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鐳
(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20 世紀90年代我國政務辦公逐漸向電子政務方向發展,電子政務通過在基礎環境建設、 信息資源開發及業務系統建設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大大提升了政府職能的轉變速度, 更加突出的強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與各層民眾的聯系程度,有力的強化了我黨在群眾之間的凝聚力, 推進了國家的穩定發展。 電子政務的開展主要強調通過信息技術推進國家各級機關政務的順利開展, 在保障期安全保密程度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更多民眾積極參與到政府決策中來,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安全,因而保障電子政信息是國家安全發展的重要保證。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均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制約。 電子政務工作中含有重要的國家發展信息,若不加強防范,容易被資本主義國家所利用,以歪曲事實, 嚴重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地位, 不利于國家政治穩定發展。
電子政務信息涉及的經濟問題是關系到國家整體發展的大事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導致大量的網絡犯罪的產生。 因電子政務中的經濟信息關系到國家多個行業發展的大局,一旦發生安全隱患,經濟損失不可想象, 因而保障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是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前提。
近年來,我國的政務機關通過電子政務信息平臺不斷強化各級工作的透明度, 將國家的主要政策方針及地方具體的執行計劃等明確的公示出來, 以加強各基層民眾參與政府決策的力度。人民群眾只有了解到政府的具體發展方向,才能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參與政府決策為自身的更好發展謀福利。 因而電子政務信息為政府各級領導與基層群眾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二者的良性交流,政府才能制定出積極的方針制度,以推進國家各項建設穩定發展。 人民群眾愿意跟從政府的領導,為社會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電子政務的工作內容會涉及到國家機密, 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安全,因而完善的法律規范保障是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首道防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操作中會遇到各種狀況, 而電子政務又是一個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公開的業務系統, 一旦運作中遭遇入侵或內部操作人員的錯誤操作會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安全造成極大的沖擊, 因而需要國家制定嚴謹的法律政策強制人們依法辦事。 我國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還很不完善, 需要立法機關結合政務機關進行探究以促使完善的法律規范的出臺, 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法律規范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具體環境下要有適當的政策配合法律規范才能真正做到保障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工作。 保障政策是根據不同地區的電子政務具體發展情況而制定的, 其是建立在國家相關法律規范基礎上的執行措施,對政務信息安全的保障是具體的、更有針對性的。
電子政務是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信息傳播平臺,其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引發安全隱患的途徑主要有兩個:計算機和網絡。 計算機的安全主要表現在機房的物理安全與操作系統安全兩方面,政務中的計算機內部存儲大量的國家機密, 一旦發生人為或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而計算機的物理安全強調的是防火、防盜等可能影響計算機及其設備正常運轉的突發狀況的出現,而安全操作強調的是加強對系統的加密以防止被黑客入侵。 目前網絡是影響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重要隱患, 網絡黑客會通過破譯密碼而獲取大量的國家機密,不利于國家安全,因而政務機關的計算機要設置高強度的防火墻以防止黑客的入侵。 技術保障是確保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重要環節, 加強對其的管理是保證國家安全的重要措施。
影響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因而在完善其保障措施時, 要結合當前電子政務信息體系的發展情況進行具體的探究,以便提出的保障措施能成功的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現階段電子政務管理機構出現機構不統一、人員冗雜等情況, 導致上級下達的政令不能被及時的傳達到或造成權責不明確。 電子政務管理過程中會發生安全設施的配置不合理、訪問控制不嚴格及回訪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這些問題給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帶來極大的隱形安全隱患。
加強政務機關內部的管理是保障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基礎, 只有不斷強化內部各項的管理才能使政務工作實現管理與技術齊頭并進、為電子政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助力。 政府各級機關要加強相關網絡與信息技術安全等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建設,為發展中所遇見的各種問題提供正確的解決依據。 各級政府要積極配合中央政府的領導, 在全國各地區建立相應的信息安全管理機構,形成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安全管理體系。全國性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可以更大范圍的對電子政務的信息安全實施監控, 可以盡可能降低因內部外泄或外部入侵而造成的信息外泄,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層外圍的保障。 另外國家在加大中央及各級電子政務內部管理時應結合具體的法律規范制定出一套可行性強的規章制度體系, 以規范政府機關和相關部門的日常工作。
針對我國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的不完善、信息系統建設的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政務機關應加大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構建一個完善的綜合管理平臺。 統一的管理平臺可以有效的推進資源的整合、共享與利用的高效發展,且政府的工作宗旨明確化實現了政府管理和服務的透明與規范,有力的推進了國家高效、安全的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完善。
電子政務是靠計算機網絡平臺進行政務信息公開的,網絡管理的不完善是影響政務信息安全系數的關鍵因素, 因而應建造一個安全的操作系統,將網絡設計、機房安全布局、硬軟件設備、 防火墻及加密機制影響網絡信息安全隱患的因素充分考慮清楚,以確保安全防護措施的功效能正常發揮。 政務機關應強化日常系統維護的重要性,系統檢查有助于發現問并題及時解決,避免系統的硬件設施的損壞對整個系統造成安全影響。 當前信息技術處于不斷更新換代的大潮中, 在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時首先要對其進行謹慎的評估,充分探究其可能潛存的風險,避免不正當的信息技術的引進造成的安全隱患的發生。
電子政務體系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而革新,因而其對政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也不斷的提高, 要求政務機關在強化技術引進的同時加強對員工的相關培訓, 以強化其信息素養和安全防范意識。 政務機關要定期就電子政務工作人員進行計算機等技術的培養,并促使其了解和掌握最細的信息技術,提升器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更好的為政務工作服務。 強化政務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可以助其獲得最新的信息技術并加以利用到電子政務中來,為信息安全提供一層保障。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直接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強化其管理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 只有采取正確的保障措施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完善途徑, 我國的電子政務體系的安全系數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從而才能推進我國各方面事業平穩發展。
[1]葉佩華.我國電子政務應用中的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3(05):77-78.
[2]陳征.陜西省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0,7(04):32-35.
[3] 趙鵬高. 云南省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研究[C],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