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瑛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系,安徽 蕪湖 241000)
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郭瑛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系,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才培養模式也必然隨著變化而不斷創新和進步,而在這過程中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更是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目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更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一種創新型人才培養,從而能夠密切聯系市場、企業和社會需求,提升競爭力。
工商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現代教育理念之一,指的是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在目標為導向下建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評估等,最終實現合理、完善、有益的教育的漸進式過程。而人才的培養模式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開始發生變化,因此固守原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必然導致與時代脫節,人才到社會上就業遭遇種種不適,這都是模式僵化的直接后果。因此,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做到與時俱進,考慮到市場和企業的需求;而在一個學校中,專業也比較龐雜,其中工商管理專業更是要求與時俱進。由于工商管理專業主要面向的對象還是工商領域,與企業關聯較為緊密,而企業是整個社會和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主體,變動比較頻繁,尤其能夠抓住時代脈搏前進。因而,工商管理專業需要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工商管理專業有著與其他專業的共性與特性。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在人才教育和培養中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和內容,在這里就毋庸贅述,而作為本文要闡述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就需要我們著重來探討。
企業作為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最小的經濟構成單元,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國家的經濟也都是以企業發展狀況的好壞為風向標,而企業實際上最能把握時代脈搏的“群體”,在蒸汽時代靠人力和蒸汽機的大規模生產便已初具規模,發展到電氣時代時,各種企業更是促成了工業時代的輝煌,至今我們已經進入了所謂的“信息時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也都發生了變化,企業的架構和運作模式更是多元化、分層次,遠遠非是之前的落后狀態。而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作為直接為商界和企業輸送人才的各個大專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更是需要細細考量這種變化為其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帶來的巨大沖擊。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實行“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適應時代變化,提升就業競爭力
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在于“創新”。就我國目前工商管理專業的建設現狀而言,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課程設置以及實踐訓練已經過于陳舊,大多數的實訓基地都是沿用之前的一些落后的企業、工業項目,在較為新式的屬于信息時代的企業中建立的實訓基地較少。因此,在原有的培養模式下,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出的人員并沒有多大的就業競爭力,反而因為與時代脫節而與用人單位失之交臂。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恰恰彌補和改善了這一缺陷,讓人才培養在新時代下不斷創新和進步,并且讓學生在這種培養模式下不斷提升自主學習意識,為適應時代發展盡到自身最大的努力。
(二)實現教與學的雙贏目的
我們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實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讓培養出的人才適應時代的變化,提升就業競爭力,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選擇。而作為一個學校,將學生培養成才的關鍵衡量標準之一就是學生的就業狀況。在當前,如果學校培養的學生和人才得不到社會與企業的認可,那么這個學校的培養機制肯定是出了大問題,當然一些比較特殊的專業除外。對于本文要重點研究的工商管理專業則是尤為如此。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讓學生更能夠適應和了解這個社會,提高技能與意識,最終實現就業狀況的改善這不僅是學生的幸事,也是學校的幸事。因此,這一模式的另外一個意義則是實現學校“教”與學生“學”的雙贏目的。
(三)為企業在新時代提供更強助力
實行創新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提升整個專業人才質量的同時也意味著為企業輸送了大批高質量 “血液”,這就為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提供了更為強勁的助力。正所謂“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好的人才培養模式造就高質量的人才,高質量的人才鑄就高層次的企業,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也必定能夠讓企業在新時代下有更好的發展。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自專業創建以來一直是按照傳統方式來進行培養,這種傳統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其長久以來顯現的弊端,隨著時代的跨越式發展,這種一成不變的傳統發展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學生能力單一發展,有違全面發展原則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認識到培養企業和社會真正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多數的院校在進行工商管理教學活動過程中并未進行相應的變革與創新,只是仍然沿用古板的教材和陳舊的案例、理論。這種情況下,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的就是一種紙上談兵的學習體驗,并不能有太大能力的提高,培養出來的所謂的能力也是單一匱乏。隨著我國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口號,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也迅速重視起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歸根結底也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只是這種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企業的需求。
當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所沿用的傳統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過于重視學生的理論素養訓練,雖然能夠讓學生在分析問題方面得到較大的能力提升,但是對于發現問題,指出問題的關鍵點所在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給人一種光說不練假把式的印象;另外,這種培養模式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更是顯得蒼白無力,只能按照傳統僵化的思維來提出解決之道,并不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見解提出,更不能在人云亦云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見解。
(二)企業家精神培養缺失
所謂的企業家精神是對一種品質和能力的理論化表述方式,是指企業家在創建和經營企業過程中的執著信念和不斷創新、完善,不斷超越、進步的愿景。這是一種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產要素。企業家精神對于一個有活力的企業,有活力的國家必不可少;其所涵蓋的能力多種多樣,但是歸結為幾點則主要是一種誠信、高效、合作、冒險精神的展現。數據顯示,一個國家中,擁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員越多,其經濟也就越發達和穩固,例如在美國企業家精神擁有者占總數的二十六分之一,日本則是三十六分之一,而數據顯示我過僅為二百分之一,遠遠的低于前兩個國家的比率。
通過上面的數據,雖然并不能準確表達我國企業家精神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缺失程度。但是我們看看每年六七百萬的畢業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扎進公務員考試隊伍中,用盡手段進入事業編的情形就知道這并非是危言聳聽。進入企業的也是“抓大放小”,眼高手低。實際上這些現象都是由于我們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帶來的惡果,當然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一樣不能幸免。
(三)對新形勢、新技術的發展關注度不夠
當前整個世界已經跨入信息時代,作為一個潮流和趨勢,未來的發展形勢必然發生巨大變化。新形勢和新技術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甚至是文化都有巨大影響,對于作為經濟細胞的企業而言更是至關重要。當前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新機遇不斷涌現:企業越來越傾向于向信息密集型的方向發展,出現較多的成功案例,例如百度搜索引擎競價排名、各種即時交友軟件、第三方支付系統等等;經濟發展慢慢擺脫粗放式經營,開始向精細化、服務型方向發展;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的情況下,結合射頻技術、識別技術等物聯網也不斷進入大眾視野,慢慢將引領下一個經濟增長浪潮。
但是就目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和相關實踐訓練并沒有做到與時勢接軌,關注各種新技術的發展,從而讓學生在校所學有一種閉門造車的感覺。這樣就讓所培養的人才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缺乏應有的敏感和認識,不利于其踏上社會后的適應和大展拳腳。
本文以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為案例進行研究,在通過上面所闡述的其傳統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后,以期望構建一種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該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區別于傳統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目標
改進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最終使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具有創新性、快速應變能力,在就業擇業過程中有更強的競爭力。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后的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掌握經濟、貿易、管理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我國工商企業管理務發展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發展動態,熟練掌握工商企業管理基本知識和技巧,具備從事工商企業的采購、生產、營銷、物流管理等基礎管理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等職業技術實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二)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上,對學生應有的管理知識、能力、素質進行總體優化設計,對工商管理系列課程加以改革和建設。在依舊注重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原有課程建設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引入能夠提高學生知識技能水平的新型課程設置,例如引入一些高新技術案例等,創造一種多元化、可選擇的課程結構,以方便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進行分別培養,滿足多種興趣需要。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以注重培養創新型能力為核心,具備創新素質的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學習能力、技術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銳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項目的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獻身精神等,而課程改革設置就是為讓這些能力而進行設置的;在教學內容改革方面,要與時俱進,不斷嘗新。
(三)教學評估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評估上摒棄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填鴨式的知識接受和模仿學習,對于相關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批判精神都有大幅度的重視,而對于一些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更是不遺余力。因此在教學評估過程中更加將分值傾向于這些新素質的評估。原有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如同流水線生產,使得每個人在下線后都是整齊劃一的產品,“趨同現象”十分嚴重。而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后,工商管理專業的相關人才都是具有自己獨特思維和個性的人才,甚至是與各個領域、學科兼容的復合型人才。
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對教育評估體系進行大幅度改革,讓學生、老師從原有僵化、生硬的評估體系中跳轉出來。例如要轉變結果評估到過程評估,讓學生認識到人生在于一個過程,而非眾學生相同;從單一評估到多元化評估轉變,不僅僅是從測驗分數,出勤率等進行考核,而要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等。
綜上,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極大的提高了人才輸出的質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學生學習的原有激情和自主性,讓其培養一宗自由精神和主體意識;在踏入社會上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多角度考慮、認識社會,進一步增強競爭力;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多元化知識結構和復合型能力,無論在溝通交流能力、協作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好的進步,為其在生活和事業發展上提供助力。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2012年教育質量工程項目,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系統研究,項目編號:2012jyxm636)
[1]姚正海.關于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17-18.
[2]張建華.生存——20個卓越的企業領袖20家有影響力的企業25年生存發展歷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3]岑麗陽,黃河,魏格坤,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研究[J].高教論壇,2007,(4):52-54.
[4]向秀英.地方商科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思路探討[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