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波
摘 要 為加快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安機關責無旁貸,要思想大轉變,服務大跟進,職能圍繞中心轉,管理圍繞服務轉。筆者結合縣域實際,重點從公安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 公安;強服務;促發展
公安軟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面要做到統籌兼顧,推進軟環境建設需要注意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執行政策和改革創新、服務為先與管理關系,以解決和監督涉及公安機關影響、損害軟環境建設行為,要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一、變“跟跑”為“領跑”,切實轉變思想觀念
一要統一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圍繞“為誰掌權、為誰執法”,通過組織座談討論、舉行講座、開展警示教育等形式,進一步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根基;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精心組織開展學習先進事跡活動,大力弘揚倡導親民愛民新風尚,教育引導廣大民警端正對待群眾的態度,體貼群眾的疾苦,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同時,結合執法規范化建設階段目標驗收、“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公安怎么辦”大論壇等活動,凝聚力量,形成共識,切實提高廣大民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二要明確職責定位。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公安工作實際,研究制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明確各單位、各部門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工作重點,為全警服務經濟建設指明方向、明確要求。三要層層落實責任。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項公安中心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規劃,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工作臺賬,實施績效考評,定期召開講評會、推進會,層層動員部署,強力推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開展。
二、變“后衛”為“前鋒”,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改善投資環境。倡導“模糊警務”理念,在職責不清的情況下,提前介入、靠前工作,著力在超前打擊影響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影響投資環境的強攔工程、封門阻路、阻撓施工、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為。二是規范市場秩序。深入開展“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涉黃涉賭涉毒的“黑市場、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有效凈化轄區市場環境。三是服務招商戰略。對有意向在地方投資的企業背景進行先期調查,逐一建立企業檔案,重點核查企業資質、資金實力和信譽度評估等,降低投資風險。
三、變“坐診”為“出診”,積極提供全面服務
一是“上門去”解決問題。要有“群眾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黨組織服務”的理念,可以開展“百名民警進工地、助百企”活動,對重點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實行領導分包,定期走訪,上門服務,掛牌保護,及時幫助解決在社會治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預防查處破獲侵害企業利益案件。二是“請進來”共商大計。積極推進警務公開,廣泛邀請轄區重點企業業主、重點項目建設負責人走進警營,通報治安情況、評議公安工作、征求意見建議,共商服務企業發展和社會治安工作大計,召開座談會,征求群眾意見建議,落實整改,打造了公開透明、群眾滿意的陽光警務。三是“全程化”跟蹤服務。在重點項目建設聚焦區域,設立專職派出所或警務室,建立“項目警官”制度,;向重點建設項目派駐專職民警,定向聯系,跟蹤管理,全程服務,切實打造重商、護商、便商、利商的治安環境。
四、變“軟環境”為“硬指標”,健全完善規章制度
一是整體工作量化考評。以考評促工作,制定有利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量化指標,逐項明確牽頭單位、考評對象、考評標準,使服務經濟建設工作可看可考。二是重點項目節點推進。對打擊“打四黑除四害”、信訪案件化解等重點項目,按照每旬通報、每月排名、季度講評、半年初評、年終總評的節點式推進方法,定期通報排名、定期考核講評、定期兌現獎懲,強力推進工作開展。三是涉企事項限時辦結。對涉企案件報警、求助,快速出警、快速處理、快偵快辦;對重大涉企治安、刑事案件,掛牌督辦,限期辦結。對涉企行政審批事項,能夠當場辦理的,立即辦結;不能當場辦理的,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限,限時辦結。
總之,地方的發展是核心、社會的穩定是前提,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應該給予同等的重視。公安工作應切實轉變觀眾念,強化服務,從源頭上為企業打了“預防針”,幫企業捂緊了“錢袋子”,筑牢抵御市場風險的“防火墻”,以“保姆式”的貼心服務助推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