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英
體育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樣形式,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很適合中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進行游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機智、勇敢精神;鞏固學生已掌握的運動技術;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對促進學生身體和個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體育游戲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調味劑
1.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興奮性
學習一個動作,對于一般學生來說需要多次重復,而并不是練習一兩次就能掌握。正是由于這種必然的掌握動作的規律,從而使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最后影響了整堂課的練習密度和強度。此時如果穿插一些體育游戲,把一些運動技術寓于游戲中,通過體育游戲,提高了學生的興奮性,一定程度上調整了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2.熱身和激發學生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在準備部分都采用統一的模式:慢跑幾圈,做一套準備操。這種模擬訓練課活動程式的作法往往招來中學生厭倦與反對。于是想到了游戲。游戲能否成為準備活動的本身,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學生的滿意度高;第二有利于基本教材的教學;第三效益性強。依照這三條篩選游戲的標準,追拍類游戲、球類游戲、報數類游戲、集中注意力練習,通常比較適用于準備部分的內容。
3.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和自我表現能力
中學生很喜歡在同學或異性面前自我表現,通過表現自我來獲得自我滿足感。如:在“運送彈藥”的游戲中,如何才能搬得快而又不丟失?在“架橋過河”的游戲中,怎樣才能爭時間、搶速度,而又不至于落水?如此等等,都需要積極的思維,選擇和創造最有效的方法,好的體育輔助性游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二、如何將游戲融入中學體育教學
1.準備活動中的融入
一節課的準備部分是整堂體育課的開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準備活動中是慢跑、行進操、定位操,反復使用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厭倦、課堂氣氛呆板沉悶。可以采用一些奔跑類的游戲。如“程序化行進”、“聽號抱團”、“大魚網”等游戲,較常規的慢跑顯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能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欲望,有利于大腦皮層中樞的興奮和各種器官活動能力的提高,使體育課的準備部分取得較好的效果。
2.課的基本部分的多樣性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我們所傳授的是一些技術類項目或素質類項目,如果一直練習這些內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從而不會認真對待,所以在適當的時機安排一些跟本練習項目有關的游戲就會起到一種比較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籃球低手上籃”,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就會覺得單調、乏味。在大部分同學已掌握基本技術的基礎下,我們就可以安排一個低手上籃接力賽。根據學生的技術高低,人數情況,把學生分成力量基本均等的若干組。一組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站在端線兩側,一名同學運球至籃下進行上籃,未上中繼續上籃,投中后運球給另一側同學進行接力。雖然這只是一般的競賽型游戲,但是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3.結束運動中放松性
結束部分的任務是讓學生全身徹底放松。游戲法用于這個部分,有助于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機能盡快恢復,使人體更快地由緊張狀態過渡到相對安靜狀態。一些小負荷的游戲活動,在大腦皮質所引起的興奮可以加深運動中樞的抑制,促進其恢復、整理活動的游戲內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輕松、活潑、精彩幽默,使機體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因此,在這部分運用的游戲以放松為主,一般集體練習形式展開。
4.課外技術技能訓練中情景性
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靈活了教學方法,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中長跑如采用一些追逐游戲、越野跑,或者給長跑賦予一定的情景、情節,如“奔向二十一世紀”、“環球旅行”,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和豐富的想象中達到教學目的。
5.身體素質練習中的趣味性
身體素質練習,一般動作難度小、負荷大、比較單調。采用游戲法練習,可以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如:發展腿部力量的“時代列車”、“立定跳比遠”、“蛙跳接力”、“雙人蹲跳”,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發展靈敏素質的“打龍尾”、“擲沙包”、“打活靶”等游戲,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要求進行選擇運用。游戲法用于素質練習時,學生比較興奮,積極性較高,教師要注意運動量的控制,防止負荷過大,同時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現傷害事故。
體育游戲是進行體育活動的形式之一,是體育教學與訓練的重要手段,它對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基本活動能力等有積極的作用。通過游戲,還能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和作風。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恰當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不僅有利于學生達到練習身體、增強體質,而且根據學生的心理,安排適合學生的游戲,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最終養成終身體育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