,均處于不同的實施階段。下面將對這些項目作簡要概述。
斯里蘭卡重點水電項目烏瑪歐雅多目標水電工程目前已開始動工,電站總裝機120 MW,計劃于2017年投產。工程建成后還將為南方提供1.45億m3的灌溉用水。工程包括2座RCC壩、15 km長的引水隧洞、尾水洞、壓力管道及地下洞室群。其中,引水隧洞施工準備采用TBM,這是該國首次使用TBM。
伊朗發展銀行為項目提供資助,斯里蘭卡農業灌溉和水資源管理部為項目執行機構。
該項目是目前最大的在建項目。項目主要特征如下。
裝機容量:120 MW
機組數及容量:2×60 MW
水頭:708 m
流量:25 m3/s
水輪機:立式沖擊式
所在河流:烏瑪歐雅
水庫:普哈波拉(Puhulpola)和馬哈塔蒂納(Mahathotilla)
壩型:混凝土拱壩和混凝土重力壩
投產年份:2018年
廠房:地下式
年均發電量:231GW·h
博德蘭茲水電項目自2013年7月取得進展后,目前已進入施工階段,設計裝機容量35 MW。項目資助方為中國工商銀行和斯里蘭卡哈頓國家銀行。電站計劃于2017年投產運營,預計年發電量為126 GW·h。
項目獲得CDM項目資格并已在UNFCCC注冊,是該國第一個獲得CDM資格并注冊的中型水電項目。電站建成后預計完成年減排量約83 000 t。
博德蘭茲電站的主要特征如下。
裝機容量:35 MW
機組數及容量:2×17.5 MW
水頭:60 m
流量:70 m3/s
水輪機:立式混流式
所在河流:凱拉尼
水庫:博德蘭茲水庫和科赫加姆(Kehelgamu)攔河堰
壩型:混凝土重力壩
投產年份:2017年
廠房:地面式
年均發電量:126 GW·h
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莫拉戈那(Moragolla)水電項目目前已完成了項目可行性審查、投標計劃書及合同文件。該項目裝機容量30 MW,擬建地址位于科特梅爾河現有科特梅爾壩下游。預計很快將進入招標、選定土木施工承包商階段。
莫拉戈那水電項目主要特征如下。
裝機容量:30 MW
機組數及容量:2×15 MW
水頭:61.7 m
流量:60.8 m3/s
水輪機:立式混流式
所在河流:馬哈威利
水庫:莫拉戈那(Moragolla)
壩型:混凝土重力壩
投產年份:2018年
廠房:地面式
年均發電量:102 GW·h
莫拉加哈坎達(Moragahakanda)水庫是馬哈威利河水電開發方案中最后一項水利工程,該項目包括一座25 MW的水電站,目前整個工程已進入施工階段。卡魯甘加(Kaluganga)壩及水庫是莫拉加哈坎達項目的主體工程,目前也處于施工階段。莫拉加哈坎達項目的主要特征如下。
裝機容量:25 MW
機組數及容量:2×5 MW和2×7.5 MW
水頭:38 m
流量:82 m3/s
水輪機:混流式
所在河流:馬哈威利
水庫:莫拉加哈坎達
壩型:混凝土重力壩
投產年份:2020年
廠房:地面式
年均發電量:110 GW·h
金甘加(Ging Ganga)項目(32 MW)是向斯里蘭卡南端供水的跨流域水利工程。該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已完成,目前正準備實施可行性研究。
西塔瓦卡甘加(Sithawaka Ganga)項目(12 MW)經前期總體規劃確認后目前處于初期階段。需要結合項目區域的實際開發情況對其開發潛力進行詳細的可行性評估。
在日本國際合作機構(JICA)的資助下,斯里蘭卡目前正在針對抽水蓄能電站的開發情況實施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在今后的電力方案中,斯里蘭卡考慮用大型火電站來滿足該國基本電力需求,抽水蓄能電站用于滿足高峰用電需求。另外,負荷曲線中夜間用電負荷高于基本用電負荷這一特征同樣表明抽水蓄能電站有利于優化電力系統調度。從目前研究看,首先要明確建立抽水蓄能電站的必要性,其次是為今后的抽水蓄能電站選擇最佳站點。目前已確定了部分抽水蓄能電站站址,包括利用一些現有的水庫。
現有水電站在規劃時很少有擴建方案。預計未來當大型火電站加入水電系統后,現有水電站的擴建勢在必行,目前正在對這些水電站的升級進行可行性研究。
維多利亞電站在規劃階段就制定了擴建計劃。其裝機容量將從210 MW升級到420 MW,并且規定引水隧洞及電站本身的設計必須滿足今后擴建的需要。
薩馬納拉維瓦水電項目同樣在設計時已計劃將其裝機容量從120 MW擴容到240 MW。和維多利亞電站一樣,薩馬納拉維瓦電站在設計中已對包括調壓室及廠房在內的擴建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科特梅爾電站計劃將大壩增高30 m的方案已得到確認。該電站現裝機201 MW(3×67 MW),計劃年發電量為455 GW·h。擴建后預計年發電量將提高約20%。
根據原定方案,近期將對拉克西亞帕納水電站梯級中的一些老舊電站進行升級改造,其中包括波爾皮迪亞(Polpitiya)電站和新拉克西亞帕納電站。目前已有部分水電站完成了升級改造。
斯里蘭卡并網小水電發展迅速,總裝機從1996年的120 kW增至2013年的230 MW。
這些小水電站的單機容量均低于10 MW,由私營業主負責運營, CEB通過與私營業主簽訂購買電力標準協議(SPPA)來購買電力。斯里蘭卡目前還有120 MW小水電或微水電的開發計劃,目前處于不同的規劃或開發階段,除部分小水電面臨審批問題外,其余處于施工或規劃階段。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斯里蘭卡遵照其2013~2032年電力發展規劃已確定了部分燃煤、燃油及聯合循環電廠的建設。預計斯里蘭卡電力系統將形成從水電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火電為主、水電僅承擔高峰負荷的電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