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功良,唐漢良,謝銳均,陳嘉玲,白衛東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廣州510225)
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雄性的生殖細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蜂花粉是蜜蜂在采集花粉時,通過口器的濕潤以及在雄蕊上收集和自身絨毛黏附花粉,通過傳遞,最后在后足形成花粉團[1-2]。蜂花粉細胞壁分為內壁和外壁,內壁一般由纖維素構成,內壁上存在萌發孔和萌發溝,是物質交換和管萌發的起點,通常萌發孔的閉鎖點是閉鎖的[3-4]。花粉的外壁主要由孢粉素、纖維素等成分組成,具有耐酸、耐堿、耐壓,對消化酶也具有穩定的抗性[5-6]。蜂花粉的內容物含20多種氨基酸,100多種酶和輔酶,多種維生素、核酸、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等[7-9],被譽為“濃縮的營養庫”、“濃縮的微星天然藥劑”和“完全營養食品”,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護肝及調理腸胃,調節神經系統,美容養顏等功能[10-11]。
蜂花粉的破壁是指通過破壞細胞壁或其萌發孔等,讓壁內的營養物質能釋放出以便利用和深加工。蜂花粉營養成分豐富,并多存在于花粉粒內部,花粉壁的存在限制了蜂花粉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在不影響蜂花粉營養成分的前提下,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破壁處理,對蜂花粉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綜述了蜂花粉破壁的常見方法——機械破壁法、物理破壁法、生物破壁法等,并對其發展趨勢作一展望。
機械破壁法是通過機械運動所產生的剪切力作用來破碎花粉壁。吳玲等采用β-環糊精、微晶纖維素等作為破壁添加劑,與松花粉共研磨,破壁率可以達到99%[12]。李麗等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術進行破碎油菜蜂花粉細胞壁的研究,在高速剪切3 min、轉速22 000 r/min、液料比為 1 ∶3(g/mL)的條件下,花粉破壁率達到99%,且黃酮含量為3.60 mg/g[13]。機械破壁法操作簡單,易實現工業化生產,但機械破壁過程中摩擦力、剪切力和擠壓力能產生熱量,導致溫度升高,營養物質損失嚴重。
超聲波破壁法是利用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聲波或超聲波,讓細胞壁產生空穴作用,從而使花粉破碎,釋放出內容物。王文艷等利用超聲波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的黃酮,在80%乙醇、料液比為55 mL/g、超聲提取25 min的條件下,黃酮的提取率是3.17%[14]。超聲波破壁法具有簡單、快捷等優點,但破壁率不高,并且不易實現工業化生產。
溫差破壁法是利用熱漲冷縮的原理,使蜂花粉壁冷熱交替,發生破裂,再輔以超聲波作用,可提高破壁效果。楊芙蓮等采用溫差并結合超聲波輔助對花粉進行破壁,在溫差100℃、水浴時間7 h、料液比1∶10、冷凍時間24 h的條件下,花粉的破壁率為61.61%。然后,再經功率為200 W、超聲溫度60℃、時間30 min、溶液濃度5%的處理,花粉的破壁率提高至88.53%[15]。采用超聲波進行輔助破壁不但能進一步提高花粉的破壁率,而且能較好地保留營養物質,同時操作簡便,可以大大節約時間。
壓差破壁法是指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蜂花粉原料被過熱液體潤脹,孔隙充滿蒸汽,當瞬間解除高壓時,原料孔隙中的過熱液體迅速氣化,體積急劇膨脹而使細胞“爆破”。倪輝等研究了花粉蒸汽爆破技術并確定其工藝條件:用0.05 mol/L的檸檬酸液調制40%的花粉漿,拌勻,并放入物料室,維持飽和蒸汽壓為0.15 MPa作用11 s;充入高溫飽和蒸汽并保持一定的時間,關閉蒸汽閥門,通入壓縮空氣穩定物料室的壓力并打開料液出口閥門,花粉液從物料室中噴出,收集噴出的花粉液即為破壁的花粉液。破壁后,花粉營養物質的溶出率超過86%,VA、VC和粗脂肪量顯著增加,細菌總數、大腸桿菌和霉菌總數顯著減少;破壁率、A280值及營養物質溶出率在工藝放大過程中無顯著差異[16]。該方法安全高效、穩定性好、花粉漿濃度高、容易放大,產業化前景良好,但高溫條件下,蜂花粉的營養物質損失嚴重。
該法是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流體性質對油菜蜂花粉進行處理,再通過快速卸壓使蜂花粉細胞壁破裂,從而破壁。孫麗萍等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對蜂花粉進行破壁,花粉壁自萌發溝處裂開,細胞破碎率隨二氧化碳壓力的增加而提高,經45 MPa破壁后效果極為顯著,電鏡觀察結果表明破壁率達100%[17]。該方法額破壁率高,營養物質損失少,安全性好,但設備投資成本高,操作復雜。
發酵破壁法是利用花粉自身的微生物或通過接種酵母、霉菌、乳酸菌等發酵,利用發酵過程產生的酶系水解蜂花粉的細胞壁外壁,使花粉里面的營養物質能釋放出來。馮慧等人采用酵母發酵法破壁油菜蜂花粉,當干性酵母添加量為 1%、料液比 1∶1(g/mL)、發酵時間3 d、發酵溫度32℃,花粉破壁率達到52.30%,破壁花粉含可溶性糖2.74%、游離氨基酸5.10%、總黃酮1.45%、VC156.24 μg/g。該方法能改善破壁花粉的風味,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有機酸,可抑制雜菌的生長[18]。戚薇等先接納豆芽孢桿菌,發酵3 d后再接嗜酸乳桿菌發酵5 d,在接種量為10%,花粉的含水量為35%~40%,發酵溫度為30℃等條件下,采用淺層好氧發酵破壁蜂花粉[19]。研究表明,經混合菌固態發酵后的花粉氣味鮮香,口味酸甜,并含有益生菌,提高了蜂花粉產品的營養價值,但易染雜菌。
酶解破壁法是通過外源酶系來達到破壁目的,包括纖維素酶、果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復合酶等。任向楠等用木瓜蛋白酶對油菜花粉細胞壁通透性的研究中,經過木瓜蛋白酶酶解后,蛋白分散指數、溶解指數、可溶性糖含量與空白相比均顯著增加(P<0.05),而且能對油菜花粉細胞壁通透性有明顯改善[20]。孟良玉等研究纖維素酶對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響,當油菜蜂花粉的最佳破壁條件為料液比1∶50(g/mL)、加酶量為1.75%、酶解溫度47.5℃、酶解時間5.0 h,此條件下的油菜蜂花粉的破壁率為85.72%,多糖提取率為18.85%[21]。楊文超等利用纖維素酶-果膠酶-木聚糖酶-木瓜蛋白酶4種酶制劑酶解破壁蓮花蜂花粉,當復合酶中各種酶制劑的最適配比為4∶2∶1∶3,酶解作用pH4.0,復合酶的添加量1.2%、酶解溫度45℃、料水比 1 ∶14(g/mL),破壁率可達 89.21%[22]。該方法簡單、環保、高效,但酶制劑價格比較貴,工業化的成本比較高。
化學破碎法是指通過各種化學試劑對破碎細胞壁,使營養物質流出。龔蜜等使用乙醇提取油菜花粉,按固液比1∶8、提取時間2 h、提取溫度55℃、震蕩頻率145 r/min、固液比 1∶8、提取時間2 h、提取溫度65℃,震蕩頻率145 r/min,花粉的平均提取率有著極顯著的提高[23]。林瑾等使用乙醇、酸、堿、H2O2、黃瓜提取液、H2O2和NaOH混和溶液處理花粉,檢測玫瑰花粉的破壁率。研究表明,黃瓜提取液、H2O2和NaOH混和溶液對玫瑰花粉作用效果好,黃瓜提取液對花粉具有明顯的膨脹作用,使用H2O2和NaOH混和溶液處理花粉,破壁率可達90%[24]。該方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強,但營養物質的損失和污染較為嚴重,降低了蜂花粉的營養價值。
目前,蜂花粉破壁的單一方法種類較多,但各自有不同的特點,破壁效果和成本往往不能兼顧,今后的研究重點是將各種方法相互組合,擇優選擇。在最大程度保持蜂花粉營養物質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反應條件溫和、高效、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破壁方法。
在衡量蜂花粉的破壁效果時,一般采用鏡檢來計算破壁率,但這種方法人為誤差較大,無法有效反應蜂花粉的破壁程度。有學者利用比表面積、粒度分析、Zet a電位、掃描電鏡與透射電鏡掃描等指標和方法表征評定蜂花粉的破壁效果,從不同角度反映酶法在改善花粉細胞通透性上起到的作用,但不易推廣使用[24-27]。因此,可選擇可溶性總糖、游離氨基酸、總酚、黃酮、VC等營養物質作為衡量指標,以未經破壁處理的蜂花粉作為空白對照,即可真實反映蜂花粉的破壁效果。
我國蜂花粉的產量巨大,蜂花粉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潛在價值。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可結合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等技術,篩選高效的復合酶用以破壁蜂花粉,建立高效、經濟的破壁方法,促進蜂花粉產品的利用及產業發展。
[1]許喜蘭,郭際.蜂花粉的生產貯藏及應用[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8):99-107
[2]劉林,員冬梅,張松煥,等.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結構[J].果樹學報,2007,24(3):385-388
[3]呂世友,李彥舫,陳祖鏗,等.花粉發育的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2001,18(3):340-346
[4]閆亞美,冉林武,曹有龍,等.超聲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總酚物質的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2011(8):26-27
[5]楊潔,陳純,邢建軍,等.油菜蜂花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與鑒定[J].食品科學,2010,31(22):273-278.
[6]劉潔,繆曉青.響應面分析法優化蓮花蜂花粉多糖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14):101-105
[7]田寶娟,王孟歌,康永勝.茶花蜂花粉中總黃酮的提取與含量測定[J].光譜實驗室,2009,26(2):302-305.
[8]楊潔,陳純,邢建軍,等.油菜蜂花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與鑒定[J].食品科學,2010,31(22):273-278
[9]孫麗萍,杜夏,徐響,等.薄層層析-生物自顯影法篩選油菜蜂花粉中活性成分[J].食品科學,2010,31(21):69-71
[10]鄧建軍,楊海霞,曹煒,等.油菜蜂花粉蛋白的分離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1,37(10):217-221
[11]唐琳,李倩,翟金亮,等.21種蜂花粉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較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08,8(1):17-20
[12]吳玲,陳新建,張列峰,等.松花粉濕法破壁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9,30(4):213-215
[13]李麗,劉曄瑋,趙劍喜,等.高速剪切技術破碎油菜蜂花粉細胞壁工藝[J].食品科學,2012,33(12):97-101
[14]王文艷,彭增起,周光宏.超聲波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黃酮工藝條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8):121-123.
[15]楊芙蓮,黨云剛.溫差-超聲波復合花粉破壁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3):94-97
[16]倪輝,蔡慧農,吳黎明,等.利用蒸汽爆破法破壁花粉的技術[J].農業工程學報,2010,26(5):367-371.
[17]孫麗萍,徐響.超臨界二氧化碳處理對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8,29(6):56-58
[18]馮慧,焦士蓉,唐遠謀,等.油菜蜂花粉酵母發酵破壁工藝研究[J].食品科技,2011(8):90-92.
[19]戚薇,喬琳,杜連祥.蜂花粉的固態發酵工藝[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4,30(12):55-58
[20]任向楠,張紅城,董捷,等.木瓜蛋白酶對油菜花粉細胞壁通透性改善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9,30(23):246-251
[21]孟良玉,蔡文倩,蘭桃芳,等.纖維素酶對油菜蜂花粉的破壁作用[J].食品科學,2012,33(22):72-75
[22]楊文超,陳湖南,繆曉青.蓮花蜂花粉酶解破壁工藝條件優化[J].食品科學,2012,33(16):12-17
[23]龔蜜,張力,楊冰,等.油菜蜂花粉醇提工藝的優化[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3):112-115
[24]劉春纓,馮瑛,石玉平.油菜蜂花粉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測定[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0):122-124
[25]高鯤,張紅城,董捷.復合蛋白酶酶解油菜蜂花粉及其表征[J].食品科學,2012,32(20):99-103
[26]孫麗萍,田文禮,朱曉麗,等.蜂花粉總黃酮檢測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1):263-265
[27]李天嬌,徐響,孫麗萍,等.油菜蜂花粉蛋白水解度測定方法比較[J].食品科學,2010,31(16):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