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芳,劉麗艷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10)
當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著新生基礎偏低而且參差不齊的現象,這是我國高職教育在大幅度擴招情況下呈現出來的一個嚴重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入學新生學習態度淡薄,價值是非觀模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基本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如何能達到培養目標,如何能讓他們成才自立,能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以及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也是近年來隨著一批批人才的輸出和社會對高職人才質量的檢驗反映出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是一群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效果不理想,自我完善意識差,很多學生出現虛度光陰的情況。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者普遍關注和研究的問題。當前高職學生存在的學習主動性方面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各種思想觀念,文化意識,社會行為方式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不少高職學生存在盲目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個人英雄主義為導向,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彰顯個性。在思想上重智輕德,產生分數至上等錯誤觀念,缺乏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缺乏敢于擔當、銳意進取的職業精神。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高職院校的生源一般是達不到普通高校分數線的畢業生,因此踏入高職院校往往是他們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在與學生交流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自我評價“我是高考的失敗者”。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高考失利,重讀可能性較小,在思想根源上并沒有發生應有的改變,認為先上個學校讀書,找個落腳點,總得給家長和自己有個交代,害怕失去求學的機會,才邁入高職院校學習,但從內心深處還存在過大的壓力,不能接受現狀,實現自己的愿望。
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統計,基于了解和興趣而選擇本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滿一半,在學習中由于受外界影響,情緒變化較大,在選擇專業過程中往往不能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盲目地服從家長和社會就業情況的影響。所以隨著學習的深入,很多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在學習上主動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
通過對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發現能主動為自己設立學習和職業目標的學生,比例較小,大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態度不端正,依賴思想較嚴重,從眾心理比較強,導致學習較為盲目,效率較低。
教師講課枯燥無趣,學與做的內容往往脫節,學生就業壓力過大,所學與就業相脫節,使學生心理產生任其發展的學習態度,對自己要求過松,發展成隨波逐流。
高職學校應根據開設專業的不同情況,以學生的愛好興趣出發,以專業為特色,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引導他們逐步參與社會實踐,用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來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緩解消極等待的自卑心理,重點抓好專業建設,了解所學專業目前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走勢,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和成就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理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個人人生發展的定位。
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的管理機制,完善教育體系和獎懲制度評價體系,讓學生參與評教和評學活動,逐步建立三維目標的課堂教學評價表,通過參加評價活動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成為學校的一員,高職學生存在個性差異,所以我們必須因材施教,發揮學生更大的潛能,注重學生非智力性因素的培養,培養社會需求的多方位型人才。通過考核獎懲制度,樹立先進典型,建立良好的學風,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動力源泉,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具有探究性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剖析,重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挖掘新知識,進行發散思維的強化訓練,探究性學習意在發揮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動手、觀察思維能力。教師的主體作用是誘導、啟發式教學,起到引領者的作用,讓學生對教材和教師所講的知識提出建設性意見。
高職課程模式多年以來一直是標準化的傳統常規模式,即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社會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發展的需求,課程模式的多樣化的提出打破了僵化的教學模式,多樣性教學強調學科的實用性和綜合性,而單一性教學強調學科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要適用高職學生的培養定位目標,必須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模式,利用多樣性教學內容使學生與用人單位順利的對接。在多樣性教學過程中要增加實踐性教學的比例,加大教學的時效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職業能力。目前,實踐性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的一大特色,也是高職學校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根本,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不是按照學科要求來設定,而是按照適應職業崗位的能力來計劃。專業基礎課應扎實,增強求知欲望,短時間內要改變學生長期形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動力,不斷提高高職學生的能力水平。
任課教師應具備淵博的知識、博大的胸懷,扎實的理論素養和精湛的業務能力,以雙師型人才為基礎,放眼世界,博古通今,給學生一個極富親和力和感召力的印象,這是教學成功的一個前提和基礎。如果教師知識陳舊、教學缺乏創新,思維狹隘,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性。
不同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不同的社會文化和背景,對人的態度形成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尤其對學生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要了解學生厭學、棄學的原因,就必須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多加交流和疏導,幫助他們走出誤區,戰勝自我,用嶄新的理念面對現實。
開展有意義、趣味性強能吸引學生的課外活動,請先進典型代表、老專家定期舉行各類講座,主題演講班會,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組建志愿者服務中心,英語沙龍,等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學風,加強考勤考試制度,反對徇私舞弊、弄虛作假,建立良好公正的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通過研究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找到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真正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依,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有所思,探索工學交替、校企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學有所用。
[1]杜秀芳.影響學生學習策略的因素及相應的教學建議[J].當代教育科學,2005,(23):15-16.
[2]韓培慶.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6,(06):67-68.
[3]杜芳.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困惑及應對措施分析[J].現代交際,2010,(04):134-135.
[4]王欣.提高高職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0,(36):12-13.
[5]郭海霞.高職學生學習狀況及對策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0,(64):169.
[6]丁寶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培養測略研究[J].教育界,2012,(11):31-32.
[7]梁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8]馬保仙,王秀蘭.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及對策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報,2010,23(3):148-149.
[9]王彬彬.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探究[J].企業導報,2013,(14):235-237.
[10]姜北波.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