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百度視頻盜版案件的啟示
徐美玲
2013年末,知識產權界最引人關注的案件,是網絡視頻行業集體訴百度視頻盜版侵權案,這起案件被視為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有史以來涉及企業最廣、索賠金額最高的一次反盜版行動。
2013年11月13 日,優酷土豆集團、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樂視網四家視頻網站聯合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MPA)、美國電影協會(MPAA)、日本內容產品流通海外促進機構(CODA)、萬達影業、光線傳媒等多家影視版權方發起了“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并以“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的名義在京召開發布會,指責百度等公司存在視頻侵權行為,涉及百度盜鏈、盜播移動視頻版權的影視作品逾萬部。同時,該聯盟也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所要求的賠償額高達3億元人民幣。另外,各公司還分別向國家版權局進行了投訴。2013年11月14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批關于百度公司盜版侵權的訴訟。2013年11月19日國家版權局對此案正式立案并展開調查。2013年11月2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就此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百度公司的行為未經權利人許可,已構成侵權,應當依法承擔停止侵權及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判決被告百度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涉案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并承擔部分訴訟費用,判決總金額達49.1萬元。2013年12月27日,國家版權局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處以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罰款25萬元的行政處罰,同時,對兩家公司提出了明確的整改要求,要求兩家公司尊重版權行業管理秩序,對存在的問題積極認真地進行整改,國家版權局將根據整改情況采取下一步措施。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領域中,網絡視頻行業無疑已經成為了各巨頭眼中的一塊肥肉,而前景可觀的收益顯然已經讓這個行業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爭相奪取的淘金地之一。正因為如此,關于這個行業的版權糾紛也一直從未停歇。回望2009年,這個行業就發生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反盜版大戰,當時以搜狐為主力的反盜版聯盟重點打擊的是優酷,而如今這兩個冤家卻又聯合起來將愛奇藝的東家百度告上了法庭。
在本案中,百度被訴稱以盜鏈、盜播的方式繞過其他視頻網站的界面,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向最終用戶提供其他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內容,通過大量無償地使用他人的版權資源和盜用他人的存儲和帶寬資源,最終得以騙取最終用戶的瀏覽和點擊率。這種方式與傳統的侵犯網絡信息傳播權行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所謂的“盜鏈”和“盜播”。原告聲稱,百度作為網絡鏈接服務的提供者本應是向用戶提供完整的鏈接頁面和內容,但其卻通過技術手段將別人擁有版權的內容嵌入到自己的網頁版面,從而讓其他的競爭者都淪為為自己做嫁衣的一方。搜狐技術副總裁周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開了一個展覽館,從國外買了很多的藝術品給觀眾去參觀,但是百度就配了一些我們后門的鑰匙,它把人從我們后門進來,參觀一下就走了。”
雖然“避風港”原則現在已被行業接受,逐漸成為網絡視頻行業的通用準則,搜索引擎如果沒有過錯,無需為其鏈接的盜版內容承擔賠償責任。然而百度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百度視頻、百度影音等軟件,以定向鏈接、點對點傳輸、瀏覽器內嵌播放插件并主動推介的方式向公眾提供影視播放及下載,根據具體事實,應當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判斷百度主觀上存在過錯。法院一審判決的理由是具有合理性的。
聯盟方一度義憤填膺地稱百度為“強盜”和“小偷”,百度方則一直強調其為打擊網絡視頻盜版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而作為第三方的用戶群體則其實并不關心所看的視頻是否為盜版,他們看重的是視頻的提供量,清晰度和播放速度等內容。所以有人可能會認為聯盟方打著保護版權的旗子去反盜版,實則就是為爭取用戶數量的赤裸裸的利益之爭而已。聯盟方選擇在百度旗下愛奇藝準備上市的大好日子中來這么一手,也讓人懷疑其真實的意圖。但是無論如何,這次規模巨大的行動的確還是促進了網絡視頻行業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版權保護意識,也推動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進程。若是任由百度憑借其壟斷性搜索引擎的優勢不當利用他人的信息內容并依此牟利,那么,高價購買優質版權卻不獲利和幾乎零成本投入卻高回報兩種模式之間的利益必然失衡,而這種利益分配不均的局面也必將影響整個文化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在視頻領域侵權呈盜版職業化、鏈條化、碎片化趨勢的今天,國家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對此案作出的及時處理和回應表現出了我國在保護網絡知識產權方面的堅定態度和決心,也體現了我國在改革邁開新步伐的時候,對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所給予的新要求和期望。但是我們也應正視的問題是,這一浩大的工程并不是僅僅依靠一方或雙方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包括用戶在內的各個利益主體全免提高版權意識,加入到版權執法的合作機制當中,聯合抵制網絡盜版。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