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

底線就是最基本的標準、最起碼的要求,一旦底線失守,就會害己、害人、害社會。領導干部要把握為人的底線,決不損人利己;把握掙錢的底線,決不拿不義之財;把握做官的底線,盡心干事,決不尸位素餐。自覺做到:守志,牢記宗旨;守紀,令行禁止;守信,言行一致;守節,防微杜漸;守恒,一以貫之。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領導干部成就事業的根本,是必須堅守而不可逾越的底線。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講,做事要自覺把握量變與質變的規律,正確看待輕與重、大與小的辯證關系,對誘惑之“微”不嚴防,對蛻變之“漸”不嚴杜,最終必然釀成大錯。
人,無品不正;官,品優則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一生嚴于律己的真實寫照。1940年冬,他的二兒子陶曉光到成都一家無線電修造廠工作,需要有一張資格證明書。陶曉光寫信給父親一個下屬要一張某學校的畢業證明,沒等證明拿到手,陶行知的急電就到了。電報中,他嚴厲阻止兒子用此證明。接著他又發來一封快信,信上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張……總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絲毫的妥協。你若記住這七個字,終生受用無窮。”信中還附來一張如實反映陶曉光學歷資格的證明信。
陶行知正是在處理小事、對待小節上堅守了做人、為官的底線,做到了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為官,才贏得了后人的尊重與愛戴。
莫讓“底線”成“虛線”。有德有能,方能干好事;廉政勤政,才能做好官。堅守政治底線,方向才能正確;堅守思想底線,內心才能堅定;堅守道德底線,情趣才能高尚;堅守生活底線,作風才能務實。無論如何,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堅守自己的每一道底線,才能真正成為推進改革創新的領路人、一心為民的帶頭人、實現中國夢的踐行人。
□本欄編輯/張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