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慶福,朱春生
(山東省南水北調濟平干渠工程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014)
濟平干渠工程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向膠東地區輸水的首段工程。其輸水線路全長90.055 km,輸水渠采用梯形明渠全斷面防滲襯砌型式,設計流量50 m3/s,加大流量60 m3/s。全線共布置交叉建筑物212座。該工程屬國家確定的南水北調首批開工項目之一,總投資133 791萬元。2005年12月底主體工程建成并一次性試通水成功,2010-10通過國家驗收,至此濟平干渠工程正式進入待運行管理期。
為管好、用好濟平干渠工程,干線公司于2007-07-19成立了山東省南水北調濟平干渠工程管理局,全面負責濟平干渠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按照國調辦關于工程管理今后實現管、養分離的原則,2009-03干線公司委托山東潤魯水利工程養護有限公司對濟平干渠工程進行維修養護。為使濟平干渠工程盡早納入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軌道,2010年開展了濟平干渠工程運行管理經費的測算研究工作,并按有關規定,制訂了濟平干渠工程待運行期年度管理維護方案。
對于大斷面襯砌輸水渠道的管理,因沒有經驗借鑒,只能邊管理邊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濟平干渠工程管理和維修經驗。如針對渠板的塌陷,經過幾年觀察,根據不同的渠段,不同的地質結構,不同的土質,劃分為重點管理段、一般管理段和相對安全段,對于重點段平時要加強觀察,時刻注意其結構變化,對于已經出現的個別塌陷渠板,發現一處維修一處,不留隱患。
為防止揚壓力產生,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和地段,渠內應保持不同水位,保持內外水位差不超過0.5 m,以防鼓板現象發生。對于渠板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凍融、凍脹現象,在預防和處理方面經過不斷嘗試,用水泥膏加環氧樹脂等辦法進行處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對于閘室的機電設備進行定期維修、保養,每年的春、秋季組織專業隊伍對其進行全面的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濟平干渠工程沿線綠化和水土保持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美化了周圍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在工程管理上始終按照內部管理制度化、工作管理程序化、技術管理科學化、經營管理效益化的要求,通過規范化管理年等建設,重點加強內部管理,制定了一套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同時,不斷加強工程維護和環境整治,認真做好渠道水位水情預報和調度,加大工程管理力度,落實各項安全責任制,規范管理、科學操作,實現工程規范化管理目標,確保了調度運行安全。
1)閘室、管理房原室內外門、窗材料老化,變形嚴重;大部分屋頂出現裂紋、屋瓦和外墻皮脫落,漏水透風,保溫隔音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濟平干渠工程開工時間早,初期設計標準低,當時采用的材料較差。
2)濟平干渠工程位于長平灘區,汛期沿途地下水位較高,如果控制不好渠內外水位差,就極易鼓板,對渠道造成破壞。此外濟平干渠工程沿途穿渠涵洞較多,這些涵洞大部分承擔著沿途的防洪排澇任務,而其進口處無攔污柵,汛期柴草、垃圾涌入洞內,有些涵洞堵塞嚴重,嚴重影響了汛期行洪。
3)防護網老化嚴重。堤頂道路安全防護網風化、老化嚴重,表面脫皮,塑膠開裂嚴重,部分網片底部容易被火燒烤,網片銹蝕嚴重,不能有效起到應有作用。堤頂道路車流量較大,現有的防護網對車輛的防護能力低,通行車輛對防護網擦碰損毀難以避免,有些車輛甚至撞破防護網進入渠內。
1)堤頂道路的建成,極大的方便了沿途群眾的出行,交通流量較大,而且超載車輛也較多。經過7年多的運行使用,部分路面坍塌破碎,限寬墩被刮擦、碰撞,出現不同程度度的損毀。
2)濟平干渠工程沿線村莊多,群眾安全意識淡薄,捕魚、游泳、放牧等違規現象屢禁不止,工程區域內未實行全封閉管理,社會閑散人員、各種車輛隨便出入,對橋涵、道路、防護網等工程破壞嚴重,溺水及交通事故頻發,管理人員忙于應付,管理工作難度較大。
濟平干渠工程管理局在借鑒和學習其他單位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摸索和創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責、權、利相統一的管理機制,在工程管理上推行了“定員、定崗、定責、定獎罰”的“四定”管理模式,按照“因事設崗、以崗定責、確定標準、量化考核”的原則,將工作內容和管理任務量化分解到每個處、每個站(公司)、每個人身上;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在原來以人管人的基礎上,實現了以制度管人管事,克服了管理的隨意性,實現了制度的長遠化;管理上做到對事不對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規范各項管理工作。通過獎懲體制激發每個干部職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真正實現獎勤罰懶、獎優罰劣之目的。
為保障工程的安全運行,制定嚴格、健全的調度運行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加大工程管理力度,實現工程規范化管理目標,落實好各項安全責任制,認真做好渠道水位、水情、水質預報和調度,定期對工程進行安全檢查,確保輸水安全。
濟平干渠工程雖然已通過國家驗收,但工程運行管理工作距國家重點工程管理標準還有差距,今后的管理任務還非常艱巨,怎樣管好用好工程,是當前擺在面前的一大課題。為少走彎路,盡快達到管理規范化的目標,干渠管理局組織骨干力量到引黃濟青、引灤入津等有關單位參觀學習。通過聽取介紹、查閱資料、現場考察,學到了先進經驗,開闊了視野,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為管好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礎。
另外,加大宣傳力度,每周出動宣傳車2~3次進行廣泛宣傳。通水階段及打場曬糧季節加大頻次和執法力度,保證工程道路通暢及工程的安全運行。同時組織力量,對工程進行日常巡查與宣傳,對捕魚、游泳及破壞工程設施行為及時制止。特別是在試運行期間,各管理處負責人對其責任段進行不定期的安全巡查,排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通過加大宣傳,依法管理,增強了干渠沿線群眾的安全意識和參與保護大型水利工程的觀念,從而進一步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也確保了工程的安全運行。
目前,對濟平干渠工程的管理只是處于摸索階段,離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今后,將在不斷管理實踐中,通過管理制度和考核獎懲措施的落實使管理逐步規范,通過不斷完善軟硬件管理設施,逐漸健全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干渠工程管理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