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棟
(戶縣水務局 陜西 戶縣 710300)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的戶縣,總面積1255km2,其中南部山區 704 km2,占總面積56.1%。北部平原面積545km2,占全縣總面積的43.6%。全縣轄16鎮1個森林旅游景區,518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共有人口60多萬人。戶縣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3℃,年平均降水量879mm,是適宜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地區。境內有灃河、澇河、新河3大流域大小河流36條,其中渭河、灃河為過境河流,全縣水資源總量達4億m3,地下水存量3億m3,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鼓舞之鄉、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201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41.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2677元和9670元。
(1)砂石資源供應量較少,難以滿足市場上的大量需求。
戶縣全縣河道共長333.7km,其中山外段長113.6km,砂石資源主要集中于渭河、澇河、甘河、太平河以及河道周邊的灘地。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本世紀以來,境內各河流來水量明顯減少,汛期洪水次數也有所減少。受其影響,河道砂石資源生產量明顯減少。同時,經過上世紀七十年代河道裁彎取直,興修堤防,土地田園化等治理活動實施后,洪水中河道砂石的滯留量相對減少。而且,近幾年來,隨著渭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的完成,2013年10月份以來,戶縣全部河流已經全部實行了禁采,這更是加劇了戶縣砂石資源的緊缺。
(2)跨界河道砂石管理難度較大。
戶縣跨界河流有渭河、灃河兩條河流。灃河戶縣段處于灃惠渠渠首,河道左堤2.45km,基本無砂石糾紛。而渭河,卻與興平是隔河相望,以河道中心線為界,興平群眾在渭河沿岸開發利用較為積極,利用河道灘地較多,甚至還種植到河道右堤戶縣一側,更有以前戶縣設置的合法采砂點還需向興平的個別村干部繳納費用的現象,使得砂石開采成本過大且不平衡,為平抑開采成本,采砂戶只能在開采量上下功夫,給有序的采砂市場埋下了許多隱患。還有個別采砂戶為規避采砂管理而在河道中間游弋開采,為采砂管理工作造成了許多麻煩。
(3)執法體制單一,難以形成震懾性作用。
戶縣共有河道333.7km,其中在平原區達220km,可謂是面廣線長。群眾的非法采砂自古以來就有,已經在當地成為一個積習,難度較大。戶縣水政執法工作由戶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縣水政監察大隊執法,戶縣水政監察大隊成立于1997年,為全額事業單位,擔負著戶縣全縣的水行政執法工作,共有編制15人,在編17人,實際在崗8人。從去年十月份以來,處置偷采執法工作量大量增加,點多線長面廣和不斷發生的非法采砂事件,即便是工作人員長年累月加班加點,也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時候,難免有未及時發現和查處非法偷采的現象發生,執法難度相當大。
(4)非法偷采現象時有發生,群眾意見較大。
由于砂石資源有限,而又無合法的砂石開采點,而戶縣每年建設發展對沙石的需求量卻特別大,砂石市場的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了砂石價格的不斷上漲。受利益的驅動,偷采砂石現象時有發生,甚至發生沖突事件,影響很不好。按照西安市水發〔2013〕486號文件精神,2013年11月1日,戶縣成立了由主管縣長任組長,政府辦、紀檢、檢查、公安、交通、國土、環保、水務等部門及沿河鎮參加的渭河戶縣段禁采工作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大了渭河戶縣段的禁采管理。但由于非法采砂者隱蔽性、突擊性強,且多為當地村民,并打一槍換個地方,使得執法起來較難。而非法采砂,對河道水利設施、群眾田地和河道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群眾反應強烈,對河道砂石管理意見很多。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交通、市政、水利等基本建設更是突飛猛進。戶縣作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副中心城市,基本建設的速度和規模更是前所未有。這些大量的基本建設都離不開砂石。從2013年10月起,戶縣全部河流禁采砂石,而戶縣周邊的長安、周至也與戶縣的砂石管理情況基本類似。一方面是基本建設市場需求大量的砂石,一方面是出于生態和防汛的禁采,這就不難想象為什么砂石偷采現象屢禁不止。近幾年來,隨著基本建設的加快,砂石資源已逐漸稀缺,渭河禁采讓砂石更加緊俏,這就是一些群眾不惜鋌而走險偷采砂石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河道砂石量受河道洪水影響較大,再沒有洪水沖出大量砂石之前,如不能解決砂石市場供求的根源矛盾,僅憑執法禁采,即便再增加執法力量,砂石的需求與禁采之間的矛盾仍將難以改變。
基于以上考慮,要想解決好戶縣砂石市場中基本建設的需求和供應(禁采)之間的矛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學劃定采砂區域,合理進行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
汛期結束后,戶縣水務局和河道管理站可以組織技術人員,選擇河道砂石淤積量較大的河段進行實地勘察論證,科學劃定年度開采區域和開采范圍。然后在全縣可以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使的那些信譽好的采砂戶來進行開采,促進河道砂石淤積和開采量實現良性循環,既有利于河道行洪暢通,不對河道生態和水利工程遭成威脅破壞,又可補充社會發展對砂石的需求量。
(2)加大新型資源的研發,尋求砂石資源的替代產品,以彌補砂石資源的緊缺,盡力滿足基本建設的需要。
戶縣砂石資源需求量大,短期內,僅依靠部分河道洪水帶來的砂石資源是很難滿足發展需要的。因此,必須進行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區域資源。一是加大人造砂石。戶縣山石資源較為豐富,可以利用開山取石的方式,進行砂石生產,以滿足社會需求。同時,還可以對廢棄建筑的混凝土經過破碎,進行從新利用。并研究尋求新產品,以替代砂石資源的利用。二是合理利用河灘開發中的砂石資源。在修建河道水利工程時,對河灘廢棄的砂石進行有效利用。如近年在沿河區域修建人工湖、生態蓄水工程的機會,對其開挖出來的砂石資源進行盤活利用,以確保其發揮作用。三是根據河道建設工程,科學劃定砂石開采區,以保障汛期行洪時河道工程安全。
(3)強化河道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采砂。
戶縣大小河流共36條,其中能進行采砂的就十多條,可就目前的河道管理體制,僅依靠戶縣水行政監察大隊和河道管理站來管理,是很困難的。所以,必須建立起以水務、公安和河道管理部門為一體的聯合執法機制,整合水務派出所、水政監察大隊和渭河管理站等單位的力量,加強領導,實現信息共享,夯實責任,加大河道執法力度,依法查處河道管理范圍內的毀壞堤防、非法采砂、阻礙公務執法等違法行為。加強對非法采砂的打擊力度,對惡勢力形成的非法采砂堅決給予鏟除,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打擊一批、震懾一方,爭取形成一個良好的河道砂石開采氛圍。
(4)加強河道管理,明晰管理權限。
依據省市采砂管理規劃,采砂管理以河道中心為界,如改為以水流為界,上級部門應出臺正式文件給予確認,以避免戶縣與興平的長期關于河道管理權限的糾紛。可以通過聯系鄉鎮水管員、村鎮干部的方式,擴大河道監管力度,發生非法采砂現象,可以興平和戶縣聯手及時給予查處。
(5)繼續加強河道宣傳和巡查,維護河道采砂良好秩序。
重視河道基礎管理工作的落實,采取設立禁采標牌、限高欄,刷新河道警示牌、封堵主要上堤路口等方法遏制偷采。采用在電視上播放禁采公告、流動車輛巡回宣傳、張貼標語等方式擴大宣傳力度,并宣傳禁采工作的目的、任務、方法步驟等積極營造禁采氣氛。在河道管理單位白天河道巡查的基礎上,加強執法大隊每天晚上的河道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在工程設計時,降低對砂石基礎的依賴程度。
與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較,砂石價格相對低廉,市政、道路、水利等工程的基礎經常采用自然砂石基礎。如能在工程設計之初就考慮采用高架橋、自然土方等砂石需求量小的工程措施,將會大量節約砂石的使用量。
河道中的砂石資源是一種稀缺的公共自然資源和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建筑材料。隨著戶縣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的加快和規模的提升,市場需求不斷加大,且因其開采容易、成本低廉和容易獲取較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加之河道全部實行了禁采,使得偷采砂石現象此起彼伏,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社會關切的焦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文章通過分析戶縣河道砂石市場供求矛盾、執法難度大、執法人員少和砂石資源緊缺問題,提出了科學限量開采河道砂石,積極尋求河道砂石替代品,加強河道巡查管理力度,工程設計時減少對砂石的依賴程度,讓河道管理,尤其是砂石管理盡快步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