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的通知》(財稅[2011]105號)的規定,小型、微型企業的認定,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根據納稅人的行業、年營業收入、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判斷是否為小型、微型企業,以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為例:建筑業年營業收入低于6000萬元或資產總額低于5000萬元的為小型、微型企業,交通運輸業年營業收入低于3000萬元或從業人數少于300人的為小型、微型企業。
需要說明的是:一是借款合同印花稅減免中的小型、微型企業,與企業所得稅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二是金融機構作為享受優惠政策的另一主體,不認定為小型、微型企業。
1、小型、微型企業。納稅人因不符合標準暫未認定為小型、微型企業,但在2012年至2014年的任一年度符合標準的,借款合同印花稅認定的減免期限,為符合標準年度的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其他經認定的小型、微型企業,借款合同印花稅認定的減免期限,為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
2、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間,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與大中型企業(非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按規定征收印花稅。
對已認定的小型、微型企業申報繳納印花稅時,系統已關閉認定減免期限內的“借款合同稅目”申報功能,待優惠結束后自動開放。
金融機構在減免期限內,應通過《印花稅納稅申報表》申報繳納印花稅,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稅金額應填列在“借款合同稅目”對應的“減免金額”欄內,與大中型企業(非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應納稅額應填列在“借款合同稅目”對應的“本期應納稅額”欄內。同時,應另行填報《借款合同附表》,系統將自動驗證按照附表“借款金額合計數”計算的印花稅稅額,與借款合同“減免金額”(即:減免金額=借款金額合計數×適用稅率)是否一致。小型微型企業在認定的減免期限內,已繳納的印花稅可按規定辦理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