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樂民, 金國華, 呂廣明, 咸 華, 沈衛星, 李 敏, 程 純
(南通大學 a. 臨床技能訓練中心; b. 醫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1)
《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 號)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 號)是指導高校加快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綱領性文件。臨床技能訓練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全面、準確地把握文件的精髓,在教學體系、隊伍建設、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和以人為本的環境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與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心于2009 年獲批成為“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經過3年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2012年中心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現場驗收。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目前下設診斷技能、外科基本技能、臨床綜合技能、護理技能4個培訓部和1個口腔醫學實驗室,可開展診斷學、外科學總論、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危重病與急救醫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口腔醫學等技能培訓。本文總結和介紹中心在教學改革和管理模式上的特色,以期為地方綜合性大學醫學院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借鑒。
在中心成立以前,臨床醫學的教學實驗室主要分散在各個臨床教研室, 包括診斷學、外科學總論、婦產科學、兒科、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等專業實驗室。實驗課程設置依附于相應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基本沒有形成綜合體系,與現代醫學教育發展趨勢對臨床實驗教學的要求不相適應。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國際化趨勢的顯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醫療行業法制化建設的逐步完善,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和臨床實踐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考驗和挑戰[1-3]。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醫學在高等醫學教育中對醫學人才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沒有高質量的臨床實踐教學不行,而醫學生臨床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臨床實習在病患身上進行實踐而得到訓練和提高。但自從1998年《執業醫師法》和2002年《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后,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醫學生直接在患者身上進行臨床實踐操作的機會越來越少,直接導致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舉步維艱。另外,2008年衛生部、教育部關于《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指出:“臨床帶教教師在安排和指導臨床實踐活動之前, 應盡到告知義務并得到相關患者的同意。在教學實踐中要保證患者的醫療安全和合法權益。”暫行規定的出臺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患者的利益, 同時則對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這些相關因素的影響,很多臨床實踐教學需要在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完成,臨床技能訓練中心事實上已經成為培養醫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基地[4-5]。為此,我們把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的建設放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戰略地位。
近10年來,醫學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臨床技能訓練教學平臺的建設,能極大地促進基礎醫學向臨床教學過渡,為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提高臨床實踐教學效果提供有效的手段[5]。① 建立臨床技能訓練中心開展模擬醫學教育,是高等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也是臨床醫務人員繼續教育的新要求。② 諸多現代教育技術和實驗技術也為構建現代化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仿真科學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進步使得利用智能模型人訓練醫學生臨床基本技能成為可能,標準化病人(SP)在臨床教學中的運用為訓練學生的問診與溝通技巧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臨床技能訓練中心成立于2004年。中心在整合原有硬件資源的同時,積極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資金,加大建設力度,搭建了基礎技能訓練平臺、專業及綜合技能訓練平臺、臨床技能考核平臺。三大平臺的建設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教學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模擬臨床真實環境,縮短了實驗教學與臨床環境的距離。各平臺按照其功能定位各自承擔相應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任務;與此同時,三大平臺的綜合運用,構建了能滿足臨床實踐教學需要、與國際醫學教育先進理念接軌的臨床技能訓練主體框架。在三大平臺的各實驗室都配置有智能網絡接口與投影錄像系統,可以網絡化傳播與回顧分析教學場景,供學生和教師在專門的討論室(debrief room)中進行集中研討[6]。
基礎技能訓練平臺由診斷學、外科學總論、影像診斷、護理技能實驗室組成。主要承擔的實驗課程涵蓋物理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外科動物手術學、醫學影像學、基礎護理、內外婦兒護理實驗等。
專業技能訓練平臺由內科學、兒科學、婦產科、院前急救、眼科、耳鼻喉科、康復醫學、口腔醫學實驗室組成。主要承擔的實驗課程涵蓋病歷書寫、醫患溝通、綜合查體、內科穿刺訓練;兒科技能訓練;婦產科技能訓練;基本生命支持(BLS)訓練;眼科學和眼視光學實驗;耳鼻喉科技能實驗;康復基礎實驗、康復評定實驗和康復治療實驗等。綜合技能訓練平臺由腹腔鏡實驗室、重癥監護(ICU)實驗室、產科急癥模擬實驗室組成。主要承擔研究探索性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內容涵蓋內鏡醫學、急救醫學、圍產醫學、高級生命支持(ACLS)等。
臨床技能考核平臺采用客觀結構化考試(OSCE)模式,使用標準化病人(SP)作為評估者,目前設置10個考站,涵蓋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和急救醫學相關的問診、查體及技能操作等內容,用于全面評估醫學生畢業前臨床技能水平和臨床實踐教學效果。中心還對準備下點實習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40學時的臨床技能強化訓練,培訓結束后利用臨床技能考核平臺進行OSCE考試,考試合格者方可進入臨床實習。該方案實施以來,對提高實習生的自信心和臨床技能收到了明顯成效。
教學理念的更新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關鍵[7]。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的實踐教學理念是:基于“一個中心”(以臨床能力培養為中心)、“兩種環境”(臨床模擬環境和臨床真實環境)、“三大平臺”(基礎技能訓練平臺、專業及綜合技能訓練平臺、臨床技能考核平臺)、“四項要求”(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扎實,態度嚴謹與方法科學,具備醫學人文思想與批判性思維,早期接觸臨床、科研和社會),構建多學科綜合優勢支撐的臨床技能訓練教學體系,用優化的教學師資和技能訓練環境及條件,著力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實現高質量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
按照《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和《中國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指南》設置、調整和更新實驗課程。基礎技能實驗、專業技能實驗和綜合技能實驗等三個教學層次構成了漸進性、開放性以及結構化的臨床實踐教學體系。
依托基礎技能訓練平臺,中心開展《診斷學》、《外科學總論》、《醫學影像學》課程教學。在診斷技能教學中,增加問診與溝通技能的教學時數,重點訓練學生問診技巧以及與病人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能力;實驗診斷學強調應掌握的概念性、普遍性和實用性原則,要求學生通過系統訓練,會開、會看實驗室檢查單以及會分析檢查結果;物理診斷學借助心肺聽診、腹部觸診模型,加強體格檢查技能教學,同時利用教學與實習醫院豐富的病人資源,保證學生能學習到各類疾病的典型癥狀與體征。外科學總論實驗教學強化外科手術教學中的無菌觀念,實現學生從手術換鞋、更衣、洗手(刷手)、手術站位示教、消毒和鋪巾到借助動物學習腸腔吻合等外科手術的流程訓練。影像診斷技能教學通過接入附屬醫院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PACS)開展閱片訓練。基于PACS開展影像診斷技能訓練,有利于提高實驗課的閱片效率;由于PACS具有按照文字描述及診斷結果進行檢索的功能[8],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相應的影像知識,而且熟悉了書寫報告的一般規律,為今后進入臨床實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利用專業及綜合技能訓練平臺,中心開展內科技能、外科技能、婦產科技能、兒科技能、急救技能、眼科技能、耳鼻喉科技能、康復技能、護理技能的訓練。專業及綜合技能訓練利用高端模擬人(SimMan Essential)進行,該系統能模擬臨床實踐中各種病例和救治場景, 可完成數十種基本病例的診斷、治療、初級和高級心肺復蘇、急救醫學、臨床綜合處置等各種技能訓練與考核[9]。婦產科綜合技能訓練利用高端模擬婦產病人(SimMom)進行。高端模擬新生兒(SimNewB)用于新生兒復蘇培訓。高端模擬人的使用使實驗更真實、生動,學生面對“真實病例”體會到了臨床處置的緊迫感和嚴謹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0]。中心基于MicroSim搭建了虛擬醫學教學系統,利用系統提供的模擬病例,通過特定的學習目標來培養學生的專業醫學知識,解決疑難和臨床判斷和決定的能力。該系統的應用,使得臨床思維訓練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效果更加完美。
(1) 領導重視。高水平實驗教學與管理隊伍建設是實驗教學中心充分發揮人才培養作用的保障[11-12]。臨床技能訓練中心為校級實驗教學中心,由醫學院負責教學的組織與實施,設備處分別負責對教學和儀器設備的管理進行檢查、監督、指導。由臨床各學科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具體規劃指導中心的建設工作。學校對中心的運行管理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運行。通過引進與自行培養、國內外進修、青藍工程、鼓勵教師在職攻讀更高學位等措施實施人才培育工程。通過建設精品課程、組織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等措施,建立實驗教學團隊。積極支持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研究與改革,使實驗教材建設、實驗課程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實驗教學與管理隊伍聘任機制的建立,已初步建立起教學和管理理念先進,精通實驗技術,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相對穩定,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實驗教學團隊。
(2) 加強技術培訓。中心不定期地對在中心擔任教師的臨床醫生和護士進行相關的技能培訓。例如:護理技能培訓部開展急救技能培訓,培訓對象包括護士長和高年資護士。臨床綜合技能培訓部多次舉辦急診科醫護配合急救技能培訓,以檢驗醫護人員在進行急救處置時的配合默契程度;舉辦帶教老師“競聘上崗和授課比賽”;邀請知名學者進行的醫患溝通專題講座等。這些培訓或活動的開展,對提高中心實驗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參加技能大賽。中心的教師愛崗敬業,專業技術過硬。外科基本技能培訓部教師在2011中國普通外科青年醫生大賽中區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總決賽資格;臨床綜合技能培訓部教師榮獲2011年全國性技能大賽二等獎,作為參賽選手代表中國參加了國際泌尿外科醫師技能大賽。
近3年來,中心成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39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9項,發表SCI論文123篇。有6人入選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創新團隊,5人被遴選為重點人才,13人入選江蘇省“333工程”,21人獲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
基于新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體系,依托先進的實驗教學平臺,中心在開展臨床技能訓練教學和服務社會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建設成效。基于47門課程,中心共開設了498個技能訓練項目,服務于全校14個醫學類本科實踐教學,同時也面向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開放。臨床專業學生在江蘇省大學生急救知識操作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在第三屆全國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華東賽區)中獲團體三等獎和1項個人單項優勝獎;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獲國家級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1項;獲江蘇省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立項資助33項,在國內外醫學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6篇。近幾年的畢業生在用人單位得到了“基本技能扎實,動手能力強”的評價。中心還承擔了一定的社會服務任務,如政府主管部門委托的省內及本地區各級醫院醫護人員培訓,附屬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臨床技能培訓,進修醫師臨床技能培訓、鄉鎮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等,為地方或區域衛生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中心還多次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中心和附屬醫院每月聯合舉行“名醫進社區、健康伴我行”大型系列公益活動,為社區居民義診和普及醫學知識。有多所省內外院校的教師、領導來中心參觀交流。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臨床技能訓練中心依托臨床學科的優勢,為學生臨床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的培養搭建了先進的實驗教學平臺。中心注重模擬臨床環境與真實臨床環境的結合,同時整合各臨床學科技能訓練內容,探索出了一套教學理念先進、課程結構合理、模擬環境逼真、教學效果反饋的臨床技能訓練模式,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心將進一步依托臨床優勢學科,加強研究探索型實驗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與能力;加強技能教學與人文醫學理念的融合,全面提升醫學生的人格素質[13-15];進一步加強環境條件建設;加大中心的開放力度,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真正將臨床技能訓練中心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師資、一流辦學條件、一流教改成果、一流教學質量的開放式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全國的地方綜合性大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發揮其示范作用。
[1] 吳宗德,劉興奎,蔡亮容,等. 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管理模式探討[J]. 貴州醫藥,2013,37(3):285-287.
WU Zong-de, LIU Xing-kui, CAI Liang-rong,etal.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na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clinical skills [J]. Guizhou Medical Journal, 2013,37(3):285-287.
[2] 廖 暉,史雯靜,何曉峰,等.八年制醫學生臨床技能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27(2):225-227.
LIAO Hui, SHI Wen-jing, HE Xiao-feng,etal.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of 8-year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J].China Medical Education Technology, 2013,27(2): 225-227.
[3] 舒 濤.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8):11-14.
SHU Tao. Building na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clinical skills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0,27(8):11-14.
[4] 文 宏,鄧東紅,程 鵬.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 2011, 32(3):67-68.
WEN Hong, DENG Dong-hong, CHENG Peng. The effect of clinical skill-training centre in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J]. Medicine and Philosophy(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um Edition) , 2011, 32(3): 67-68.
[5] 韓力軍,張伯禮,周桂桐,等.醫學教育臨床基本技能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7(12):92-94.
HAN Li-jun, ZHANG Bo-li, ZHOU Gui-tong,et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ought of clinical basic skills teach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07(12):92-94.
[6] 倪 晟,金炳堯,王璟瑤. 實驗教學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3, 32(6):117-120.
NI Sheng, JIN Bing-yao, WANG Jing-yao.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System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3, 32(6): 117-120.
[7] 成 軍,饒家輝,李 莉,等.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31(11):101-102,107.
CHENG Jun,RAO Jia-hui,LI Li,etal.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11):101-102,107.
[8] 李 敏,湯樂民.提高醫學影像學教學質量的途徑探索[J]. 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 25(3):86-88.
LI Min,TANG Le-min. 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image- ology comprehensively[J].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s Edition), 2009, 25(3):86-88.
[9] Meenakshi S, TC Bloomfield, RH Thomas,etal. Role of SimMan in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to pre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3,13:20.
[10] Chakravarthy B. Simulation in Medical School Education: Review for Emergency Medicine[J]. Wester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1,12(4):461-466.
[11] 李云芳,于蘭貞,邱玉貞,等.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30(3):91-94.
LI Yun-fang,YU Lan-zhen,QIU Yu-zhen,e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of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1, 30(3): 91-94.
[12] 鄒廣平,夏興有,張學義. 深化實驗室內涵建設促進實驗室可持續發展[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31(10): 161-163,185.
ZOU Guang-ping, XIA Xing-you, ZHANG Xue-yi. Enhanc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ie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borator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10):161-163,185.
[13] 李繼紅,吳秀明,向志剛,等.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增設醫學人文技能教學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31(3):102-104,135.
LI Ji-hong,WU Xiu-ming,XIANG Zhi-gang,etal. Medical humanities skills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skills practic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3):102-104,135.
[14] 李晶晶,李繼紅,吳秀明,等. 醫學人文技能與實踐教學模式創新[J].經濟與社會發展, 2013, 11(2):147-148,161.
LI Ji-hong,WU Xiu-ming,XIANG Zhi-gang,etal. Medical humaniti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of pattern of practice teaching[J].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2, 31(3):102-104,135.
[15] 張 健,劉玲玲,劉力戈,等.標準化病人在醫學生內科臨床技能培訓及考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病案,2011,12(2):65-66.
Zhang Jian, Liu Ling-ling, Liu Li-ge,etal.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he Medical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J]. Chinese Medical Record, 2011,1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