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凱旋
新聞出版商的尷尬德國第七次修改《著作權法》
于凱旋
在17世紀的德國,著作權還屬于封建特權范疇,由封建君主欽賜給印刷商或作者以出版壟斷權利,這引起關于他人重印的合法性大討論。這種思潮被德國著作權法學者Eugen Ulmer所繼承,他指出財產利益和人格利益是“樹根”,而著作權則是“樹干”,其他如發行權、展覽權等則是“樹枝”從中汲取養分。在德國法中,著作權不可轉讓,德國這種奉行“一元論”的國家一向認定著作權是由不可分離的人格權與財產權組成的統一權利,作者不能通過轉讓的方式實現財產利益,只能通過授予他人使用權獲得報酬,即“果實可以摘取,樹枝不可砍斷”。
這一特征如烙印一樣貫穿《德國著作權與鄰接權法》,雖然著作權不可轉讓,但可以將使用權授予他人,德國著作權法第二部分的規定均為鄰接權。由于歐洲大陸存在德國這種“作者權一元論”國家,也同時存在英國這種“版權體系”國家,因此歐盟在協調各國著作權法體系時顯得無比艱難。德國著作權法在鄰接權部分規定了數據庫制作者的保護權利(第87a-87e條),所謂數據庫是指對作品、數據或其他獨立成分的匯編,借助電子手段或通過其他方法進入的投資方式。因此,不具有獨創性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數據庫也可以收到著作鄰接權的保護。顯而易見,在數字時代,這種規定必然會損害特定主體——新聞出版商以及期刊雜志出版社的利益。
縱觀德國法對鄰接權的規定,其主要保護對象為特定版本、照片、表演者、錄音載體制作者、廣播組織以及數據庫制作者,沒有確切地界定新聞出版商的保護范圍。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各種信息大量流入網絡,傳統紙質媒體的訂閱量銳減,甚至廣告客戶也在大量流失,新聞出版商認為多數網站為了提升自身價值,對他們出版的產品進行不加限制地利用,經濟利益無法得到平衡。因此新聞出版商強烈呼吁:必須享有鄰接權。未經許可,禁止搜索引擎、門戶網站或新聞網站刊載其擁有著作權的文章,保護自己在網絡領域的權利。
2009年6 月,在第三節漢堡國際媒體對話大會上,各大媒體紛紛表達對網絡使用進行限制的要求,6家德國出版商簽訂了《關于知識產權的漢堡宣言》,要求在網絡環境下對新聞出版商權利及新聞傳播提供更好地保護。隨后,在漢堡宣言被提交至歐盟委員會之際,共有148家德國出版商簽署了該宣言。
2012年11 月,德國著作權法第七次修改草案被提交至德國聯邦議員;2013年2月,德國聯邦法律委員會建議對該草案進行修改。
2013年3 月,德國聯邦參議院以293票贊同、243 票反對、3票棄權通過了著作權法第七次修改草案,立法者在第二部分“鄰接權”中新增第七章“對新聞出版商的保護”,共包含3個條款:新聞出版商概念規定(第87f條);轉讓性、保護期和權利限制(第87g條)和著作權人的參與分享請求權(第87h條),于2013年8月1日生效。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立刻引發巨大爭議,谷歌設立了名為“保衛你的網絡”投票頁面,截至3月22日草案通過之時支持者人數達到了30萬,學界和實務界也進行了強烈的抗議,認為新法會撼動著作權法中關于“報紙文章與廣播評論”進行合理使用(第49條)的立法基礎,涉嫌侵犯公共領域,進而阻礙網絡自由發展。德國《工業產權保護與著作權》雜志更是指出,網絡搜索引擎并不能完全替代新聞服務,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即使新聞出版商認為網絡沖擊著自身行業發展,也可以去尋求競爭法上的救濟。
根據新法規定,新聞產品是對在任何載體上定期出版并冠以標題的新聞文章集合,新聞文章是用于信息傳播、形成意見或者娛樂的特殊的文章或圖片(第87f條第2款);新聞產品的生產者出于商業目的對其出版的作品或者其中的部分進行公開傳播享有獨占權(第87f條第1款)。然而第49條第2款卻規定:準許不受限制地復制、發行與公開再現通過報刊或廣播發表的具有事實內容的混合新聞及時事新聞;通過其他法律規定所提供的保護不受影響。顯而易見,“通過報刊或廣播發表的具有事實內容的混合新聞及事實新聞”不可避免地落入了第87f條第2款“新聞產品”的保護范圍,倘若對第49條第2款所指新聞進行復制或傳播必然會侵犯新聞出版商的鄰接權,這種不可避免的矛盾遭到輿論的強烈抵制。然而,如何在同一部法律中消弭這種適用上的矛盾,新著作權法卻并未給出答案??梢灶A見的是,德國還需出臺更多司法解釋來填補這一立法上的漏洞,想必法官在面對兩個條款之時也會無所適從。
另外,德國賦予新聞出版商鄰接權也會導致與歐盟其他國家法律沖突,加重信息產業負擔;在第49條第1款的規定中表明對報紙新聞和評論等內容進行復制、發行等利用,需對作者支付合理報酬,但“該請求權僅可通過集體管理組織主張”,然而關于新聞出版商鄰接權的部分卻并未引入任何集體管理組織介入,這必定會導致尋求新聞出版商許可的成本加大,并且作者的權利也難以得到保證。
為適應信息社會提出的挑戰,各國都在積極修訂著作權法。然而將新聞作品納入鄰接權的保護范圍無疑侵犯公有領域,妨礙網絡自由。法條適用沖突、保護標準過高、實際操作困難都是德國此次修法亟待解決的問題,德國司法部于2013年11月召開專門會議探討新聞出版商鄰接權所帶來的影響,既然不可能出臺一部“朝令夕改”的法律,那么盡快完善這部法律才是解決之道。著作權法修訂不僅關系到權利人的利益,更加會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新聞出版商的利益的確需要加以保護,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互聯網行業也將失去可以汲取營養的一方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