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振 龍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西安 710055;2.中交瑞通路橋養護科技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75)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相應大規模公路的建設,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進一步增加。2013年年初,我國公路網總里程已達到424萬km,其中:高速公路為9.6萬km,二級及以上公路為50.2萬km。隨著公路總里程的加長,公路養護需求與日俱增,養護管理的壓力日益增大。
20世紀90年代左右,國外發達國家公路的大規模建設已經結束,重心逐漸轉移到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系統和維護改造已有公路設施階段。現今,國外發達國家已建立起系統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本文以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家為例,對養護管理情況作簡要介紹,可為我國公路的養護管理提供借鑒。
美國的公路養護分為交通維護和專項養護兩類,其中交通維護與我國日常養護、小修保養和應急處置相似,專項養護主要包含大中修養護和特殊的專項養護工程等。
專項養護工程,一般委托給社會化的專業養護公司承擔,公路管理機構以業主的身份負責與養護公司進行工程的合同談判,并監督合同的執行及組織工程驗收。交通維護有如下兩種組織形式:1)州公路管理機構直接負責,目前美國大部分州都是這種模式。2)由州公路管理機構將工程承包給專業的養護公司,目前大部分州已經開始了此種模式。該模式的優點:州交通廳的養護管理機構人員減少,管養費用降低,并且承包期內路況可以得到較好的保障。
20世紀80年代末,加拿大各省市交通部門進行改革,將養護工作全部推向市場,大量裁減人員編制,只留下很少的行政管理人員,至90年代初成功完成了機構改革。
加拿大的養護承包合同一般為總價合同,政府對公路進行宏觀管理,承包商在基礎設施的相關維護上需要承擔更全面的責任,所以承包商需要做出長遠并且比較全面的考慮。這種養護管理的方式存在缺點:養護承包的總價比較難確定,需要完善科學的公路和橋梁評價體系輔助決策,以及長期的經驗積累,否則易產生很大的風險,造成招投標失敗。
瑞典國家公路局于1992年進行改革,把養護從管理中分離,公路局一分為二為業主和承包人。業主的責任是公路的宏觀管理,承包人為商業化公司。改革分四步進行:第一,無競爭階段;第二,設備租賃階段;第三,部分招投標階段;第四,全面招投標階段。目前瑞典的公路養護已經實現全面的市場運作,養護費用較改革前降低了10%~15%。
瑞典公路的養護包含常規養護、階段性養護和緊急性養護三種。常規養護和階段性養護進行招投標,由地區公路局組織,根據投標人的文件和報價來決定項目的中標單位。常規養護的合同期一般是5年,采用(3+2)年或(4+1)年,即先與承包人簽3年或4年的養護合同,繼而根據承包人的業績及情況變化,最終決定是否進行合同的續簽還是對承包人進行更換。
英國公路養護管理模式靈活多樣,有以下幾種典型合同模式:
1)養護代理合同和養護承包合同。在區域內選擇一個養護代理和一個承包商。養護代理代表業主進行養護管理,養護承包商對養護工程進行實施,合同期限一般為3年。
2)養護代理承包合同。該合同是目前英國公路養護管理中最常用的合同形式。合同范圍包括路網管理、日常性和周期性養護、設計與施工活動。承包商在承包期間內對其作業活動從開始到結束負責到底,合同期限一般為5年,最長可至7年。
3)設計+施工+投資+運營(養護管理)合同。目前英國有部分路段采用此種合同方式。該合同的特點是承包商負責公路的設計、承建、投資和運營,包括公路的日常養護、后期的改善工程,合同期為30年。
日本的公路養護主要為日常養護和定期養護兩類,其中日常養護有政府成立專業的機構進行負責,也有外包專業公司負責的情況;定期養護則全采用市場化的外包形式。
高速公路養護由日本的道路公團負責,其養護維修工作包括日常養護和定期養護,如道路清掃、小修保養、大中修、改擴建、預防性養護、應急搶險等,都委托給專業的養護公司實施。普通國道的養護主要由國土交通省公路局設的分局以及地方政府分工進行承擔。都道府縣道路建設公司承擔本轄區內除高速公路外的所有公路建設與管理工作。
1)公路管理機構的定位和職能。各國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和定位都是側重于路網管理、養護投資、質量監督、制定行業規則并監督落實等管理工作。具體的生產工作一般都委托專業公司實施。總體來看,我國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的職能逐步向此轉變是未來趨勢。
2)關于日常公路養護管理的借鑒。各國公路日常養護管理的方式不盡相同,總結起來有三種形式:政府負責、委托養護公司實施、政府負責及委托養護公司實施兩種方式并存。結合我國情況,對于日常性質的養護作業及公路應急處置等,現階段還是視各地情況采取政府負責及委托養護公司實施兩種方式并存更為可行。
3)關于綜合路網養護承包的借鑒。綜合路網養護承包對于我國這樣路網跨度長,地區發展差異大,難以使用一種模式進行統一管理的國家有較強適用性。靈活的合同約定模式有利于管理者和承包商根據地區差異、路網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約定和管理。清晰的政府管理職責、簡潔的管理關系,使政府投入到監測路況水平、考核養護結果、優化養護投資、管理承包商等公路養護核心和源頭環節,有效提高我國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4)關于合同管理的借鑒。國外養護合同管理形式較為多樣,有結合日常養護等日常性、長期性工作特點的長期合同管理形式,有結合公路養護各個關聯環節綜合打包的綜合合同形式。下一步在我國公路養護合同管理中可以作一些借鑒及嘗試。
1)建議充分考慮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的差異,結合東中西部區域發展情況,根據各類養護作業的不同特點,采取“分類推、漸進推”的方式推進公路養護管理。2)建議采取綜合路網多年合同管理形式,將相關聯的各類養護作業整合到一個多年合同中,可提高我國公路的養護管理效率,促進作業環節的連續,以實現公路的壽命周期內養護的最大化效益。
[1]李 萍.國外公路養護與管理現狀簡介[J].吉林交通科技,2011(2):68-70.
[2]黎 凱.關于我國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的思考[J].交通發展研究,2011(5):138-140.
[3]劉劍鋒.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33(5):138.
[4]穆新華.高速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改革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