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斌,冉祥彬
(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山東泰安 271000)
泰安市水庫蓄水利用現狀及對策
馬慶斌,冉祥彬
(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山東泰安 271000)
通過對泰安市水庫攔蓄、利用、棄水情況調查,分析了造成水庫汛期大量棄水的原因,探求了基于有效應對干旱、降低洪水威脅的雨洪資源有效利用的對策,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減少災害損失具有戰略意義。
泰安市;水庫;水資源;開發利用
泰安市地處魯中山區,總面積7 962 km2,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28 mm,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3.34億m3。全市現有水庫670座,控制流域面積3 370 km2,總庫容9.3億m3,興利庫容5.74億m3。其中,大中型水庫14座,總庫容5.39億m3,興利庫容3.45億m3;小型水庫656座,總庫容3.914億m3,興利庫容2.29億m3。
據水利普查資料,全市水庫設計供水能力3.48億m3。其中,大中型水庫1.84億m3,小型水庫1.64億m3。2011年實際總供水量為1.42億m3。其中,大中型水庫為0.78億m3,占興利庫容3.45億m3的22.6%;小型水庫為0.64億m3,占興利庫容2.29億m3的28%。據近10年來統計數據分析,全市14座大中型水庫年平均調洪水量為1.05億m3,為興利庫容的30%;656座小型水庫年平均泄洪水量為1.6億m3,為興利庫容的70%。由于興利水量利用少,致使來年汛前水庫水位高、蓄水多,汛期調洪水量大。
1.1 農業灌溉用水少
多年來,由于灌區先天不足,加之老化退化嚴重,灌溉面積越來越少,灌溉保證率不斷降低。全市14座大中型水庫設計灌溉面積4.53萬hm2,有效灌溉面積為1.91萬hm2,占設計灌溉面積的42%;小型水庫設計灌溉面積5.13萬hm2,有效灌溉面積為1.53萬hm2,占設計灌溉面積的30%;遠遠未達到設計規模,致使農業灌溉用水減少,水庫有水供不出去。
1.2 計劃用水未實施
按照中長期用水規劃,部分水庫被列入了城市、工業供水水源,但項目一直未實施,致使計劃用水未利用,水庫年年滿、年年棄,水資源浪費嚴重。如東周水庫有2 680萬m3水資源已列入供水計劃,但項目未上馬,水庫蓄水供不出去。
1.3 汛期棄水量多
汛前水庫蓄水多、水位高,進入汛期,受極端天氣影響,局地降雨頻發且強度大,流域性洪水增多,部分水庫來水歷時短、水量大,調洪次數多、泄量大。據測算,汛期大中型水庫調洪近1億m3,小型水庫溢洪量在1.6億m3左右。
1.4 重點水庫棄水分析
1)東周水庫。東周水庫流域面積189 km2,總庫容8 612萬m3,興利庫容6 626萬m3,多年平均徑流量4 720萬m3,近年來水庫平均年棄水量超過2 000萬m3。目前主要承擔眾泰電廠、新泰市開發區和汶南鎮工業園區供水,并作為新泰、新汶城區備用水源。年計劃用水總量為2 555萬m3,考慮5%的輸水損失量約125萬m3,城市、工業年用水總量為2 680萬m3。目前,由于備用水源和預留工業用水未實施,農田灌溉不能利用,近期年富裕水量2 800萬m3,這些水在次年汛期全部棄掉。下一步應盡快實施工業用水計劃,恢復部分農業灌溉。
2)黃前水庫。黃前水庫流域面積292 km2,總庫容8 248萬m3,興利庫容5 913萬m3,多年平均徑流量7 300萬m3,近年來水庫平均年棄水量超過3 000萬m3。目前主要承擔向泰城供水,供水能力12萬m3/d,考慮5%的輸水損失約220萬m3,年供水量為4 600萬m3,正常年份富裕水量為2 700萬m3。下一步應對東干渠進行維修改造,向祝陽、范鎮供水,恢復灌溉面積0.2萬hm2,年用水900萬m3,另外還可向黃前、山口鎮供水。
3)光明水庫。光明水庫流域面積134 km2,總庫容10 001萬m3,興利庫容5 295萬m3,多年平均徑流量2 638萬m3,近年來水庫平均年棄水量600多萬立方米。目前主要承擔向新汶城區供水,供水能力1.6萬m3/d,考慮5%輸水損失量約30萬m3,年供水量為614萬m3;農業灌溉用水600萬m3;年供水總量為1 214萬m3,正常年份富裕水量為1 424萬m3。下一步進行灌區節水改造后,可恢復灌溉面積0.27萬hm2,需水1 200萬m3,新汶城區供水增加1.4萬m3/d,需水530萬m3。
2.1 擴大恢復農業灌溉
水庫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灌溉,隨著水庫除險加固完成,防洪標準提高,蓄水能力增加,全市大中小型水庫恢復蓄水1.4億m3。今后要把擴大恢復水庫灌溉面積作為水庫發揮效益的重點,加大灌區配套改造力度,發揮好水庫抗旱興利作用,盡可能減少水庫棄水。按灌溉保證率50%,水庫灌區灌溉定額為4 710 m3/hm2,大中型水庫達到設計灌溉面積4.53萬hm2,年用水量達2.13億m3。
2.2 開辟向城鎮供水
隨著國家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城鎮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增加,要按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科學規劃,做好水庫水源的調配利用。像大河、彩山、崅峪水庫可作為泰城后備水源,彩山、崅峪水庫可分別向化馬灣鄉、崅峪鎮、范鎮供水,東周水庫可作為新泰、新汶城區后備水源,泰山區安家林水庫可向泰城東部新區供水,尚莊爐水庫可作為肥城市后備水源和南部工業區供水水源,葦池水庫可作為羊流、果都、宮里鎮供水水源,賢村水庫可作為寧陽高新區、磁窯鎮供水水源,直界水庫可作為華豐礦鎮(區)供水水源,其他大中型水庫也可向周邊鎮、村供水。
2.3 建設農村集中供水工程
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向城市供水的水庫,可擴大向城市周邊農村供水;部分重點小型水庫,可建設供水廠,向下游鎮、村供水,實現農村供水規模化、標準化、衛生化。如黃前、光明、東周水庫可在供水管道經過的鎮、村,建水廠供農村吃水;泰山區劉家莊水庫,岱岳區道朗龍門口水庫、滿莊響水河水庫、徂徠珂珞山水庫、良莊黃石崖水庫、化馬灣水峪水庫、黃前石屋志水庫,新泰葦池水庫、禹村田村水庫、樓德肖嵐水庫、天寶黃花嶺水庫、東都祝福莊水庫、汶南重興莊水庫、龍廷龍池廟水庫、羊流石河莊水庫、放域上峪水庫、肥城王瓜店群將湖水庫、潮泉大王水庫、安站西張水庫、寧陽東莊孔莊水庫、葛石石集水庫等可作為農村飲水水源,這些水庫居高臨下、水質好、水量足,供水保證率高,應優先選用作為供水水源。
2.4 補償生態用水
向城區供水和靠近城區的水庫,在保證城市生活生產供水的同時,可考慮將水引入城區河湖,滿足城市景觀、生態用水;按照分支供水要求,對城市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將水庫水直接引入企業生產和家庭衛生用水;科學調度,保證骨干河道常年不斷流,按非汛期河道保持1~2 m3/s的生態基流,需水庫年棄水2 000~4 000萬m3;汛前、汛后水庫調洪時,盡可能將水引入濕地、湖泊,涵養水源。如黃前水庫可利用西干渠或勝利渠將水引入泰城,向河、湖補水,東周、金斗水庫可向新泰、新汶城區供水。
2.5 建設庫庫連通工程
按照全市水網規劃方案,通過建設連通工程,將上、下游水庫連通,有棄水的水庫與蓄不滿水的水庫連通,聯合調度,把能蓄的水盡量蓄起來。如黃前水庫棄水在3 000萬m3以上,可在上游建設開山水庫,兩庫聯合調度,供泰城用水;汶口2號壩——安孫灌區——尚莊爐水庫或勝利水庫——況洞水庫——邊院鎮——尚莊爐水庫連通;東周水庫——崅峪水庫或彩山水庫連通。
(責任編輯鄭繼勝)
TV697
B
1009-6159(2014)-05-0052-02
2014-01-17
馬慶斌(1963—),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