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君

地緣政治危機一向被認為是影響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最近,黃金沖向1380美元附近回落。近期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對金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有一點需要注意:一旦地緣政治危機形成對金銀的刺激,由于黃金金融屬性更明顯,地緣政治危機不會在黃金市場見不到刺激效能,但有可能在白銀市場見不到,比如近期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對白銀幾乎沒有絲毫刺激效能。但你又不能據此判斷地緣政治危機對黃金的刺激效能就一定比白銀更大。回顧2011年3月和4月利比亞地緣政治危機對白銀的影響,就能看到它遠遠強于對黃金的影響,銀價每盎司49.77美元的高位正來自于此階段。當時金價不過每盎司1400美元左右,此后半年,雖然金價迭創歷史新高,但銀價再沒從地緣政治危機題材催生的泡沫破滅中恢復元氣。
由此可見,面對地緣政治危機,投機主力主要運作黃金,還是運作白銀,一般散戶很難獲得明顯的前瞻性判斷,更難判斷地緣政治危機題材之于金銀投機價值的大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地緣政治危機形成的市場機會,基本都是投機主力布局的“游獵游戲”,既然是“游獵游戲”,那就終究有游戲玩兒完的時候。
投機主力很喜歡這種游戲,基本是“來回收割”:在鼓吹編織游戲的參與價值時,輔以逼空的技術手段,剪著空頭止損與爆倉的羊毛。當空頭已集中止損,且投機主力也認為該地緣政治危機題材缺乏縱深投機利用價值時,就會開始反過來剪多頭羊毛,那些受惑于游說追漲做多的投機者,就會成為隨后投機主力翻空殺多的羔羊。投機主力來回愉悅地收獲羊毛與羔羊肉。
回想近10年主要地緣政治危機題材對市場的影響,莫不如此。
2006年3月至5月,當時美國試圖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不惜一切手段,阻止伊朗核計劃,兩國基本每天爭吵,美國不斷威脅會對伊朗動武。當時,伊朗總統馬哈默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態度相當堅決,聲稱不惜武力與美國對抗,且威脅,如果美國膽敢對伊朗開戰,將切斷霍爾木茲海峽的能源運輸通道,讓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到2 0 0美元以上。
再看對應的國際金價,兩個多月時間,從534美元上漲至730美元。但隨后一個半月又跌回540美元,投機主力多空通殺,收獲頗豐。再后就是2011年的利比亞地緣政治危機,美國與歐洲發動了對利比亞的武力制裁。尤其在武力制裁的那一個多月,銀價從每盎司33美元上漲至每盎司49美元上方,但隨后幾個交易日就快速回到33美元。逼空與殺多尤其慘烈。
上述兩次地緣政治危機題材對金銀的投機利用非常典型,且或多或少都事關全球能源供應格局。這兩次地緣政治危機對市場的利用價值非常典型還在于,它們順應著當時的中期趨勢,即有著很好的中期做多經濟環境與市場人氣基礎,故投機題材的利用價值就會顯得尤其突出。
再看另外一起本應該有較強利用價值的地緣政治危機,那就是2013年9月5日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對敘利亞進行武力制裁。隨后獲得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英國、西班牙等10國簽署的聯合聲明支持,唯俄羅斯反對。由于當時金銀中長期趨勢已遭遇嚴重破壞,當對敘利亞的武力制裁付諸實施的時候,金價反而沒再上行,而當時整個金價上行的力度也比較有限。此外,敘利亞相對于利比亞地緣政治危機對全球能源供應的影響也更小。
回到目前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的投機利用價值分析。很明顯,目前俄羅斯涉嫌分裂烏克蘭,支持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此舉再度遭到美國與歐洲的聲討與制裁。但與前幾次地緣政治危機所不同的是,我們認為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之于金銀投機的利用價值更低。首先,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對全球能源供應格局毫無影響,這從近期低迷的原油價格表現可以看出。其次,美國與歐洲對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制裁,不會像前幾次一樣,升級到武力或武力威脅層面。歐美對與伊朗開戰都尚顯忌憚,更何況與俄羅斯,故制裁層面會低很多。再次,目前金銀中期趨勢相對前幾次地緣政治危機期間,趨空趨勢更明顯。投機主力不會愚蠢地逆中期趨勢,無限放大利用價值本來就不大的地緣政治危機的利用價值,否則無疑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
明白上述道理之后,我認為只要“控制好倉位”,在目前黃金的每盎司1370美元上方逢高做空,不僅不會被剪羊毛,還會收獲做空的羊毛,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