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璽斌,閆 寒,蔡 靜
(1.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學員18 隊碩士研究生,河北石家莊050084)
(2.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學員19 隊碩士研究生,河北石家莊050084)
積極心理學最早是由馬斯洛在其《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出的,之后在1997年由時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Seligman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思想。在他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中提出心理學從1879年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后就被賦予了“治療心理疾病、幫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實完善、探尋并激發人類的卓越才能”的任務。他認為,積極心理學關注的并不像傳統治療的心理問題,而是更加傾向于研究勇氣、樂觀、信仰和毅力。更加強調人積極的一面,激勵人能夠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我,研究的是如何讓人實現自身的價值以及獲得美好生活。其中理解并幫助人們獲得幸福和主觀幸福感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目標。
縱觀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在二戰后心理學的中心就一直以心理疾病的評估和治療為主,而忽視了人們賦予心理學其他兩方面任務,焦慮、躁狂、抑郁、自殺,勇氣、樂觀、信仰和毅力,而前者成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由此,使廣大人民群眾將心理學認為是“消極心理學”、“病理心理學”。當前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也受到主流心理學以解決“心理問題”為中心的理念的影響,致使當前的軍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預防心理危機干預,在關注學員的積極品質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對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關注消極的心理問題,教育的重點放在了診斷和治療心理問題上,使軍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現出過多的醫學化、程式化和課程化的傾向。這些現象顯然已偏離了心理學誕生時的初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務。
軍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沿用的是傳統課程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能夠以各種心理學說、人文知識和教育理念作為教學的支柱,雖然也能產生一定的教育效果,但仍然不能改變教學內容過于固定,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的現狀。這種教育模式并沒有關注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缺乏針對性,不能及時地發現、幫助、解決學員的心理問題。
軍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全面提升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維護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為核心目標。要讓弱者變強,強者更強。讓學員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適應、學會感恩、學會合作、學會做人。更要培養其心理承受能力、抗疲勞能力和抗干擾能力等過于常人的心理素質。然而現有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也無法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人的幸福感,強調人的主體性,重視人的心理健康,主張的是人的自我恢復、隨機應變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對學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推崇激發學員自身潛在的正能量,獲得自我價值感,從而滿足學員的高級心理需求。在生活中能夠引導和幫助學員獲得幸福和主觀幸福感;在教學中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員內心深處對知識的深層的渴求,讓學員在學習中體驗到積極的經驗和樂趣,獲得成就感。
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方針,去解決軍校學員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夠引導學員主動尋找積極的心理因素,能夠讓學員學會調整自我的認知觀念,能夠使學員體驗積極情緒和情感,能夠塑造學員的積極意志品質。
積極心理學理念豐富了軍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也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提升軍校學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觀幸福感提供了更加積極、更加有效的教育途徑。
就像很多疾病在形成病灶和發病之前都可以通過一些醫學措施加以預防一樣,Seligman認為大多數的心理問題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發掘出個體人格中積極的人格動力,從而能夠有效地預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的產生,全面提升軍校學員心理素質,維護軍校學員心理健康。
良好的意志品質對軍校學員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培養學員自覺、自立、自信、果斷、剛毅的意志品質對促進學員心理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積極心理學所謂的心理健康并不只是沒有心理疾病,更要有積極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道德。認為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潛能,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渴望。在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要關注對軍校學員積極意志品質的培養以及關注學員的完整人格的實現。軍校心理健康教育應從培養學員積極的人格特質出發,針對個體培養學員積極的意志品質,增強學員自身的心理防御力,激發學員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其次要讓學員樹立理想,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奮斗目標,通過不斷努力,實現目標、實現自身價值。堅定的理想信念對學員的心理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讓學員對自己的情緒正確認知。要讓學員能夠了解自己,使學員能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夠將負面情緒通過合理的方式宣泄出來。其次,要讓學員對引起情緒的事件進行積極歸因。積極的事件歸因會產生相應的積極情緒。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引導學員進行積極的事件歸因分析,鼓勵學員進行積極、客觀地分析事件的各種內外因素。并通過后續的行為和思維訓練對學員的積極歸因方式加以強化。最后,引導學員選擇合適的宣泄途徑,提高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對于負面的情緒,要選擇一種合理的方式進行宣泄。可以通過跑步、游泳等運動進行宣泄,也可以通過情緒轉移法宣泄,也可以通過旅游、聽音樂等活動來調節情緒。
軍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學員的自身特點,首先要鼓勵學員以積極的認知方式對待事物。在心理教育中要鼓勵學員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客觀地認識和理解事物。分析出事物積極的和消極的一面,并進行比較。找到兩者的不同,引導學員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事物。其次要引導學員在面對困難時以一種樂觀向上的心境去對待和解決事件。培養學員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事件進行積極的歸因,對自己能做到的事要努力去做,對能力之外的事情要正確看待,不要因此喪失信心。通過不斷努力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獲得自信,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努力和成功。
軍校學員的社會支持系統主要是同學、家人、朋友和其他社會力量。強有力的社會支持可以幫助學員穩定情緒,減少無助感,增強自信心。要通過積極的人本管理和人文關懷,使學員能主動地尋求和利用各種社會支持資源,建立起和諧的社會支持網絡,從而減少心理問題的產生。
軍校學員既是大學生,又是軍人。這種雙重身份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去維護學員的心理健康。積極心理學對軍隊心理健康教育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原理,預防和解決軍校學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呵護學員的心靈家園。
[1]孟莉.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2.6.
[2]王喆.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醫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2.4.20.
[3]謝書楠.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2.11.10.
[4]余樂.積極心理學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干預研究[D].南昌大學,2011.5.
[5]王佳利.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3(3).
[6]Seligeman M E, 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l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