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民
江澤民同志曾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缺乏獨創能力,他就難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殊強烈。”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創新精神的培養目標,充分挖掘創新教育素材,運用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創新的快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見解,不斷創新,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的做法是: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名家名篇,與學生共同探討他人是如何創新新理論,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的。當然在教學中,學生不可能一下就提出解決一些重大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在傳授知識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創設教學情景,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思維作用,促使學生在領悟知識的同時,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或做法。對于學生這種創新思維,我們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讓學生樹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信心,強化創新的自覺性,激發創新熱情。
一次,我在教《中國石拱橋》時,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先讓他們完成一個練習:“假如你是石拱橋的設計者,請把你設計的橋的石拱用一張紙畫出來。”我在巡視中發現,大多數同學將石拱畫成半圓,只有一個同學認真地畫出了一張弓一樣的石拱。等同學們畫完后,我叫這位同學站起來說說他的設計。一開始這個同學以為老師要批評他,不敢說,我鼓勵他說:“剛才老師看你的設計與同學們不一樣,老師覺得很不錯,能和大家分享嗎?”這時他沒有了顧慮,大膽地說:“我想,這樣的把石拱設計成一張弓一樣,能使橋的石拱跨度增大,橋面平坦。”“大家說,他的設計怎么樣?”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對這位學生特別的做法加以表揚和鼓勵,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在后來的學習中,他進步很快。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科學領域的每一次科技進展和重大突破都是創新思維的結果。克隆技術應用,優質高產“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腦白金的研制等,充分說明了創新思維的重大價值。因此,我們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偉大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努力培養學生多思善問,質疑問難的良好習慣,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改進教法,善于引導質疑,鼓勵質疑,善于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多問求異思考的問題。
敢于提問質疑是創新思維的起點,也是創新思維的首要構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質疑,比如大膽陳述自己的想法,包括不夠成熟的想法;對教材提出異議;對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不盲從于現在的結論。同時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敢于質疑、善于解疑。對敢于提問的學生,不管問題的大小、價值如何,都給予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品質。
如在教《在山的那邊》時,我讓每位學生都說出他們希望的山的那邊的景象。這時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山的那邊“是小橋流水人家”、“是農家樂”、“是名牌大學”、“是航天發射場”、、、、、、“大家說的非常好。你們所有的信念凝集到一起就好像是大海,我們可以說山那邊是用信念凝集成的大海。”我的話音剛落,又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山的那邊應該是春天,是用理想編制成的美好春天。”學生思維的“閥門”一下子被打開了,各種各樣的設想就在創新思維中出現了。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創新能力
自主探索是指以解決問題為學習活動中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思維方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共同研究,并通過自己的體驗,感悟活動得出答案的一種“自我發現”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充分思考和發揮想象的時空,有較大的學習自主性,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我們盡一切可能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并經常引導學生提出一些與語文學習有關的問題或猜想,然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探究。
四、引入現代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科技成果的應用,優化了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更新了教學手段,為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創設了理想的教學情景。這有利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強化的前提下,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證。同時,也有利于語文教師以多種形式(幻燈),錄像,多媒體技術等主導教學活動。這樣,就會出現課堂活動多樣化、趣味化、科學化和民主化,為思維訓練,能力培養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加大了教學信息量,也提高了教學信息的質量。現代技術打破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微觀和宏觀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讓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范圍內自由馳騁,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大腦潛能,提高思維的品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