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波
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思想的研究包括兩個體系——魂車體系和仙車體系設計繪制的思想,基于系統視角才能在思想上對漢代仙車和魂車體系進行深層、全面、科學的研究。
洛陽漢代墓室車輛是墓主靈魂出行、升仙的“靈魂之車”,它們大量地出現在墓室壁畫、磚雕和賠葬彩陶壁畫中。視死如生,周漢人們認為其生活的世界包括四個層面:現實世界——墓室地面人們生活的世界;地下世界——由墓主人靈魂生活的墓室構成,是曾經的現實世界的反映;天界——以昆侖山為核心,是西王母穴居處,生活著女媧、伏羲等神仙;仙界——以西王母(東王公)為核心,有女媧、伏羲、青龍、玄武、朱雀、白虎、祝融等神仙和星象的天上世界。洛陽漢代墓室壁畫和彩陶壁畫表明:漢代人死后的生活主要包括靈魂在地下世界的出行、打獵、宴飲,它是對現實世界生活的一種映射;以及靈魂從地下世界至昆侖天界、西王母仙界的升仙、仙游。因此,洛陽漢代魂車體系包括墓室、靈魂及仆衛、魂車;仙車體系包括仙界、靈魂及仆衛、仙車。
洛陽漢代魂車是墓室主人在地下世界出行、儀衛、歸來乘坐的靈魂之車。墓室主人生前的幻想是在地下世界繼續享受以前現實世界的自在生活。由于地下世界就在墓室中,所以墓室主人和畫匠設計繪制的魂車復制了現實世界的輿車形制,甚至還復制了其生前出行車隊的前導、仆衛等。由此,漢代墓室壁畫表現的魂車作為運載墓主靈魂的工具,是按一定的禮制運行在地下世界(墓室中)。
在眾多面世的洛陽漢墓中,洛陽偃師杏園村東漢壁畫墓中的魂車出現在墓室前室的東、西、北壁的壁畫中,南壁和西壁魂車隊伍導車3乘,騎吏23人,伍伯4人手擎旌旄;北壁西段安車1乘,墓主主車,前后騎吏12人,伍伯6人;北壁東段有安車5乘,騎吏 0人,乘員為墓主人屬吏、從眷……。其中,墓主人安車前后有伍伯6員、騎吏12員,華貴安車為四維、彩飾蓋斗。洛陽朱村東漢壁畫墓的魂車隊伍由6輛1匹馬駕御的安車組成,主車配有一騎白馬,頭戴黑帽,著灰袍,手持兵器的護衛騎吏,主車有白色傘蓋,邊綴紅飾;魂車的設計繪制者還意想這樣的場面:墓主人夫婦的靈魂在地下世界宴飲賓客。洛陽機車工廠東漢壁畫墓中的魂車出現在墓室西耳室甬道北壁,這是由二匹馬駕的魂車……。洛陽玻璃廠壁畫墓中有墓主雙轅雙輪安車,由1匹剽悍黃轅馬駕御,有靈魂宴樂場面,有墓主夫婦靈魂在地下世界相會地面[1]。
洛陽北郊東漢壁畫墓中的仙車出現在墓室的中室頂部,其南部是1輛灰綠色龍駕的云峰為輪、紅色方輿的仙車;北部是1輛2鹿駕的云峰為輪、方輿的仙車。洛陽金谷園小學M1254的仙車出現一只彩陶壺上:左為紫馬,中為黃馬,右為綠馬,馬鞍上有褐色雙翅,仙車為紫廂紅蓋,大輪細輻,有2人坐車上,有飛鳥、馬作引導。
洛陽漢代仙車是墓室主人從地下世界到仙界、天庭完成成仙過程所乘坐的輿車,兩個世界在距離上遙遠,仙車以云作輪,由速度更快的天馬、鹿、龍駕御。仙車運行在仙界、天界,洛陽漢代壁畫表現的仙界和天界,或以神山為核心(洛陽西漢壁畫墓);或以西王母為核心,主要的神仙有女媧、伏羲、句芒、莀收、祝融、軒轅等,祥瑞有蟾蜍、龍、梟羊、朱雀、青龍、白虎、兔、黃蛇、飛廉、玄武、九尾狐、桂樹,天體有日、月、星云等(洛陽卜千秋墓、洛陽偃師新莽壁畫墓等)[2]。
魂車體系和仙車體系的區別在于:(1)魂車體系與仙車體系是兩個世界的車輛體系,魂車體系存在于地下世界,是墓主人曾經的現實世界生活的映射,其設計繪制時意想的是:在地下世界,墓主人的靈魂能乘坐魂車,過著與現實世界一樣的生活——出行、打獵、儀衛;仙車體系存在于仙界,其設計繪制時意想的是:墓主人的靈魂能乘坐仙車,實現從地下世界到仙界的超越(2)仙車體系的車輪為云峰,車輿有翅膀,可以飛翔;魂車體系的車制與現實世界相同,不能飛翔;(3)魂車體系的引導和仆衛為墓主人生前的引導和仆衛,此時同為墓室地下世界的靈魂;仙車體系的引導和仆衛是祥瑞動物和神仙。
魂車體系和仙車體系的聯系在于:(1)乘坐的主人都是墓室的主人魂靈;(2)同在仙界下,乘坐魂車的靈魂偶爾向上眺望,會看到籠罩頭頂的仙界……;(3)仙車車輿為魂車中的軺車車輿形式,即是在理性主義和浪漫主義作用下的、增添了翅膀的現實軺車形式。
洛陽漢代魂車和仙車存在于一個完整的體系,墓主人生前意想死后長生不死的神仙生活,意想死后靈魂可以像生前一樣出行、巡游,擺出儒家禮制的儀仗,打獵,宴請,享受生前所有的生活……
1.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的道家思想。
周漢道家思想的世界包括:(1)昆侖天界,昆侖神話描述的是昆侖山為核心的天界。從下至上,昆侖山分為三層——首先是可以長生不死的風涼山,接著是有能夠呼風喚雨神仙的懸圃山,最后是可以變為天神的天庭,同時也是天帝居住的場所[3]。昆侖神話的神仙包括天上的神仙和地上的神仙,如東皇太一、伏羲、女媧、穴居的西王母、宓妃、雷師、飛廉、莀收、赤松子,王子喬、祝融、宓妃等;地域上包括蒼悟、天津、不周山、赤水、白水、西海、流沙、咸池、扶桑等地。(2)蓬萊仙界,蓬萊仙話描述的是以渤海中的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為核心的仙界。蓬萊仙界的三座仙山上有很多仙人和不死之藥,充滿白色的禽獸和東西,建有黃金銀宮闕等等[4]。(3)西王母仙界,西王母仙話描述的是以西王母(東王公)為中心的神仙世界——在西王母(及其偶神東王公)周圍出現伏羲、女媧、日(陽烏)、月(蟾蜍)、玉兔、九尾狐、各類仙人、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等神靈[5]。(4)地下世界,地下世界是放置墓主遺世肉體的墓室,是墓主靈魂乘坐仙車的出發地。(5)現實世界,仙車體系中的現實世界是指墓主靈魂乘坐仙車的目的地——墓主死后,靈魂接受子孫后代祭拜的墓主祠堂;同時,指生人生活的人類世界,如屈原至死不能割舍的楚國。
洛陽漢代魂車和仙車運行的世界建立在陰陽五行理論基礎之上,這個道家理論認為世界由陰陽兩方組成,它們既互相對立,又相互依存,是世界的空間結構;世界中的各種事物由五行構成,五行即土、水、木、金、火,是世界的時間結構[6]。
綜上述,洛陽漢代的魂車和仙車運行于地下世界、昆侖天界、西王母仙界中,畫匠運用道家思想在構建這二世界時,為靈魂設計繪制了西王母、東王公、女媧、伏羲、太陽、月亮等神仙和天體形象。淺井頭壁畫墓中的天上世界由伏羲和女媧、太陽和月亮,朱雀、白虎、雙龍組成;燒溝村61號壁畫墓的仙界由墓主夫婦的靈魂,天門、五曜組成;卜千秋壁畫墓中的仙界由伏羲和女媧、日輪(內有踆鳥)和月輪(內有蟾蜍)、男女墓主靈魂、仙翁和仙女、雙龍、二梟羊,青龍、白虎、朱雀,西王母、句芒;新安鐵塔山東漢壁畫墓的天上世界由紅日(金烏)和滿月(蟾蜍、玉兔、桂樹),四神、星象;機車工廠東漢壁畫中的天上世界由云氣紋、圓點紋、星星、云氣等等。
2.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的儒家思想。
漢代洛陽的主流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將禮制表現為輿車的裝飾、駕畜和仆衛等質和量的差異,散射出儒家思想的威嚴和理性。大儒董仲舒整合了“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的理論。他認為天有十端;世上萬物的形成和發展是陰陽、天、地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陰陽之氣實現天和人的合一[7]。
儒家的“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思想在構建洛陽漢墓世界時增加了人的因素和祥瑞,如在淺井頭壁畫墓中的乘龍羽人、蟾蜍等;燒溝村61號壁畫墓中的墓主夫婦靈魂、升仙翼龍、仙雀等;卜千秋墓中的墓主夫婦靈魂、三頭神鳥、巨蛇、蟾蜍、九尾狐、玉兔、梟羊;西漢壁畫墓中的公綿羊頭、羽龍、升仙羽人、武士、蟾蜍、鳳、熊、白虎、龍、鹿、天馬等;偃師新葬壁畫墓中的庖丁、樂伎、墓主夫婦靈魂、舞者、女子、侍者,玉兔、九尾狐、蟾蜍、朱雀、狗狀物;金谷園新葬壁畫墓中的飛鳥、立鶴、祥瑞;朱村壁畫墓中的出行人物靈魂、墓主夫婦靈魂,臥鹿;新安鐵塔山東漢壁畫墓中的出行人物靈魂、樂舞者、觀舞者、墓主夫婦靈魂,梟羊;北郊東漢壁畫墓中的男子,龍、鹿;洛陽機車工廠東漢壁畫墓中的立男、出行人物靈魂、雜耍人、侍女、舞女,飛鳥、瑞獸。一方面,儒家思想認為仙界和天庭的祥瑞之物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長壽,因此它們成為仙車的駕畜、引導、待從和先驅;另一方面,墓室車輛直接復制現實中的輿車及其禮制。分布在墓室中的車馬出行壁畫表明墓主的靈魂乘坐魂車,率領車馬行列的出行、打獵、儀仗。漢代人間的各種輿車被墓主靈魂作為在地下世界的出行工具,蘊含了儒家的禮制、倫理觀念和“仁”“孝”思想。簡單地在漢代人間車輿和駕畜裝上飛翔的翅膀,加上車前、車后的迎送人物,更是表現了儒家禮制。在洛陽漢墓壁畫中還有很多儺戲的主題,這是儒家驅鬼的禮制和儀式。
3.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的浪漫主義思想。
融入浪漫主義思想的仙車和魂車是墓室主人乘坐的,反映墓室主人幻想死后能夠升仙、長生不死、再享生前榮華富貴的愿望……[8]。
在周漢代科技水平下,人們只能通過自己的神仙知識意想,并基于當時社會存在的神話傳說和宗教意識,設計繪制出能夠飛升高空和暢游鬼魂和神仙世界的理想工具——魂車和仙車,其具有三個特點:(1)快,洛陽漢代仙車由龍、天馬和鹿等駕御,或車輪為云彩托舉,或車輿生出翅膀……,乘坐者為本身行走就已飛快的靈魂;(2)輕,洛陽漢代魂車只是復制了現實輿車和禮制,乘坐者是脫離笨重肉胎的靈魂,它輕得可以在地下世界四處漂游;(3)奇美,洛陽漢代仙車車輿或由云峰承托,或生出雙翼,有些裝飾紫廂紅蓋、大輪細輻,充滿當時現實的輿車未有的奇美;而魂車對現實輿車的復制,將現實車輿的華貴也帶入了地下世界;(4)虛無,仙車和魂車是洛陽漢代人們浪漫思維想象的結晶,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它是不存在的[9]。
4.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的等級思想。
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蘊含的等級思想表現在靈魂出行、飛升、儀仗的駕畜數量、種類、車制形式、仆衛、迎送等。(1)車制形式,洛陽朱村東漢壁畫墓、偃師杏園村東漢壁畫墓、洛陽機車工廠東漢壁畫墓、唐宮路玻璃廠東漢壁畫墓中出行、儀仗、訪問的魂車是安車形制。(2)駕畜數量和種類,洛陽北郊東漢壁畫墓中的仙車駕畜為灰綠龍和鹿(2頭),洛陽金谷園小學M 1254墓中的仙車駕畜為帶翅馬(或3馬,或2馬),它們表明了乘坐者生前的不同身份。洛陽偃師杏園村東漢壁畫墓共有魂車9乘,50余匹奔馬;洛陽朱村東漢壁畫墓僅有魂車6乘,7匹奔馬,靈魂生前身份差別顯而易見。(3)迎送,洛陽金谷園小學M1254墓中的迎送官員靈魂2,僅做拱揖狀;而洛陽朱村東漢壁畫墓迎送官員靈魂2,1靈魂俯身跪地,1靈魂立身做拱揖狀,顯示了墓主人生前較高的身份。(4)仆衛,洛陽偃師杏園村東漢壁畫墓共有70多人物,其中護衛墓主人靈魂的伍伯數量為8,騎吏數量為45,步卒2人;而朱村東漢壁畫墓只有魂車6輛和1名騎吏。
洛陽漢代墓室車輛設計繪制的是整個魂車和仙車體系——魂車和仙車運行的四個世界、仙車(魂車)、神靈、仆衛,其設計繪制的思想蘊涵在整個體系。基于洛陽漢代魂車和仙車存世的圖像信息——壁畫、彩陶壺畫、磚雕,從仙車體系的四個要素中我們抽取出洛陽漢代魂車和仙車體系設計繪制的主要思想:洛陽漢代魂車和仙車運行世界的設計繪制基于道家思想;魂車和仙車的設計繪制基于浪漫主義思想、等級思想、儒家思想;魂車和仙車乘坐及周圍神靈的設計繪制基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1]韋娜.洛陽漢墓壁畫藝術[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
[2]余黎星,繆韻,余扶危.洛陽古墓圖說[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3]劉安.淮南子:精華本.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84—85.
[4]姚圣良.先秦兩漢神仙思想與文學[M].濟南:山東大學,2006.33—39.
[5]鄭峰.從天界到西王母界——論漢代畫像石圖像圖式的衍變[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09.
[6]龔瑤.淺析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五行[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4):57—58.
[7]余志平.董仲舒對陰陽五行之學的整合[J].衡水學院學報,2009,(6):32—36.
[8]王婉堯.論楚辭文化對漢畫像石藝術的影響[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9):224—225.
[9]羅漫.《楚辭》浪漫主義的兩種風格及其影響[J].江漢論壇,1984,(8):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