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彬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抓住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這個關鍵,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著力構建一支發展綠色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的優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著眼能力“選”優。要提升選拔標準。按照“共性標準明確,分類標準突出,考核標準一致”的原則,明確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能力素質等標準指數,讓參選人明確自己的資格、“短板”和努力方向,為后備干部隊伍樹立正確導向。要完善選拔方式。暢通選、派等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產生渠道,堅持黨內選舉與組織選派相結合,群眾代表推薦與黨內民主推薦相統一,在“兩推一選”基礎上,推廣“公推直選”方式,確保選拔的程序合法和當選人的權威性。要拓展選任來源。打破來源單一化、土著化傾向,從退休回村(社區)干部、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黨員、“兩新”組織中的技術能手黨員中選任基層黨組織書記,前移結構調整關口。同時,發揮人才工作站優勢,把優秀大學生“村官”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
加大力度“育”優。要搞好區級示范性培訓。充分利用黨校資源,把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培訓納入區干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試行培訓“學分制”,舉辦理論基礎班、素質強化班和能力提升班,在內容上增加發展綠色經濟、創新社會管理等前沿課題,抓好系統性培訓。要搞好街道指導性培訓。探索在街道層面建立工作例會制度,社會熱點問題會診制度,“兩新”組織難點問題會商制度,采取分片輪訓、分層集訓、以會代訓、案例分析和實地觀摩等辦法,手把手教、面對面學,抓好應急指導式培訓。要搞好實踐拓展性培訓。依托非公有制企業、社區、村、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等黨建示范點,開展探討式、互惠式交流培訓,開拓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視野,強化帶富意識、發展意識和創業意識,抓好現場式培訓。
從嚴管理“帶”優。針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普遍存在的“重經濟、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建,重效益、輕黨建”的問題,從嚴抓管理、帶隊伍。要用法規化舉措增強服務意識。就農村、社區、機關等各黨建領域帶頭人分別界定服務職責、目標評定和考核內容,力促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轉變觀念,轉變行政方式。要用民主化舉措增強自律意識。指導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開好“兩委”班子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開展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學《黨章》、用《黨章》活動,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行黨務、村務、事務公開,加強任中、任期和離任審計。要用制度化舉措增強責任意識。確定年度目標和任期目標,探索制定基層黨組織書記報告工作制度、黨建工作雙向述職制度和定期考核評議制度,增加黨建工作考核權重,對工作表現一般、群眾基礎差的,試行誡勉談話制度。
構建機制“推”優。要實施“先進+后進”幫扶計劃。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書記與后進基層黨組織書記“助跑共進”活動,即“政企助跑”對癥幫扶、“街村助跑”對面指導、“城鄉助跑”對等輪崗、“社企助跑”對比交流、“村企助跑”共推發展、“強弱助跑”對口支援,通過互相學習、借鑒與合作,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要實施“激勵+獎勵”并行計劃。注重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暢通出口,對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在政治上多關心、經濟上多優待、工作上多扶持,讓他們前途有盼頭、生活有奔頭、工作有勁頭。要實施“平臺+擂臺”共設計劃。注重典型示范,培樹優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典型群體,引導他們把握機遇,比發展、比民生、比黨建、比服務,擴大示范影響力和創先帶動力。
(作者系中共大連市旅順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