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 何勤 滑樹紅
摘 要 軍營文化載體是傳遞組織文化的重要途徑,是人文環境的固化體現,對組織成員產生無形的影響。軍營文化載體建設的目的是通過物質要素的構建,形成和諧的氛圍,營造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組織成員的認同感。加強軍營文化載體建設的途徑包括:整潔美觀的營區建筑和營區景觀、規范統一的形象識別系統和便捷有效的傳播途徑。
關鍵詞 軍營文化載體;營區;識別系統;傳播途徑
人文環境建設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必須通過一定的物質實體和手段,在生活工作實踐中表現出來。這種物質實體和手段,我們可稱它為文化載體。文化載體是傳遞組織文化的重要途徑,其內容極為廣泛,包括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等所有的硬件設施和環境布置等。文化載體是人文環境的固化體現,對組織成員產生無形的影響。構建文化載體的目的是通過物質要素的構建,形成和諧的氛圍,營造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組織成員的認同感。
一、整潔美觀的營區建筑和營區景觀
營區建筑和營區景觀是營區物質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建筑是一門藝術,建筑藝術的特點是在滿足使用要求基礎上,通過其巨大的空間形象,表現特定精神風貌、思想情感和審美趣味的藝術。它作為景觀,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和情緒;作為使用設施,直接影響人們的活動范圍和生活。營區建筑既有滿足訓練、學習、生活需要的功能,同時又有審美方面的要求。所以,營區建筑既是一種物質生產,又是一種藝術創造,要求實現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統一。
在營區的物質環境中,營區景觀建設也不容忽視,加強營區景觀建設要做好綠化美化工作,使營區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用優美的營區景觀激發官兵的愛“家”熱情,陶冶官兵關愛自然、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操。另外,要在公共場所布置具有教育內涵的雕塑、書畫等文化作品,營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觀氛圍。
二、規范統一的形象識別系統
規范形象識別系統,是加強營區文化建設的良好切入點。形象識別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
1.理念識別系統
理念識別系統,是軍營形象識別系統戰略運作的原動力和核心部分,主要用于表述軍隊精神、培養目標、發展愿景等。比如沈陽軍區某邊防團以“代表祖國迎太陽”為團魂,以《我把太陽迎進祖國》為團歌,將理念與文化工作結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后五次被軍區評為“基礎建設先進團”。
2.行為識別系統
行為識別系統,是人文理念的具體體現和動態實施,用以規范軍隊內部的管理,規范官兵的行為。比如軍營禮儀、內務管理、軍姿等都屬于此范疇。通過行為管理能讓官兵及社會公眾理解軍營文化的內涵,達到了解軍營、認同軍營的目的,并能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軍隊的良好形象。
3.視覺識別系統
視覺識別系統,是從外觀上對營區的各種視覺因素進行全面統一的規劃和設計,將軍隊精神、培養目標、發展愿景等抽象因素轉換為具體的符號概念,配合行為識別系統來表達和傳播軍營文化。比如刻有“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石碑、在景觀假山上鑲嵌的“軍魂”、在人行道的兩側,寫著“鐵心跟黨、忠心報國”、“責任重于泰山、形象重于生命”的路標、書有“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聽黨指揮、愛國奉獻、愛軍習武、尊干愛兵、嚴守紀律、堅守氣節,艱苦奮斗、文明禮貌”的燈箱、制作坦克、火炮、“五星紅旗”模型等,充分展示了軍營的價值追求,使官兵時時處處受到先進理念的熏陶和感染。
三、便捷有效的傳播途徑
物質文化之所以能夠起到育人的作用,除了自身的教育意義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教育意義的傳播途徑。傳播除依賴人這一最活躍的文化載體外,還有賴于先進的文化傳播工具和設施。在軍營中傳播文化的主要工具是廣播、電視、網絡、報紙、雜志、櫥窗、板報等媒介。軍營中的傳播媒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語言符號媒介、文字符號媒介、音像傳播媒介。
1.語言傳播媒介
語言傳播媒介在軍營文化傳播中大量運用,包括連隊干部與士兵的談心、電話、通訊、各類演講、辯論、文藝晚會等。比如,為了唱響戰斗歌曲,借鑒“超級女聲”,在連隊開展 “超級男聲”比賽;借鑒“星光大道”的組織形式,組織戰斗精神歌曲比賽;開辦“周末大講堂”;邀請英模報告團等,都是結合當代士兵實際及部隊中心工作,拓展語言傳播媒介的好辦法。
2.文字符號傳播
文字符號傳播包括報紙、雜志、板報以及各類文件、電文、簡報等等,這類傳播媒介具有信息反饋迅速,形式靈活多樣,傳播效果明顯,并利于保存等特點。軍營運用實體進行傳播意在某種事物上包含入某種信息,使事物充當信息傳遞的載體,比如創建團報或連報形式的報刊;設計班徽、班歌等,都是促進人文環境建設的手段。
3.音像傳播媒介
音像傳播媒介包括廣播、電視、網絡等。近幾年來,各級對部隊文化設施器材建設的持續投入,使幾乎所有的連隊都配置了卡拉OK機,所有的團隊都建立或完善了廣播室、閉路電視系統、電腦等新興傳播設施,奠定了豐富活躍部隊文化生活的物質基礎。當前,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把現有設施器材的作用能夠發揮好,克服重管理輕使用的現象。比如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針對官兵文化生活的時代需求,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文化活動,包括開設雅俗共賞的欄目、收集電影、電視劇、歌曲、游戲等,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官兵網上沖浪、休閑娛樂,建立“網上圖書館”,組織網上競賽;開辦軍營小廣播,堅持辦好連隊“每日快訊”,及時刊載播放時事要聞、科技常識、法律知識等,在方法手段上與時俱進,使官兵樂于參與并從制度上保證有時間參與,從而提高文化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作者簡介:辛 向(1976-),女,漢族,河北辛集,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軍事心理學研究。
何 勤(1972-),女,河北石家莊人,博士,研究方向:軍事心理學。
滑樹紅(1975-),女,河北柏鄉人,碩士,研究方向:軍事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