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雯博
(綏化學院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綏化152000)
婚禮作為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舉辦婚禮的習俗存在于每一種社會文化中,不同國家的婚禮能折射出各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文化發展、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個文化核心截然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導致了兩國傳統婚禮也存在差異。本文針對中俄兩國傳統婚禮進行對比分析,探究差異產生的原因,為保障中俄兩國友好交流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基礎。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中的四大喜事。婚姻作為人生中的大喜事之一,對一個人有著意義深遠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結婚是大事,因此,采取什么樣的結婚儀式也極為重要,因為婚禮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蘊。我們甚至可以通過不同國家的婚禮儀式來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規律。作為我們睦鄰友邦的俄羅斯,雖然與我們地域相近,但是婚禮形式卻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的傳統婚禮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征。紅色,是中國傳統婚禮的主旋律,人們把紅色作為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和孝敬是婚禮的主旨。而反觀俄羅斯傳統婚禮就像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戲劇化的表演是它的風格,每個參加婚禮的客人都是演員,而新娘是這場盛大音樂會的主角。
婚禮儀式是婚禮中最重要的環節。中國傳統婚禮的儀式是漫長而煩瑣的,首要的程序是進行“三書六禮”。婚禮當天的迎娶和宴請賓客的時間較長,早晨女方擺出嫁酒,中午男方宴請賓客。迎親是相當隆重的,一般迎親車都用雙頂轎,新郎乘坐一頂,帶領大隊迎親隊伍,前往女方迎娶。等到達女方,鞭炮齊鳴迎接。新郎進入女方堂屋,叩拜岳父母及親朋好友,遞上迎親簡帖,然后女方開宴。早宴之后,新娘新郎拜別父母長輩,坐花轎返回男方家中,舉行婚禮儀式。而俄羅斯傳統婚禮相比中國傳統婚禮顯得更嚴肅、莊重。婚禮當天新娘要首先舉行哭嫁儀式,告別少女時代,緊接著就是洗澡。然后就是新娘身著潔白的婚紗禮服,梳著已婚婦女的頭型,坐在神像下等待迎親車隊。迎親車隊一般用的是馬車,但裝飾的十分華麗。迎親隊伍要經歷幾番周折才能順利進入新娘房內,伴郎代表男方向女方家人敬三杯酒,然后把一張手帕的兩端各塞在新娘和新郎的手里,新娘新郎一起接受父母的祝福,最后和迎親隊伍一起去教堂。
婚禮儀式的舉行地點的選擇也是婚禮中的重要內容。由于中國人喜歡熱鬧、突出男方在婚禮中的地位,所以在舉行婚禮時會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婚禮舉行的地點大都安排在男方的家中,進行拜堂儀式。新娘新郎只有在進行完“拜天地”儀式后才正式標志著兩人結為夫妻。“拜天地”主要包括三個環節:一拜天地,拜天神地福不但預示著告知神明,期望受到天神地福的保佑,而且也標志著人倫之義由此開始。二拜高堂,主要是作為人子人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表示感謝,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共同孝敬父母。三夫妻對拜,表示夫妻要互敬互愛,感謝對方的信任。“拜天地”儀式結束后,新人被送入洞房,婚禮儀式完成。由于風俗和信仰的不同,俄羅斯傳統婚禮則顯得更加莊重、圣潔,婚禮儀式一般安排在教堂舉行,需要新娘新郎進行宣誓,程序簡單而莊重。接親的馬車從新娘家離開后,直奔教堂,在神父的主持下,在教堂完成結婚儀式。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所以俄羅斯人認為婚禮儀式只有在教堂舉行,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婚姻也才會幸福。
紅色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代表著喜慶,因此,紅色充滿著中國的傳統婚禮,不但張貼物品,新房的用品都以紅色為主,而且新娘也都穿紅色的禮服。傳統的中國婚禮服飾為鳳冠霞帔、狀元服,新娘的頭上蓋著紅蓋頭。雖然受到西方婚禮習俗的影響,很多的中國人在結婚時新娘也身著白色的婚紗,但大都在婚禮儀式后換上紅色禮服。而在俄羅斯的傳統婚禮上,白色卻是主色調,在俄羅斯人的眼中,白色象征著忠貞和純潔。新娘一直穿著白色的婚紗,頭戴基奇加帽,新郎也大都以白色的西裝為主,并且新娘的捧花以及周圍環境的裝飾也都以白色為基調。
婚宴是婚禮必不可少的環節。中國傳統婚禮的婚宴大都選在寬敞的庭院或大型的酒店。婚宴相對其他的宴席更加盛大、更加隆重,宴請的主要是男方女方的親朋好友。在婚宴上新郎的父母要帶領新人給親朋好友點煙敬酒。宴席結束后,親朋好友離席回家,娘家人需要帶走一條里脊肉回去,這叫作“離娘肉”。晚上有許多人來鬧洞房,預示熱鬧、美滿。而俄羅斯傳統婚禮的婚宴也在婚禮結束后進行,婚宴中通常有舞會,婚宴的桌子要擺成門形,正中坐著新婚夫婦,大家互相敬酒共同慶祝,在各種甜食和蜜糖餅干端上后,舞會也隨即開始,時間較長,大都在午夜才會結束。婚禮結束后屬于新娘新郎的蜜月旅程正式開始。
中華民族與俄羅斯民族是兩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都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形成了特色迥異的文化和民族風俗。這些各具特色的習俗也體現在中俄兩國的傳統婚禮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宗教形式多種多樣,有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在這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佛教,中國人很多信仰佛教,但更多是無神論者,祭祀、祭神僅僅是一種儀式,相信神鬼精靈、崇尚紅色是對傳統的繼承。所以,中國傳統婚禮注重紅色,既是受幾千年佛教文化的影響,又是對傳統的尊重。而俄羅斯人的宗教信仰單一,主要是信仰東正教,上帝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舉行婚禮不僅僅是個人和家族的私事,也是教會上的大事。而只有得到教會認可,得到上帝見證的婚禮才是幸福的。所以,俄羅斯的傳統婚禮都是在神父的主持下,在莊重肅穆的教堂中完成儀式。
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封建社會占據著較長的時間。而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儒家思想強調的“繁文縟節”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種強調禮節的價值觀直接造成了中國傳統婚禮儀式意義多樣,環節繁雜。相較而言,俄羅斯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受東正教文化的影響較大,逐漸形成了俄羅斯民族崇敬上帝、博愛寬容、崇尚和平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傳統婚禮的表現就是儀式簡單不復雜,新郎新娘是婚禮的主角。
由于封建社會在中國的統治時間較長,所以中國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和影響,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鞏固自己的統治,把佛教的“因果循環”思想融入到其統治思想中,經過長期的灌輸使中國人形成了大愛的封建家庭倫理等級觀念,“三綱五常”是其重要的體現。男女雙方的結合并不是平等的、以愛為基礎的,而是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為了家庭聲望甚至可以放棄真愛,這直接造成了我國傳統婚姻講求門當戶對,導致了在婚姻中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雖然傳統的俄羅斯婚姻也講究門當戶對,但由于歷史的因素、戰爭的磨難、多民族的現狀等,造成了俄羅斯人崇尚自由、討厭強權和約束,在戀愛和婚姻的過程中也都是勇敢的表現自己,追求自由的戀愛和婚姻。
封建社會的長期統治造成了中國人過于保守、思維古板、喜歡熱鬧的民族情結,這也導致了中國的婚姻習俗雖然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但仍沒有什么大的發展變化。鬧洞房作為中國傳統婚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被保留下來就是很好的證明。洞房鬧得越熱鬧,就預示著新人的生活越幸福,所以,親朋好友在婚宴結束后,大都會去新房中鬧洞房,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愛熱鬧的性格。而俄羅斯的傳統婚禮則沒有中國傳統婚俗的種種禮節,他們婚禮的諸多環節都是在教堂進行,沒有那么多的規矩,這主要是由俄羅斯人的思想較開放,對婚禮要求較低所決定的。
起源于黃河流域的中華民族小農思想嚴重,這導致了中國人天地為大的傳統觀念。表現在婚禮儀式上就是“祭祖”、“拜天地”等,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形成了“天作之合”的婚姻觀。而俄羅斯雖然橫跨亞歐大陸,但是大多生活在歐洲,深受歐洲文明的影響,信奉上帝,形成了西方人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婚姻觀。
歷史背景、文化底蘊的不同造成了中俄兩國在傳統婚禮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全面了解中俄兩國傳統婚禮的差異性,有利于中俄兩國文化的溝通,也有助于兩國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與傳播。
[1] 鮑宗豪.婚俗與中國傳統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潘曉梅.婚俗簡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 刁統菊.婚嫁禮俗[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4] 蘇豫.全國各地結婚習俗全知道[M].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