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聯廣
摘 要 初中科學教學中,巧妙地導入與收尾,猶如一篇美文的“鳳頭”與“豹尾”,讓學生興趣盎然,樂學不疲。
關鍵詞 巧妙設計;藝術導入與收尾;“鳳頭”與“豹尾”
課堂教學的導入和收尾在45分鐘的教學活動中所占的時間雖少,但有沒有導入和收尾的藝術性,效果大不一樣。課堂教學的導入和收尾,正如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好文章的開頭如“鳳頭”,結尾如“豹尾”。好的課堂教學的導入和收尾同樣講究。講究一堂課的藝術導入和收尾,是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品位的重要一環。
一、課堂教學的導入
教學是一門藝術,導入更需要藝術。引課引得好,上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起學生對新課內容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后面傳授基礎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此,引課時應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最佳的導入方法。
1.溫故知新導入
知識是連貫的,系統的。新的知識是在舊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導入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前先復習舊的知識,以舊帶新,自然過渡,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并使之系統連貫。
如講《大氣壓強》這一節時,可這樣導入:上一章我們學習了液體的壓強,知道了液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會對容器底產生壓強,同時由于具有流動性,使得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那空氣呢?(眾所周知,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著,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又叫做大氣層,我們就生活在大氣海洋的最底層。)這里我想請問:空氣有無重力?
2.故事笑話導入
針對學生愛聽有趣故事的心理特點,適當講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等導入新課,也是一種喜聞樂見、很受學生喜歡的形式。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擴展思維空間,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心境中聽故事、學課文。
如上《水的浮力》這一節課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慈禧太后聽說侵略軍用鋼鐵造的軍艦在大沽口向我國挑釁時,她不相信,哈哈大笑說:“鋼鐵比水重,用它造船能浮在水面上嗎?”當專制的慈禧不得不相信鋼鐵造的軍艦能浮在水面上時,北京已經失陷,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了。正是由于專制的慈禧不相信科學技術,加上政治上腐敗吃了大虧,近百年后,祖國人民看重科學了,而且科技水平提高了,才得以洗刷國恥,揚我國威。 那么鋼鐵造的軍艦究竟能否浮于水面呢?今天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水的浮力》中尋找答案。
3.生活置懸導入
根據學生愛刨根問底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依據授課內容,抓住關鍵,通過生活現象巧妙設置疑問,提出學生感興趣而又 一下子難解決的問題,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引起學生思考,吸引其注意力,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例如在講觀察和實驗時,可從“在一天之內,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是基本不變的,為什么我們會看到早晚的太陽比較大,而中午的太陽比較小呢?這也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當時無法回答的問題,你們知道嗎?”來導入。在講物態變化時,利用“下雪不冷,化雪冷”、“冬天,窗玻璃上為什么會出現水?而且是在窗玻璃的內表面?”、“抽油煙機上為什么沾滿了液態的油?”、“夏天,狗為什么會伸長舌頭?”、“用久了的日光燈和燈泡的玻璃壁為什么會發黑?”等現象導入。
二、課堂教學的收尾
一堂課就要上完,離下課只有幾分鐘時間,這段時間稱為教學的結束(又叫收尾),是課堂教學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與導入相對應,導入是始,收尾是終;導入是開,收尾是合。一始一終,一開一合構成科學教學的完整過程。收尾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可對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能力,使之受到感染和教育,激發繼續學習的興趣,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上課有始無終,虎頭蛇尾,隨便應付,草率結束,就會大大削弱應有的效果。導入要做“鳳頭”,收尾要做“豹尾”。
1.知識梳理型收尾
這是一種常用的結尾方式。教師利用一節課結束前的幾分鐘,簡明扼要地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小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回憶所學知識的內容,并幫助學生加以梳理,辨清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進一步強調教學重點和難點,以促進其認知結構的建立和完善,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興趣激發型收尾
托而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尾如果能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小結,能讓學生調節疲勞,保持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科學課并非枯燥無味。而是妙趣橫生的。
如在教《二氧化碳性質》這節內容時,課尾:設計一則謎語,“左側月兒彎,右側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無毒無氣味,氧化不可燃。”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內容找出謎底。將結束時,又把上則謎語的后兩句改為“有毒有氣味,還原又可燃。”這種別開生面的結課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時又為下一節“一氧化碳性質”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3.數字口訣型收尾
扣住關鍵的字詞,結合相應的數字便形成了數字型收尾。例如“過濾”是初中科學中物質提純重要操作,可小結為“一角”、“二低”、“三靠”,雖然只有六個字,卻概括了整個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又如化學方程發的計算:化學式子要配平,必須純量代方程,單位上下要統一,左右倍數要相等。質量單位若用克,標況氣體對應升,遇到兩個已知量,應照不足來進行。含量損失與產量,乘除多少應分清。再如,氫氣還原氧化銅:試管被夾向下傾,實驗開始先通氫,空氣排盡再點燈,冷至室溫再停氫。先點燈,會爆炸,先停氫,會氧化,由黑變紅即變化,云長臉上笑哈哈。
課堂教學上的每節課不是獨立的,而是有聯系的,所以教學上要做到承上啟下,環環相扣。而要如此就必須注意科學教學上的導入和收尾的藝術性,學生才能在繁重的學習中興趣盎然,愉快接受新知識,樂意完成科學任務,有效地實現教學目的。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由衷地感到:科學教學將巧妙的導入與收尾,猶如美文的“鳳頭”與“豹尾”,是提升教學品位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