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井波
(棗莊市湖東堤管理局,山東棗莊 277800)
棗莊市水資源供需狀況分析
顏井波
(棗莊市湖東堤管理局,山東棗莊 277800)
分析了棗莊市水資源供需狀況,提出了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水資源供需實際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棗莊市;水資源管理;供需狀況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南部,面積4 563 km2,轄市中、薛城、嶧城、臺兒莊、山亭和滕州5區1市。棗莊市人均占有水資源400 m3,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6。全市水資源主要來自雨水蓄積,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左右。境內共有大小河流24條,大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43座及塘壩806座。多年平均徑流量11.17億m3,地下水資源中等豐富,主要補給來源于大氣降水,其次是水庫、塘壩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徑流。
1.1 水資源可利用量基本平穩
1)從資源總量看,棗莊市水資源總量和可利用量常年比較穩定。據統計,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14.66億m3,可利用量10.6億m3。2013年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正式通水后,每年將增加可用水量0.9億m3,達到11.5億m3。
2)從水源渠道看,地表水可利用量占比超過60%。據統計,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11.17億m3,可利用量4.3億m3;地下水7.22億m3,可利用量6.3億m3。
3)從可用指標看,省政府核定棗莊市2011—2015年度用水總量指標為10.67億m3,基本與可利用總量持平。其中地表水指標6.17億m3,超過實際可利用量;地下水指標4.5億m3,低于實際可利用量。因此,用水指標需要調整平衡。
1.2 供給能力逐年下降
據了解,當前棗莊市水資源利用已達臨界狀態,主要地表水來源于5座大中型水庫全部配置,可開采地下水資源(主要是8大富水水源地)已無水配置,滕州、薛城和市中已沒有地下水用水指標。同時,隨著水環境日趨惡化,僅2011年就因水環境質量問題被省核減用水總量指標5 654萬m3。特別是遇到特殊干旱年份,全市地表水可配置利用量僅有2.05億m3,地下水可配置利用量僅有4.7億m3,與實際需求缺口較大。
1.3 用水需求持續增加
從調研情況看,棗莊市用水需求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以2011年為例,當年全市實際用水6.56億m3。從用水來源看,地下水使用量超過60%,而地下水可利用量占比約40%,呈現倒掛現象。從用水領域看,農業用水3.90億m3,占60%;城鄉居民生活用水1.35億m3,占20%;工業用水0.9億m3,占14%;其他用水0.41億m3。根據棗莊市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以2010年為基準年,在維持現狀用水水平及供水能力的情況下,按照2015年全市GDP達到2 200億元測算,需水量將達13.4億m3,較2010年增加2.8億m3,平水年水資源缺口將達到1.8億m3,供水保障壓力將不斷增大。
2.1 水資源配置利用不科學
1)利用結構不合理。全市水資源過度依賴地下水,地下水使用量占用水總量的63%。如果持續過度依賴地下水,將會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污水倒灌等后果,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偏低。棗莊市工業企業用水多為粗放型,工業用水重復率僅為55%左右;全市的萬元GDP用水量平均指標比發達國家及國內先進城市差距較大;大量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的中水直接排入河湖,沒有得到充分利用。3)配置不夠優化。城市供水沒有做到優質優用,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管網沒有分開,大量優質水用于工業和城區綠化。
2.2 水資源浪費與污染并存
1)水資源浪費嚴重。市民的節水觀念淡薄,節水型衛生潔具普及率低,生活用水浪費多;市政供水管網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導致在供給和使用過程中水的漏失率較高;城市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不足,汛期大量雨水白白流失等。2)水體污染嚴重。局部區域水體污染嚴重,全市年排放廢污水達9 000多萬噸,水庫、河道水功能區達標率不足60%,造成水質性缺水,使全市水資源更為緊張。
2.3 水資源工程建設滯后
受地理自然條件制約,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單位水資源工程投入成本高。全市上游山區性河流,源短流急,河水暴漲暴落,易發山洪;中下游平原性河流,均入南四湖和韓莊運河,汛期受湖(河)水頂托,易造成大面積洪澇;區域內小流域眾多,難以形成規模較大的水資源工程等。
2.4 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棗莊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等方面分別實施、分塊管理,尚未形成一體化體制,不利于供水節水的統一協調和實施。定額用水、計劃用水范圍還較小,合理、科學的水價體系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
3.1 把用水事項作為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
在開展城市規劃、產業布局時,要把水資源作為規劃和審批的前置條件,結合全市的地形、水系特點,在不違背水的自然規律基礎上,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利用節約和保護,由水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專家論證,通過后審批部門方可批準。
3.2 加大地下水保護力度
根據水資源稟賦條件抓緊調整工業布局和園區建設項目,盡快置換部分用水大戶取用水水源。要劃定水源保護區,按照全市確定的五類功能區的標準,制定相應保護措施,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開發旅游業、發展養殖業。加強地下水監測能力建設,完善地下監測井網,逐步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
3.3 健全水網體系建設
加快供水保障工程建設,構建以南水北調東線調水工程和大中型水庫為基礎,以河渠、水庫連通工程為骨架,以水庫、攔河閘壩為調蓄中樞,以中小河流、灌渠為脈絡的全市水網框架。
3.4 科學規劃配置水資源
1)盡快制定全市水資源發展利用專項規劃,在修編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時,充分結合水資源規劃,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利用統籌協調。2)加快用水大戶置換進度。區(市)應根據水資源稟賦條件抓緊調整工業布局和園區建設項目,盡快置換部分用水大戶取用水水源,促進節約集約用水。3)進一步完善供水調度工作方案,對市里確定的重要水庫、水源地,制定年度水量分配計劃,科學配置水資源。
3.5 建設節水城市,提高利用效率
1)制定適應全市水資源特點的產業政策,逐步建立與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產業結構體系。2)加快現有供水管網改造,降低水的漏失率。3)實行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對耗水量大的用水大戶實行用水申報審核制度。4)實施城區雨水積蓄工程,建議把住宅區雨水積蓄工程建設納入房地產項目水保方案,以點帶面,全面推開。
3.6 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
1)盡快調整充實棗莊市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將有關職能相對集中,實行水務一體化管理,確保有效保護、高效配置水資源。2)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金投入水資源開發、供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3)探索建立靈活的水價機制,實施階梯式水價制度,充分發揮水價杠桿的調節作用。4)建議將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納入各級年度目標考核,確保各級各有關部門真正重視水資源保護管理,切實負起責任。
(責任編輯 崔春梅)
TV213.4
B
1009-6159(2014)-10-0032-02
2014-05-20
顏井波(1974—),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