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英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教已有二十二年了,在這二十二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當過班主任,也當過任課老師。“教書育人”平時總覺得這是一個對教師的職業要求,但有幾件事,使我真正體會到了“教書育人”字字千斤,知道什么樣的老師才是學生喜歡的老師。
那是2007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一封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來信(這個學生現在該升高中了)。看后使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幸福,我沒想到,我的一個不經意的說教,對他影響那么大,他對我的評價竟然那么高。他信中談到的那件事,我早已忘記,而這位學生卻記得那么深。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老師還記得我嗎?以前是班里最頑皮的學生,一節課坐不住三分鐘,在您的教育下,我現在已經變得很安分了。
時間過得真快,晃眼間六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可那些由您相伴的日子卻歷歷在目。那時候的您是多么的和藹可親,像媽媽一樣關心著我們,當我們頑皮時,您是耐心的,當我們犯錯誤時,您是嚴肅而不嚴厲的,當我們與您發生誤會時,您會開導我們,而不是打我們。還記得有一次我犯了一個大錯誤,是您教育了我,糾正了我,使我沒有一條道走到黑,誤入歧途。那一次我記得非常清楚,是一次數學考試,分數非常低,這么低的分數怎樣拿給爸爸媽媽看,于是我就想了一個最壞的辦法—騙,騙爸爸媽媽說沒考試,字由自己簽。當時我想否定這個主意但我有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如此。當我自己簽字時,心里有過一絲不安,但是強烈的不被爸媽罵,不被打得欲望給吞噬了,就這樣我自己簽了字。當時我以為這樣就可以萬事大吉了,不想被你的法眼看穿,當時我心理緊張急了,完了,等著挨罵吧。可您卻把我叫到您的辦公室,耐心得開導我,教育我。您對我說的“做人一定要誠實,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負責任。”這句話我一輩子都記得。
老師是您培養了我,是您教育了我,如果沒有您昨天的教悔,就沒有我今天的品性端正。老師,老師,謝謝您!!!”
這封信,我一直保存著,時不時地翻開看看,這封信不止是學生對老師的感謝,我把它看成鞭策自己,檢查自己的一面鏡子。每看一次,都使我回味無窮,感受很多。我認為老師對學生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要關心每一位同學的健康成長。記得我所教的一個一年級學生中,有一位學生習慣不太好,經常丟練習本,丟橡皮擦、尺子等,每次寫作業時,他都因為沒有鉛筆在那玩耍,使得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他寫的字也很難看,需要仔細辨認才能看出他寫的是什么。每當我發現他犯丟學具的毛病時,心中也很惱火,但我馬上壓住心中的怒火,耐心地教育他,用愛心去感化他。丟了書本,我就主動想辦法幫他解決,丟了橡皮擦和鉛筆,我就送給他鉛筆和橡皮,并且叮囑他,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條理,不要毛毛糙糙,這樣就不會丟東西了。使他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老師是喜歡他的。就這樣,在我的再三幫助下,他基本上改掉了丟學具的壞習慣。之后即便是丟了學具,他馬上買上,把沒做的作業趕緊補上。學習越來越自覺,字寫的也越來越好看。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很高,數學作業他都是提前完成,沒有一次不交作業的現象。在后來的考試中成績一直在90分以上。這件事又使我得到了很多啟發,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要寬容他的缺點,但不能放縱他,幫助他認識自己的缺點,使他從內心深處感到你是在關心他,喚起他學習的熱情。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有一位學生,他比較聰明,但是經常不交作業,不喜歡上數學課。我接上這個班后,第一節課就給他表現的機會,叫他回答問題,在黑板上板演計算,用親切的語言肯定這個學生的優點。這個學生不斷得到我的肯定和鼓勵,他從此改變了厭煩上數學課的毛病,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學習興趣日益高漲。在以后的學習中,不交作業的現象減少了,現在主動完成作業。有一次他把練習冊落學校了,就哭著讓他爸爸給我打電話,說說。這個學生由不寫作業到今天的這種表現,這一轉變使我非常欣慰,又一次教育成功了。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我認為此刻的“嚴師”已不能用彼時“嚴師”的標準來看待。彼時的嚴師除了嚴格以外,還有一些嚴厲,是那種讓學生一見到就心驚膽顫的嚴師。而此刻的嚴師,應是一位嚴而有度,和藹可親的老師,懂得尊重他們的隱私,理解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的進步,這樣的嚴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