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嵐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雪巖貿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徽商起源于東晉,在唐宋時期迅速成長,明清時期是徽商的鼎盛時期,于清朝末年衰落。徽商有著廣闊的活動范圍,徽商在各行各業里都有非常大的發展,徽商曾在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活躍,甚至活躍于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有著非常雄厚的商業資本。徽商的經營理念對中國的現代企業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自古以來,徽州的狀況都是山多田少,在農業上不能自給自足,再加上戰亂使得大量移民遷至徽州,人口與土地矛盾也日益增加,徽商采取窮則思變的態度,將經商作為謀生的手段。徽商的興盛表現在四大行業上,其中之一是鹽業。徽商依靠統治階級的關系壟斷了鹽業的經營權,獲得大量的利潤。其二是典當業。典當業的風險小、獲利穩,所以徽商大量進入典當業,擁有了及其雄厚的資本,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三是茶業。徽州盛產茶葉,徽州的茶葉能夠季節性經營,所以徽州的茶商大部分都兼營其他的行業,茶葉是徽商的主要行業之一。其四是木業。木材行業是徽商經營行業中的傳統項目。但是木材行業風險較大,所以徽商一般是利用為宮廷采辦木材來致富。
徽商在歷史上興盛300多年,在清朝末期走上衰落。其中的原因有自身因素的原因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1.徽商走向衰落的外在環境因素
明清時期的稅負制度加重了徽商的負擔。貨幣稅制度下的銀子貴貨幣賤對徽商的鹽業造成嚴重的影響,乾隆末年,徽商的鹽船被毀一百三十艘,死亡人數一千四百多人,從此,徽商逐步走向衰落。在道光年間,清朝政府將特許徽商賣鹽的權利廢除,大批的鹽商宣告破產;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的燒殺掠奪,給徽商的生意造成極大的損失,徽商幾乎停止了全部的經營活動;鴉片戰爭后,民族產生很多資本家,對徽商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2.徽商走向衰落的自身因素
徽商一直都是憑借“亦儒亦賈”來發展商業,這中經營理念雖然為自身的發展帶來了促進作用,但是也是導致徽商沒落的原因。儒家的思想本就是封建思想的產物,徽商也就限制在封建思想里,導致徽商難以向近代商人進行演變。近代以來,徽商抱殘守舊,難以適應新的市場,徽商過于依賴政府,當清政府消亡后,徽商也就隨之不復存在了。
中國古代一直有重農輕商的思想,所以商人一直地位低下,受到統治者的打壓。古人也都認為商業本身不能創造價值,只是在流通領域賺取差價,低買高賣,所以自古有重農抑商的說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徽商用“亦儒亦賈”來為自己提高聲譽,講究誠信,為商人提高了地位。
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就要用企業文化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口碑,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企業文化是所有企業成員共同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每一個員工都要自愿的為企業更好的發展作出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因此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徽商能夠創業成功啟示我們,企業成員要遵守誠信,公正的原則,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規范。
徽商善于根據市場的特點,把握商機,做出合理的經營策略。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他善于創造機遇,在創辦錢莊的同時做上了生絲生意,又在做生絲生意的同時創辦了典當業、藥店、糧食甚至軍火。徽商的經商特點就是善觀時變,善于根據市場特點和需求來調整和發展自己的經營模式。
中國現代企業有很多的潛在的發展機會,對于現在的很多企業的經商者來說,把握住時機就能夠創造財富,在商業中,要抓準每一個可以致富的機會,善于觀察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企業的投資策略。
徽商的伙計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宗族子弟,二是外姓的伙計,也就是門下客。徽商對于門下客要經過很多的考察才會錄用,徽商較為注重內在的品質,知人善任,待人忠厚坦誠,伙計也愿意為這樣的商人服務,這就形成一種向心力和責任感,使經營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壯大。
現如今,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就是人力資源,企業選拔優秀的人才,讓人在在企業中得到充分的發揮,是目前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在企業選拔人才時要知人善任,對員工進行嚴格的考察,選擇合適的崗位合理分配人才,使人員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企業要在員工取得績效的時候給予獎勵,給員工的家屬給予適當的關心,讓員工產生歸屬感,愿意主動為企業付出,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古代的徽州處在皖浙贛的交界處,四周群山環繞,在徽商創業初期資金極度匱乏,徽商發揚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省吃儉用、辛苦勞作,不計較行業,只要能夠賺錢,什么行業都可以,在經商失敗的時候,徽商也并不氣餒,創業一次失敗就再次創業,從不言放棄。例如明代的商人江遂志,在經商初期經歷了很多的困難才攢到一點積蓄,因為得罪了官吏傾家蕩產,可是他并沒有放棄,借了錢又再次經商,后來上傳遇到惡劣的環境導致貨物全部沉入水底,此時的江遂志也年過半百,可他還是繼續堅持,拿出所有的家底再次從商,最后成為了著名的鹽商。徽商之所以能夠成功,也在于徽商獲得成功以后也依然堅持的勤儉節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現代社會的經濟體制下,徽商的精神仍然非常值得學習。要學習徽商在創業階段不畏艱難,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精神,在經營中面對失敗敢于承擔并永不言棄,在經商獲得成功以后依然堅持勤勞不息并且勤儉持家的精神。
徽商從興盛到衰落,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原因。徽商受到封建社會的文化和制度的嚴重影響,難以適應新的形式,不懂得與時俱進,在清朝末年,大量的外國商業資本進入中國,徽商沒有能夠順應時勢改變自己的經營理念,揮灑大量的資金用來購買土地或者追求仕途,無法與外國資本競爭,在困境中日趨保守,最后只能在政治、文化、社會和國際商貿的激烈變化中走向衰亡。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的企業要懂得順應時勢,有走出去的勇氣,主動參與國際競爭,根據市場環境調整經營策略。企業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加強自身市場預測能力,及時掌握市場的信息,敢于創新。
隨著大量的外國資本和企業匯入中國,中國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理念,對于徽商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優點,企業要予以借鑒,對于徽商封建的思想觀念,企業要引以為戒。企業要取長補短、與時俱進的繼承徽商的優勢。
徽商的經營理念對中國的現代企業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徽商的興衰告訴我們,我國的現代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注重對制度和文化的建設,創新企業的管理理念,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徽商的興衰雖然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卻仍有很多值得企業借鑒的地方,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葛劍雄.從歷史地理看徽商的興衰[J].安徽史學,2010,(3).
[2]余治淮.徽州楹聯格言精選[M].合肥:黃山書社,2010.
[3]奚從清.現代企業文化概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