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遐
(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平溝煤礦,內蒙古 烏海 016000)
近年來,我國礦難時有發生,且人員傷亡慘重,國家對煤礦安全越來越重視。 因此,需要對目前的煤礦安全管理進行創新,加強安全系數,降低礦難的發生。
相對于那些發達國家, 我國開發煤礦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目前采用井工開采的方式比較多, 這就導致了我國高瓦斯井礦數量較多。礦井開采的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將礦井挖的越來越深, 這也大大增加了煤層瓦斯的濃度, 煤層瓦斯的濃度越大,會使得企業在防治方面存在較大難度。在煤礦深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每增加10 米,溫度就會上升1 度,溫度越高,發生瓦斯中毒及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雖然對煤礦開采流程有了很多進展,但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
我國煤礦開采業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國內一些大煤礦企業也能達到國外一些知名企業的水平, 但是國內條件較差的煤礦企業在開采方式上還是比較落后的, 安全保障設備不完善,加上工作人員大多是文化素質較低的普通工人,他們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失誤,造成損失及災難。
這種現象在國有企業中尤為明顯,這些企業在選擇開采地點時往往會多地同時開挖,造成數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挖掘出現失調。 管理人員往往更注重挖掘及內部人員管理,容易忽視設備的維修,使得設備常年缺乏保養,出現老化,誘發安全隱患,造成安全事故。
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可或缺的就是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在自然資源中煤礦資源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開采煤礦資源成為我國基礎產業,其安全生產必須得到重視。 隨著煤礦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大型國有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煤礦企業的內部結構及管理模式等都需隨著改變, 安全管理方式也需有創新性的改變。
理念創新是指改變原來比較傳統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更能適應當下煤礦行業的發展,能夠正確認識并處理生產與安全的關系,社會義務與安全以及經濟效益與安全的關系。在我國,不論是大型國有煤礦企業,還是小型的地方企業,都需要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安全意識, 企業管理層必須把員工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安全發展,安全開采。 要改變其傳統的以經濟效益為首的觀念, 不斷探索發現快速發展與安全發展間的客觀規律,最終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又好又快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努力實現理念創新,使煤礦安全管理得到突破性的發展。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建設中不容忽視的方面。 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企業必須在整體企業大文化下,建立安全文化,鼓勵甚至要求公司員工熟記安全文化,有利于企業的操作技術水平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 那么他們在進行煤礦挖掘以及其他工作時懂得自我保護,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使得員工安全與生產安全得到統一。 在實際操作方面,企業首先需要招聘有企業文化建設方面資質的人員對企業安全文化進行建立及完善;其次,企業要設立相應的培訓機構或者聘請外部專門的培訓機構, 根據安全文化安排具體的培訓課程;接著,分批次安排員工進行免費培訓;最后,對培訓過的員工進行考核,對考核通過的員工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以激勵更多員工自愿的進行培訓。 公司在完成培訓后, 仍然不能過于放松, 仍需要對員工進行不定期檢查,或者是不定期的加強培訓。 因為,員工只有在意識上認可這種文化,行為上才會遵守及履行這種文化,所以,企業文化創新勢在必行。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科技帶來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技術更能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性。 目前我國的煤礦行業形式是生產能力在不斷的加強, 但落后的技術及技術裝備嚴重拖了后腿。 所以,企業必須加快對煤礦行業科學技術進行創新改革,更新現有的技術裝備及技術實施結構, 以適應煤礦行業生產能力的加強, 促進煤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也能在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提升效益。 針對上述講到的瓦斯危險,需要將強這方面的技術研究,例如,瓦斯監測系統、瓦斯預警系統、瓦斯排放系統、以及員工可以佩戴的瓦斯過濾裝置。 還有,煤礦從礦井里運輸到地面上的過程中,運輸裝置的創新也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強刮板運輸機和皮帶運輸機的強度,暫時解決運輸問題,加強生產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率。
這里指的制度主要是煤礦企業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建立的安全生產制度。 首先,從國家方面來講,國家已經針對煤礦企業安全問題擬定并頒布了多條法律法規, 對違反行為的責任追究也是很嚴格的。其次,煤炭企業自身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完善企業內部的制度,包括運輸制度、質量檢測制度以及生產安全保障制度等。
機制創新是煤礦安全管理創新的核心,機制創新包含多方面內容。
3.5.1 建立人才激勵機制
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企業間都會存在競爭,而現代社會競爭的核心是人才。 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是非常必要的。有較為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才能吸引更多的技術及管理人才到企業工作,為了留住這些人才,企業也要做出創新舉措,讓人才自愿長期為企業工作。煤礦企業的安全質量問題與人才數量還是存在一定關系的。 人力資源若是較為優秀, 那么其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相對人力資源較為薄弱的企業更具優勢,更有利于煤礦企業的生產和發展,能夠讓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激勵是一方面,獎罰就是另一方面。 獎罰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為了保障員工工作的公平公正,讓員工更加積極、自覺、高效的完成工作,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留住精英人才, 從而使企業的生產安全在人才上得到保障。
3.5.2 建立安全責任機制
責任制簡單的說就是誰做的事情誰承擔,但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還是要有所創新的。對于民營煤礦企業,鑒于其大多都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從以往的調查中不難發現,這種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有必要轉換為更科學可靠的安全管理模式。 建立安全責任機制,首先就要求在安全方面由誰管就需要由誰負責,其次是下級要對上級負責,最后是管理人員要對礦區負責人負責, 礦區負責人則對消費者或購買公司負責。 安全責任機制的建立,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煤礦企業的發展,所以,在完善安全責任機制的過程中仍需把促進發展放在首位。
對責任制進行細化可以得出, 責任制要求煤礦企業內部(開采部)從礦長到普通采礦人員,每個人都要有明確的崗位責任描述,煤礦的各個項目及工作都要有專門的人負責,每人的工作量都要有明確的指標。 只要是能夠以數量來衡量的崗位,建議采用數量(保證是質量合格品的前提下)作為指標。 不能用數量來衡量的指標,煤礦企業必須有明確的文件說明如何進行衡量。
責任制是否對煤礦安全管理有效,關鍵取決于是否嚴格執行。 如若執行懶散,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煤礦企業需要好好把握。
3.5.3 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
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必須以國家煤礦相關法律為準繩,以技術規范化為核心,以管理實體化為依托,以操作流程標準化為安全保障。
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不僅僅為了展現煤礦的形象工程, 更是為了煤礦行業能夠長期發展的生命工程。 所以,建立現場安全質量檢測標準,要從強化現場工作的管理著手,要注重生產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細節,強調事實就是,以實際數據說話,做到標準化管理,標準化運營。 為了激勵公司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機制, 公司可以將這一機制加入到干部年終考核標準中, 與其工資獎金等物質資本直接掛鉤。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煤礦安全管理的創新勢在必行。 這需要國家政府及煤礦企業的共同努力,為煤礦行業開創更安全、更美好的未來。
[1]孟慶順.煤礦安全管理創新探討[J].煤炭工程,2013,02:138-140.
[2]李懷光.煤礦安全管理創新分析與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16:182.
[3]許嘯.煤礦安全管理創新分析[J].河南科技,2013,16:179.
[4]郭恒慶.煤礦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
[5]李亞南.東灘煤礦安全管理的創新性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