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濱州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山東 濱州 256600)
水利風景區作為集優美的水利風景資源、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文化于一體的區域,已成為反映民生水利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和體現現代水利發展模式的重要標志,成為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因此,近年來灌區水利風景區的建設也越來越得到重視。文章結合韓墩引黃灌區水利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對灌區水利風景區的規劃進行了探討。
對灌區水利風景區進行規劃建設前,要綜合分析灌區的水利風景資源環境、區位背景、交通條件、經濟水平、文化傳統等各方面因素,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安全優先,生態修復保護優先,統籌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協調,統籌景區建設和管理與水工程功能之間關系,講求效率的規劃建設原則,對灌區內的水文景觀、地理景觀、天象景觀、生物景觀、工程景觀、文化景觀等進行主題定位、功能設計、空間分區,從而做好景觀及建設項目的規劃工作。
總干生態觀光帶的景觀建設為前期主要的建設內容,應突出其在景區中的“龍頭”地位,以此帶動整個景區的景觀建設。規劃設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總干渠工程景觀:總干渠工程作為灌區水利風景區的龍頭工程,應提升其標準和景觀效果。規劃建設主要內容為:立足工程供水功能,結合景觀要求,對林相、地貌、建筑物進行改造升級,按照一定的位置關系與節奏沿總干渠設置主題景觀節點,布置景觀石、綠地花圃等,建設涼亭座椅、停車場地、觀光車站點等。要從設計上體現高起點、高品位、生態化,突出工程主題,尤其是結合標示系統的建設,重點把工程功能、意義、作用等突出展現出來。
2)生態園林式基層管理所:按照辦公宿舍標準化、道路硬化、院落美化、院內經濟化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可以把管理所建成工程管理與服務游客雙重功能的景區功能節點,進行景觀園林式改造升級,以滿足餐飲接待的需要。
3)景觀區:依托管理所和節制閘等工程進行規劃建設,景區內設置六角古亭、花架長廊,改建閘室,懸掛巨幅宣傳標語,種植花草樹木,增添灌區的水文化氣息,進一步提升灌區形象。
4)總干綠化帶:總干綠化帶是以總干渠樹木綠化為中心的園林式景觀。綠化帶沿干渠縱向兩岸適宜種植垂柳,其樹形自然美觀、每季各具姿色。干渠橫向應在各節點如管理所、車輛站點、主題景點等結合林相改造與升級,增加橫向深度,充實內容,避免由于縱向特別綿長而使橫向顯得單薄。
5)總干漂流和游船:主要內容是碼頭建設與設備器材,培訓與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利用總干渠引水期間進行漂流探險體驗。非引水期間可利用總干渠節制閘分段蓄水,引進水上自行車、電動船等旅游項目。
規劃設置主要包括觀景臺、安瀾亭、泰山石、百果園等景點,種植花草樹木,盡量提高綠化覆蓋面。如韓墩渠首黃河文化觀光區的觀景臺,在墻壁上繪制禹疏大河圖,寓意先人治水偉業。登臺遠望,可一覽黃河水滾滾東流的氣勢,壯觀美景盡收眼底。
作為景區文化內涵的展現,民俗風情區突出的是文化與精神,通過景點旅游,把灌區精神以解說為主要手段,結合文字、紀念品等方式進行宣傳推介。還可以結合附近的民俗博物館等景點使游客了解當地的民俗和文化。
如韓墩引黃灌區規劃了秦臺民俗風情區,有秦皇臺、國家AAAA級咸豐帝師杜受田故居、渤海革命紀念園、唐賽爾戎裝塑像、濱縣楊集鄉楊柳雪村懷周祠、古窯址等,在濱城區的篦子張村民間藝術博物館,包攬了剪紙、木板年畫、民間刺繡、民間泥塑、磚雕木雕、染織服飾、渤海大鼓等文化景觀。
結合服務灌區農業和發展灌區多種經營,按照“一所一項目、一所一特色”的要求,規劃灌區生態格局和風景區景觀構架,綜合利用各管理所資源優勢,如利用管理所閑置的土地和房屋等,規劃建設灌區的生態農業示范園、有機冬棗生產基地、綠色生態養殖基地等。
生態農業觀光區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采摘垂釣于一體。休閑長廊,大大小小的暖棚、拱棚內,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各類蔬菜、瓜果應有盡有;可確保全年供應的養魚池、畜禽養殖場等等。不出園區,在盡享采摘垂釣的樂趣后,自己動手,便是一桌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豐盛菜肴,以吸引游樂前來觀光旅游。
在初建成的基礎上,下一步建設內容主要是提高生態農業觀光區的檔次、擴大規模、升級改造,以適合旅游觀光活動的更高需要。
如韓墩灌區的谷家火雞生態養殖基地,把觀賞火雞、與火雞合影、自助投飼、認養火雞等作為旅游項目;在五七所,游客可進入生態蔬菜基地,搞自助采摘、體驗種植、觀賞菜蔬、漁池垂釣等活動。基地可突出特點、特色,使游客感到新鮮、別致,從而激發游客再度體驗的激情,產生流連忘返再度重游的欲望,將一次游變為節假日休閑常規游。
建設內容主要是景區接待能力升級改造與提高檔次,結合灌區工程,以渠道串聯景點。建設中要以灌區工程為依托,使有景觀效果的灌溉工程與生態園成為“風景組合”,使生態園成為科普學習教育基地,增加景區的文化特色。
如國家AAA級沾化冬棗生態旅游風景區,韓墩總干渠進入沾化縣境內后,分成4條主要干渠,灌溉著這片擁有3萬多公頃棗園、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的土地,是灌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該區擁有特有的濕地灘涂景觀、大量的貝類、蟹類等海產,沿海水陸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每年候鳥翔集,有的還棲息著丹頂鶴、白天鵝等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在這里還可品嘗到海鮮大宴,令人大飽口福。防潮大堤,在發揮安全屏障作用的同時,也成為一道靚麗的觀光旅游風景線。
如沾化防潮大堤,堤內鹽田廣布,鹽山象雪堆,可供游人觀景照相,攀爬玩耍。堤外沿海旅游資源豐富,既可趕海拾貝、觀潮戲鷗,又可垂釣狩獵、蘆葦蕩舟,是不可多得的生態旅游熱點。
建設投資的重點包括景點的接待服務,設施升級改造。
通過科學的規劃,灌區將被建成水渠縱橫、阡陌桑圖、綠樹成蔭、鳥啼蛙鳴、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的生態水利風景區,發揮 “改善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修復水生態、維護水工程、弘揚水文化”的作用,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生態產品,不斷推動本區域的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