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燕春
(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 能源緊張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進步的突出問題,為此,在建筑領域要積極有序地推廣節能節水技術,以便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就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展開深入探究。
在建筑給排水系統中,超壓出流日益普遍,因此,可采用如下技術處理工藝。
在保持壓力的前提下,使用節能節水的水龍頭會達到最佳節水效果,在靜壓偏高、水龍頭流水量相對較大的場所,該類型水龍頭的功能尤為顯著。鑒于此,可在建筑給排水系統中安裝節能節水的水龍頭[1],以降低流水量。 假若在水壓嚴重超出標準的配水點位安裝這種類型的水龍頭, 同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節水效果。
因超壓出流屬潛在的現象,所以所造成的水量消耗未能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目前,國家公布的行業規范中對給排水零配件與入戶管壓力的上限值做出了明確規定,然而,這一規定僅單純地考慮到防范給排水零配件所承受的過高壓力及帶來的后果,并未充分顧及超壓出流這一能耗現象,直接導致給排水系統在壓力設計標準方面較隨意, 特別是對于超壓出流的限制作用少之又少。 基于此,要運用限壓和減壓的辦法加以系統解決,也就是在給排水系統中科學配備減壓的部件, 以便把水壓嚴控在合理范圍以內, 這樣一來, 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遏制超壓出流,完成節能節水的預期目標。
經各種排水工藝處置后,合乎國家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被稱作中水,可在市政、環境美化和居民生活等諸方面使用中水。 典型的如雨水及生活排水經多道技術工藝處理回收后,即可用作建筑社區的植物綠化等。 然而,因政策規范尚不健全,造成中水利用率普遍較低,長此以往,加劇了水資源消耗的危機, 導致建筑排水系統所排出的水被無端耗費。 但如若將這些水集中收集并通過特殊工藝凈化將其轉化為中水,再行利用,則可極大地削減水資源耗費量。 水務主管部門要對中水處理廠或中水系統的建設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 增加中水產出量,并把中水運用到城市美化、建筑施工、消防、市政道路的清理和衛生間的沖洗等多個方面, 從而顯著降低自來水的使用量,促進城市供水量的持續上升。
如今,我國居民住宅所運用的淋浴設備,每次洗澡之前均要排除較多的無效冷水,由于淋浴系統增多,每年所排出的無效冷水量相當大。在節能節水的趨勢下,要立足于居民建筑布局的實際狀況,采用立管或支管循環的方式[2]。在循環方式的選擇上,首先考慮所在地的經濟狀況、建筑標準和建筑性質,還要全面評估工程建設的成本和將要達到的節水效果。 除此以外,市場還有一類恒溫式淋浴設備,可提前設置溫度,淋浴設備經記憶合金可自行完成冷水與熱水調節的任務, 并能在一剎那恢復到事先設定的溫度,達到減少無效冷水耗費量的目的。 當然,太陽能作為一類新型清潔能源,同樣成為節水節能技術推廣的一個方向。 鑒于我國大多數國土均位于40°N 之北,適宜使用太陽能設備作為淋浴器,通過將其預熱,達到節省其他能源的基本目的。 太陽能可以滿足居民四季對淋浴的水溫要求,特別在隆冬時節,運用太陽能還可降低對煤炭、燃氣等非再生能源的需求量。
實踐表明,建筑熱水系統內的熱水管線長度越長,所耗費的水量越大。 為此,在設計建筑工程時,除要考慮到建筑框架的布局及建筑自身的應用性能外,還要對節水要素進行宏觀評估,力求使熱水管線的敷設長度得到下降, 進而獲得相應的節水效果。 還要確保熱水管的保溫性能,以使水熱管的水溫得到保持,避免無效冷水的過度耗費。
如今,我國建筑項目通常劃分為高層與小高層。 在城市供水系統中, 市政給出的水管網, 壓力的平均值約在0.2-0.4MPa的范圍內。該壓力僅能符合3-5 層的建筑供水壓力要求,在這種壓力范圍下,建筑配水要求根本不能滿足。 所以要科學運用市政網余壓,特別要增強建筑配水系統的性能,必要時可通過分區配水的辦法妥善解決給排水問題。
綜上所述,建筑給排水的設計及技術工藝方法的選擇要始終遵循節能的理念原則, 在嚴控成本的基本前提下進行細致周到的考慮,最大限度地完成節水設計任務。 建筑樓房的給排水系統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關聯,設計人員要高度重視,恰當選用系統樣式,力求節水節能又適合。 從技術層面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節能節水技術尚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要積極運用先進技術,加大工藝研發力度,帶來更可觀的效益。
[1]池喆林.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J].科技傳播,2013,10(23):53+46.
[2] 鄒梅. 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措施[J]. 中華建設,2012,14(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