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東
(哈爾濱市道外區綠化一隊,哈爾濱 150026)
只有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掌握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才能根據植物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綜合考慮整體的景觀效果,設計出符合人們審美習慣,被大眾所認可的園林設計。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原先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從而間接地促進園林業的發展。從這個層面而言,植物配置是一門值得園林設計人士深入學習和研究的科學。
只有理解了園林設計和植物配置的相關內涵,才能從總體上對其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所謂的園林植物配置,是指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的一個設計過程。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需要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等要素。另一方面則更加側重于設計方面,重點在于分析園林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只有選擇了合適的植物,才能有效地避免當地風沙或是干旱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綠化植物的存活率。只有充分考慮植物的相關習性,才能保障其開花期等,從而使一年四季的觀賞效果有所保證。只有根據環境科學地搭配植物的種類和種植面積,才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達到園林設計的目的。
園林植物搭配不但包含植物和植物間的搭配,還涉及植物與園林建筑、植物及設施的搭配,要對園林植物的生活習性、所處的生活環境進行科學的配置,因地制宜確保植物的栽植及美化效果,園林植物配置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這點要從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出發,園林設計本來就是在環保的基礎上,通過人工進行調控,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的過程。因而一切園林設計都不能離開生態化原則,而生態多樣性原則是良好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保障。事實上,在自然群落當中,不同物種,如植物與植物之間、植物與其他物種之間都存在著動態的能量和物質交換平衡,只有充分保障這種平衡性,才能有效保障整個自然群落處于一個良好的生存狀態之中。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充分尊重自然科學規律,在進行植物配置的時候,盡可能做到保障生態多樣性,從而使我們模擬的小型的自然群落更加穩定。要想做到這一點,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既要考慮到不同植物,如喬、灌、草等之間的搭配和它們之間存在的生態關系,又要考慮到它們生長的習性特點,注意高、中、低植物的合理搭配,從而形成一個空間的立體機構,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葉面積指數,從而獲得更大的生態效益。
這點就是強調園林設計的本質,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美”。園林設計的魅力也就在于可以通過一些設計手段和技巧,帶給人們無與倫比的美的享受。這里的美包括兩個層次:第一,人們視覺上直接感受到的植物群落的美感。第二,人們在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中所感受到的設計者的匠心獨運,所體會到的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的和諧的美感。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我們需要對整個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進行整體把握,進而在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的基礎上,根據人們相關的心理和美學原理的應用,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使其傳遞出一種自然和諧的美感,使其一年四季的每個季節各有不同,別有一番風情,就需要設計者對所營造的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相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否則就可能會出現諸如:植物全在春天開花,其他季節都是光禿禿的樹枝的情況,使園林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大打折扣。
園林設計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還要盡量考慮其經濟性,只有這樣,其方案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做到經濟性,不是指一味地縮減植物的使用數目等,這是不可取的行為。而是在進行配置時,適當多用本地的鄉土樹種。因為與其他樹種相比,鄉土樹種不僅對當地條件具有極強的適宜性,能保證其生長狀況良好,而且造價較低,又能使園林設計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從經濟性的角度考慮十分合適,因此普遍綠化時大多以鄉土樹種為主導。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珍貴樹種。珍貴樹種造價較高,因此在配置中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有層次感的植物配置能夠為園林設計增添一筆亮麗的色彩,給人們帶來更多方位、更多角度的審美享受。目前,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有分層配置、色彩搭配等。要做好這些,營造豐富的層次感,就要注重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對不同高度的、不同葉色和花色的植物進行合理的分層,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空間的景觀,將人們的視野大大的擴展開來。再輔之以不同形態、不同顏色的植物搭配,葉和花相互映襯、相互點綴,使園林景觀更富有層次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還應考慮到植物的花期,只有這樣才能對不同花期的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從而避免花期的重復與過于集中,盡可能的延長園林植物的觀賞期,給人們更加持久的審美享受。設計者還可以利用植物花期的不同,根據四季不同鮮花盛放的時間,合理種植植物,從而使園林景觀在各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在靜態中呈現出動態的美感。
園林設計說到底還是為人類服務的,是為人們帶來審美感受的產物,因而在其設計及植物配置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到人文的特性。相關設計者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除了要充分應用美學和心理學的相關原理,還應該深入了解該地區的文化特質,從而通過植物配置將該地區文化的底蘊在園林設計中體現出來。也只有這樣,相關的園林設計才會具有地方特色,才會具有生命力,從而帶給人們更加豐富的審美享受。筆者在進行走訪調查時就發現,一些主題園及專類園等園林在這方面的設計工作就做得很好。設計者通過對反映某種人文內涵、象征某種精神品格、代表某種文化意義或歷史典故的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極大地提高了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的品位。例如,在山東菏澤的一個景觀園區內,設計者就將許多不同品種的牡丹進行了合理的配置,從而突出了“國色天香”的主題,給人一種十分美妙之感。
通過對花卉、喬木等植物進行多層次的配置,以實現提升園林景觀藝術效果的目的。花色、葉色以及植物的不同搭配,可以實現凸顯色彩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同時對花期進行有效的分層配置還能夠有效延長景觀的觀賞期。
園林的植物配置應設計打造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風格,不能僅僅片面追求植物的美觀效果,盲目地引進外來不適宜本地方種植的植物品種。在園林的植物配置和造景過程中,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要符合園林綠化的功能以及綠化的性質。
植物配置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設計者的慧心,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既具有極高環保效益,又具有極高審美價值的園林,并且充分展現當地的特色和相關的文化底蘊。城市園林規劃設計者應從城市環境美化和生態平衡這兩個角度去進行設計,園林作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園林植物的配置對城市景觀的藝術性以及觀賞性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要想完善園林的造景,就要充分重視園林設計中的植被合理配置。
[1] 尹鋒.園林植物優化配置分析[J].現代園藝,2013,(08):56.
[2] 宣江.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之我見[J].科學中國人,2013,(06):78.
[3] 路凱.淺析園林綠化植物配置[J].科技創業家,2012,(16):98.
[4] 王艷梅,崔寶武,呂兵.關于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若干思考[J].科學之友,201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