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玉
(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哈爾濱 150090)
精細化作為現代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一個管理理念,其最早是由日本企業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即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隨著精細化管理理念的發展,現在該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接受并應用。研究表明,精細化管理理念、方法已經被認定為是一種適合現代化企業發展的、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因此,在新時代,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理念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不斷提高企業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在國家、地方和企業經濟管理職能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管理的精細化成為微觀經濟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企業會計工作應適應精細化管理發展的需要,轉變職能,發揮促進企業精細化管理整體推進的重要作用。
會計核算的精細化管理就是指企業在優化會計核算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會計核算內容,對會計核算的領域進行拓展,使其融合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然后通過轉變會計核算的職能,讓核算人員也能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費用,增加企業的收益,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在記賬、算賬、報賬的過程中做到嚴謹、細致入微、一絲不茍,對具體的數據核算要做到精打細算,確保賬務的清晰準確。
管理會計同普通會計存在著差別,其具體所指的就是為企業內部的監督、控制、預測等工作服務的會計,其比較重視企業發展過程中變換的市場,立足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掌舵的作用,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規劃和預測。而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現代化發展下的新型管理理念,它的管理方法是現代化的、信息化的、數據化的,簡單來說,精細化管理更加注重規范、專業、系統、標準。另外,精細化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將被服務者的需求作為服務焦點,這樣的管理模式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也能加強企業的競爭力。管理會計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機構,主要利用最基礎的核算資料進行算賬,為了能夠有效履行自身的職責,在算賬過程中要做到仔細,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算細賬,首先對核算單元進行細分,對數據仔細觀察,然后通過數據了解過去工作情況,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對一些弱勢管理進行改進。這樣的管理方法符合管理會計的要求,兩者之間密不可分,只有將精細化管理和管理會計相結合,才能為企業管理帶來更好的成果。
精細化管理在管理會計內部核算中的作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可以借助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規則對內部核算體系進行完善。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轉變傳統管理中的內部核算體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在核算人員的轉換上,精細化管理模式會將會計人員充實到核算崗位上。第二,核算方式的變化。以前管理中的核算為統計核算,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會將統計核算轉變為會計核算。第三,核算內容的轉變,精細化管理擴充了成本核算的領域,由以前的部分成本核算轉變為完全成本核算。第四,精細化管理還加大了對成本的考核力度,除了礦業公司統一控制的成本之外,其他的各項成本指標都由各單位進行分攤控制。與此同時,還將單位的內部成本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直接成本、輔助成本和虛擬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在核算中實現了核算主體的下移,按照層次進行分類核算,從而更加體現了管理精細的特點。
發揮企業內部銀行的作用,推進企業管理朝精細化方向發展。企業內部銀行即企業的資金調控部門,具有管理、結算、信貸、監督等職能,其中管理職能所指的就是對企業資金進行有效管理的職能,主要是對業務范圍和運營程序進行制定,通過公司審核然后實施。結算職能是企業會計部門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其主要指的就是對企業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運行進行結算,為企業的內部核算和績效評價提供大量可靠的資料。信貸職能主要是對設備資金和工資提供信貸業務以滿足生產需要。監督和控制職能是企業對市場的資金運營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對企業內部的信貸情況進行分析,以保證資金流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有關資金控制人員還要對企業提供資金流向分析報表,方便企業管理者的決策。
在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企業管理快速的職能,可以為市場化精細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平臺和技術支撐,有利地推動市場化精細管理的深入開展,而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促進企業向著科學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也能夠使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效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李敬梅.議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精細化[J].價值工程,2010,(12):159-160.
[2] 潘景麗.試論管理會計工作精細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2,(3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