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黃山學院 藝術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現今社會,舊建筑空間改造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例如北京“798”的改造,它是由上個世紀德國援助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改造而成,同時還有川美的501。將舊建筑空間改造為辦公空間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新的實踐,它具有涉及量大、面廣的特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舊空間被改造為辦公空間,而且已經越來越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和重視。
將舊建筑空間改造為辦公空間需要考慮眾多方面的問題,牽涉到技術、人體工程、藝術等各個相關領域。現今將廠房改造為辦公空間的設計并不少見,本文主要從人性化、科學化的視角出發,分析將廠房改造為辦公空間的形勢與趨勢。
現今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舊建筑空間不斷增加,人們逐漸開始考慮對其處理方式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舊建筑空間改造的價值所在,將舊建筑空間造成與現代辦公相融合的場所,成為一種新的選擇。LOFT風格產生于上世紀40年代,是因為人們厭倦簡單的城市生活,喜歡個性的空間,追求設計的感覺。
主要是以將廠房改造為辦公空間為出發點,以LOFT風格為要點,設計出合理的滿足當下上班人員心理需求和工作中實際使用需求的辦公空間環境。在設計上為員工打造一個合理的、人性化的工作氛圍,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的質量。
設計的主要構思路線為詳細了解舊廠房的現狀——長寬高尺寸、原始結構等,了解上班人員工作的心理想法,把握工作人員對合理的、人性化的辦公環境的要求,并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了解將舊建筑空間改造為辦公空間的基本設計要點,發現其中問題,依托現有的成功案例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整合現實的實際情況,使用恰當的設計手法,去進行設計構思。在空間的布局上進行合理劃分,使其滿足辦公功能需求,在道路交通設計上要合理,在局部的設計上把握細節。一切的設計都是在被單廠原有的框架下進行,同時以滿足空間使用人員的需求、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為出發點。
第一要素是空間劃分必須合理,各功能區域要齊全完整,然后明確空間的風格。由于給這個公司的定位是裝飾設計公司,采用LOFT風格,讓這個空間符合創造“合理、輕松、舒適”的辦公氛圍的設計主旨。為了讓這個空間富有空間感和秩序感,通過錯層、吊立等方式增加空間的可觀性和設計感。
以LOFT風格為出發點,以木材、鋼材為主要建筑用材,充分展現鋼材、木材的性能,去建造頂部和一些建筑的結構。注重構架,在建筑的構件上實行統一化。把握空間的橫縱向布局,利用裝修構件去劃分空間,注重各個分區的協調,善于用環境裝飾打造氛圍。在空間中融入中國傳統的天井模式,把室外的光引入室內,減少室內燈光的使用。同時運用裝飾手法,如中式字畫、書法、工藝美術等藝術品來創造意境。為了讓空間具有流通性和整體感,整體的空間是通過樓梯的形式來連接各個部門部分,使空間的流動性和開放性都很好。未加修飾的墻面和頂部的鋼架結構,以及財務室以吊房的形式存在于這個空間,都增加了空間的獨特性和美觀性。
一層的功能分區主要有接待洽談區、休息區、倉庫、衛生間。二層主要是員工辦公區、會議區、財務室、茶水間、休息區。三層主要有總經理辦公室、副總辦公室、休息區、人力資源辦公室。整個空間構架為一種漸進式、階梯式,并且通過樓梯將各個層連接,其中走道設置寬敞,道路走向清晰,不會出現擁堵現象,在發生緊急情況時便于疏散。
內部空間設計整體以LOFT風格為出發點,營造出高大、開敞的空間,錯層與上下雙層、三層的復式結構,類似于戲劇舞臺效果的樓梯和橫梁。空間的整體流動性強,在員工辦公區內無障礙、透明性高、私密程度低。在這個空間中彌漫著設計師和使用者的想象。在這個空間中,頂部的天光傾瀉而入,既可以在白天提供照明效果,又可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更增加了該空間的獨特魅力。一進入該空間,你便會感受到各個區域是通過樓梯的形式到達各個空間、區間,具有流暢性同時也使得空間有了整體感,使人感覺該空間寬敞而富有層次。一進入口,映入眼簾的是開放式的會議區,會議區外圍上的花圃和正前方刷了白漆的枯樹干形成鮮明對比,猶如一靜一動、一生一死,增加了空間的美觀性。同時會議區為該空間的中心點,各個部門圍繞它而展開。會議區的辦公器具比較現代化,與四周簡單處理的墻面形成對比。
在員工辦公區的處理上,為使該空間相對溫暖,在地面處理上采取鋪地板的方式,使得其更加富有人性化氣息。加以富有結構感、節奏感的盆景,使得原本岑寂的空間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在員工辦公椅的選取上,選擇富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紅椅子,激發員工活力。會議區的另一側是財務室,在財務室的處理上采取吊房的形式,使得這個空間更加豐富。吊房承重的解決方式是通過兩條鐵鏈讓其懸空。在其墻體材質的選擇上采用澆筑石膏裝飾板,該建材具有質地輕、防潮、不變形、防火、阻燃、可鋸可釘、可刨、可粘貼的特點。
在總經理的休息區,采用中式與現代構成相結合的方式,頂部用吊燈照明點綴,底下用中式椅子搭配,無不體現出該空間的獨特性。公司領導在該區域可與其他高層共同聊天,并且可全面地去感受該空間的特色,對整個空間會有握在手心之感,彰顯出領導的地位。在底層的休息處的處理上采取動靜相結合的手法,動為角落的流水,而靜則是三組座椅。萬物因水而活,故流水小品外加盆景的融入使得該空間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在該區域的處理上每個轉角放置有中國特色的石燈,使得該區域又具有了文化的內涵、文化的特色。
客戶洽談室,為使其具有獨特性、莊重性,在裝飾材質上采用藤條、實木、素布、墻紙。在這個空間中,藤編盆景具有增加生機的作用,中式圈椅、中式屏風、中式臺燈的搭配,使之具有中式的文化氣息。空間地面的地毯上采用有特色的圖案外加中式茶幾點綴中心位置。
總經理辦公室相對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空間,它代表著領導人的喜好和個人的素養,所以在吊頂的設計上沒有采用普通墻面,而是采用了比較有線面構成感的木材吊頂,外加燈帶的配合使得空間大氣而高貴。在裝飾材質上選取藤條、中式字畫、實木、素布、白乳膠漆。選用的家具都是帶有很濃韻味的中式家具,如總經理的辦公桌、中式藤編沙發、頂部的藤編吊燈,這些增加了整個空間的文化內涵,與墻面的簡單處理形成對比。在該空間的中部布置一個以佛頭為中心的邊柜,很好地起到了空間劃分的作用,同時又不缺文化內涵。整個辦公室又有LOFT的感覺,站立的人形燈具和墻面根雕上鳥兒的添加增加了空間的活躍性,但是又不會顯得不正式。根雕上的鳥兒給空間帶來了一些輕松的氛圍。白色的墻磚掛著深木色的中式畫,整個空間的風格是現代與中式混搭,在時尚簡約里透露著文化底蘊。
如今我國各地舊建筑空間改造的案例不斷增加,各種文化思潮滲入空間改造,舊空間的可持續再利用設計正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為緩解如今嚴重的生態系統壓力,增加城市的文化內涵,應對舊空間進行改造設計,這不僅能使其功能得到增加和更新,而且會使整個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在LOFT風格的影響下,把失去生產功能的廢舊空間改變成為辦公空間、居住空間、商業空間,已成為新的設計理念、新的設計手法,被人們認為是當下時尚與藝術的形象代名詞,這可為城市增添新的元素、新的活力、新的氣息。譬如,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紅點博物館改造項目中,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墻面,同時將建筑內部空間中銹跡斑斑的鋼架結構展示在外面,均不進行拆卸或者裝飾隱藏,給人陳舊的感覺,同時又讓人感受到它特有的魅力。
[1]羅媛媛.現代辦公空間的個性化設計[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