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99)
進入新世紀以后,教育界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論點,那就是要求大學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學習。因此,大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必將由傳統的教學模式向著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怎樣對現行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首先,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經驗教學,輕視理論教學,重視單詞和文章的背誦和記憶,輕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重視知識的講解,輕視知識的綜合運用,重視課堂灌輸,輕視啟發教學,重視英語知識的課堂講解,輕視學生的自學行為,重視書本內容的教學,輕視英語實踐教學,重視共性,輕視個性。其次,在人才培養方面脫離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仍然采用單純的語言知識傳授和語言技能的訓練。單純的、固定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以知識灌輸的方式代替了學生語言的實踐,以死記硬背代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提問的時間,整堂課都是教師在講解。再次,在教學內容方面只是一味地專攻英語基礎,停留在語言知識的單純積累方面,對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之間的聯系認識不到位,還沒有系統地傳授學生直接服務于學生學習和科學研究的英語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專業英語應用能力。最后,在教學方法上仍然采用傳統的、機械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對單詞、語法以及文章中語句逐一地進行講解,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未能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大學英語的學習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學,而不是教師教。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是學習任務完成的終結者,是問題的發現者,是學習目標的實現者。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培養都依賴于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其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中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否則制定的各項教學活動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和意義。但是我們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是說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抹殺掉,讓課堂放任自流,教師不提供幫助、不進行指導,相反的,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導,因為教師在課堂上必須采用合適的手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時地為他們解決困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換句話說教師是教學課堂的組織者、管理者和解答者。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不僅僅是進行素質教學的主要場地,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場所。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僅僅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重點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能力,但是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大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創新能力的體現主要依賴于創新思維發揮作用,而思維又需要語言作為支撐,因此,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能夠進一步地推動自身的語言進步,思維對語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突破語言這個關鍵點,而限于英語單詞本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在現實的環境中接觸語言的對象,內容和實質,語言作為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工具作用很快就會喪失。創新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去探索未知的知識,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推陳出新。創新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人才不是單一的人才,而是綜合性的創新人才,其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又能突破傳統擁有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英語作為交際用語,如果不能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成為交際工具,語言的學習就是無用的。語言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形式,對于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課堂是其培養自身英語語言能力的主要場地,學生所需要培養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都需要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才能完成。但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要想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的重點,從原來的語言知識教授向著應用型語言教學方向轉變。大學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實踐很強的學科,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并在課堂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讓課堂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實踐中更多的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有更多的使用英語的機會,并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將課堂教學節奏進行優化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節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方式。大學課堂教學不只是簡單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融合了智力、情感等多種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起伏的。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節奏會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情緒。在以往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的節奏單一,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氣氛如死水一樣。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課堂下一知半解。還有的教師采用放羊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混亂無序,課堂氛圍要么熱鬧,要么集體沉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像是在坐過山車,因此為了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課堂的教學節奏進行優化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節課都應該一個過程、一個流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課堂教學還可以節奏舒緩,輕快,創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獨立探索和獲取新知識的基本能力,是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必備素質。自學能力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未來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將教育的對象變成教育自身的主體。在未來,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人能夠取得顯著的成就。因此,必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具備獨立獲取知識、信息的自學人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所運用的學習方法,往往都是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加強學生自學方法的指導。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下實施,我們要大不良因素,讓學生在充滿創新的氛圍中去學習和成長。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課堂環境是當前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化和進步,一些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被批判,而一些新興的教學模式被提出,目前很多英語課在眾多新興教學模式的掩蓋下,過分地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作用的存在,這樣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要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沖破阻礙學生創新活動的禁錮思想和模式。
現行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及時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同時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展,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上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
[1] 郭利民.關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考[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11,(03):27-28.
[2] 安筱鷹.抓好課堂教學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Z1):142-143.
[3] 盧馨.試析英語閱讀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90-91.
[4] 尹朝.淺析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03):65-66.
[5] 王麗.合作學習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