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行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熱點,面對政府政策的出臺,各級地方政府和汽車廠商爭先規劃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產能。目前進入產業化攻堅階段。2011年汽車整車企業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不足1萬輛,2012年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首次突破萬輛達到12552輛,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3萬余輛。顯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未進入市場形成產業化格局,具有十分巨大的發展空間。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催生新的汽車零部件市場需求,但是新能源汽車從發展之初到現在,始終就沒有擺脫過制約其發展的一系列困境。雖說新能源汽車的困境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技術能力、配套設施、產業化水平這幾個方面的不足,但要真正有所改善,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本刊特此邀請汽車行業的專家來談談新能源汽車的困境與發展。
主持人:索菲婭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研究院-電機系統部主管工程師 王丁才

《金屬加工》記者:您心目中的新能源汽車是什么樣子?
汽車是技術和創新最佳的展示平臺,涉及領域廣泛,技術門類眾多,是人類知識與科學、藝術的完美融合體。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未來這種改變仍將繼續。未來的汽車,目標是擺脫對石化資源的依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者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流,新能源汽車理應在滿足現有常規車的動力性外,成為集卓越的經濟性、低排放、無污染、續航里程遠等優點的新型車輛。
《金屬加工》記者:您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在哪里?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主要瓶頸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受蓄電池技術影響,續駛里程無法滿足出行需要,令顧客產生抱怨。
第二,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如充電或換電設施未普及,充電時間較長等問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較為不利;
第三、新能源汽車成本較高,與節省的燃油費用相比,回收的收益周期較長,不具有競爭優勢。
《金屬加工》記者:您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在哪兒?
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應著眼于以下幾點。
首先,在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下,發展電動汽車,是應對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是實現汽車產業從大國向強國轉型的最佳選擇。
第二,全面掌握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燃料電池、多能源控制系統等方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開發能力。
第三,完善電動汽車消費和使用環境,建立健全完善的電動汽車標準體系,通過政府政策激勵機制,建立有利于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法規環境。
第四,大力實施汽車產業轉型,積極開發新一代能源動力系統,加快電動汽車發展,加速車用動力系統向電氣化“轉型”,以滿足當前節能和排放法規不斷升級的需要。
《金屬加工》記者:從制造的角度談談新能源汽車技術趨勢?
根據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新能源汽車未來技術趨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突破電池技術,作為動力源,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電池能與石油相提并論,動力電池已成為限制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研究和開發環境友好、成本低廉、性能優良的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大量推廣的前提。
第二,受續駛里程的影響,純電動汽車向超微型發展,這種汽車降低了對動力性和續駛里程的要求,充電簡單快捷,適合城區內小范圍使用。
第三,混合動力汽車既發揮了現有內燃機技術優勢,又盡可能發揮電機驅動零排放的優勢,成為內燃機汽車向純電動車的過渡產品。
第四,燃料電池汽車成為競爭的焦點。燃料電池在成本和整體性能上,特別是續駛里程和補充燃料時間上明顯優于其他電池的電動汽車。且燃料電池所用燃料來源廣泛、又可再生,可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的標準。
第五,開發新一代車用能源動力系統。
另外,政府對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企業應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同時加大示范運行范圍和力度,為新能源汽車規?;?、產業化發展做準備。
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封 磊

汽車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汽車對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是巨大的,在中國一些城市由于空氣污染,汽車排放超標采取了限號限行等政策,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理念就是減少排放、減少能源消耗,目前看來,代替傳統燃油的新能源最好的就是電能。
很多汽車廠家都在嘗試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掌握了以電控為代表的汽車微電子控制技術和以電驅動為代表的電傳動技術,并在各大車展陸續推出新能源概念車。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結構相似,對于車身結構而言,發動機艙結構變化較大,設計時不再匹配發動機而是匹配電機,在地板的結構上也有所變化,主要體現在電池殼體的部分,電池的分布多半是在后排座椅及行李箱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內容還是電池和電機。
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毋庸置疑,從使用成本、環保等方面比燃油汽車都有明顯提升,但新能源汽車的不足也是較為明顯的。首先就是續航里程的問題,國產汽車制造商研制的新能源汽車受電池制造水平的影響,續航里程不會超過200km,若使用空調等電氣系統,續航里程更達不到額定公里數,這就大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范圍,對于中國這種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而言,不能上高速成為一大難題;其次,就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水平來看,使用的電池數量較多,導致整車質量較大,在爬坡時靠電機帶動明顯動力不足;再次,新能源汽車充電也是一大問題,傳統的充電需要8小時以上才能充滿,實用性并不能滿足日常需要,而快充則會導致電池使用壽命降低,同時對充電樁等公用設施提出更高要求。
對于解決新能源汽車目前存在的技術難題,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從電池技術上進行提升,同時發展電池快換技術,試想如果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能實現通用化、模塊化,加油站能提供滿電的電池租賃及更換服務,那么新能源汽車將可以無處不在。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關鍵點還是在于能源的儲存和補充以及車身的輕量化,容量更大體積更小的高效電池,油電互補的混合動力都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的續航里程,保證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范圍。車身的輕量化,可以采用更多的合金或者全鋁車身,降低車身重量,減少電機的負荷,有效地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性。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實現通用化、模塊化以及產業化,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及大力推廣,配套的服務設施也必然會成為新興的產業,在相應政策的鼓勵下,新能源汽車必然會造福百姓。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 高曉東

2014年兩會“霧霾、環境保護”成為曝光率較高的詞,隨著國家對能源、環保和空氣質量的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式。
2013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不足汽車總銷量的千分之二。盤點汽車行業發布的數字,不難看出,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較傳統燃油汽車差距很大。原因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安全性不了解,汽車配套設施很不完善,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缺乏;購車成本過高,同時國家沒有統一的電價標準,導致各地用車成本不一,缺乏引導和支持。國內汽車行業,除了個別汽車企業之外,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真正發力投入新能源車的研發和營銷。國外企業也早已設置好了技術壁壘。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仍需完善,但現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最主要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要有很好的平臺、政策,要有開明的官員、開放的態度,和全盤的布局,只有“國家通過市場的方式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和支持”,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突破性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要注重實效和多元化,緊跟國際新技術,加強多種能源的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歐美日車企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熱度不斷升溫,而這一次我們又掉隊了。國內企業預期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需要更長時間,但國際車企巨頭似乎持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與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并沒有明顯的先后關系,而是重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滿燃料的續航能力達400km,百公里耗能相當于3.3L汽油,而加滿氫燃料的過程僅需3min。中國車企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的落后,源于研發模式的不合理。中國采用了機構、高校負責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模式,沒有鼓勵企業參與研發,企業積極性不高,導致市場化研發缺位。
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讓消費者接受這一新興事物的根本是“低成本、高性價比”。發展電動汽車要走“低成本、車電分離、性價比高”的路線,要針對大眾需求進行研發,電動汽車的裸車價格不應該超過燃油汽車價格,百公里運行成本一定要低于燃油汽車,才能使電動汽車逐漸成為燃油汽車的有力補充。企業的產品要適應消費者的需要。
企業要做好政府公務用車、公交車,宣傳自己的品牌,積極投入研發和營銷。按不同消費群體設計車型,只有當車企肯下血本,像賣燃油車一樣在高端新能源車上投入研發和營銷,才有可能讓新能源車真正融入市場 。賣不動就改租,可以說是一種變通的辦法,既沒有脫離市場,又容易為人接受,這種辦法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
鼓勵小型企業,民營企業創新,搭建技術鏈接平臺。沒有生產資質的民營企業的做法是:生產政府不給補貼而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微型低速電動汽車,2013年全國產量已經超過20萬輛,而且供不應求。應該降低電動汽車研發資質的門檻,讓大量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獲得研發電動汽車的資質。
加強中國自主品牌的競爭力,不斷開拓國外市場。2013年長城旗下的哈弗品牌是在俄羅斯銷量最好的中國品牌之一。比亞迪E6的推出,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風向標。在美上市一年多的哈飛賽豹純電動車,因其安全性高、動力性強等優點受到北美市場好評。隨著國內對環保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這款可用家用普通220V電源充電的環保車型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各項準備,力爭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國內上市。哈飛賽豹純電動轎車采用世界領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最大功率為100kW,動力超過了一臺2.0L排量的汽油發動機。其百公里僅消耗18度電,大約9元錢。可使用家用普通的220V電源充電,一次充電時間為6~8h,續航里程最多可達267km。此外,哈飛賽豹純電動轎車在原型車的基礎上,對底盤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加強,形成了全新的框架結構,并對247個車身零部件進行優化,車身上還采用了國內量產車很少使用的高強度鋼板,成功通過了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標準的相關碰撞測試。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德勤調查指出,隨著油價上漲,中國有一半消費者愿意嘗試新能源車,而美國這一數字為12%、歐洲為16%、日本為4%。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前景廣闊,“建設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已箭在弦上,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把握方向,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尹吉春

近年來,對于“什么是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業界人士熱點談論的話題。當然,我本人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是汽車動力使用的是低碳或無碳環保能源。而現階段新能源的概念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我們國家主要推崇的是純電動能源的汽車,較之其他方式新能源的車,我比較傾向電能源的汽車。
而純電動能源的汽車目前卻存在以下方面的瓶頸:
電池如何實現快速充電?充電設施是否完善?充電后汽車的續航能力?電動車的動力是否強勁?價格是否合理?性價比是否高?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認為急需解決的就是電池的充電問題、電動車動力強勁問題、價錢是否合理的問題。
電池充電問題,不該只停留在現在這種靜態充電的模式上,目前充電方式都是靠充電樁給提供電能。我們可以換個思維來考慮,我們可以給電池分多個充電模式。例如一輛車上有電樁充電模式、多余能量回收再充電模式、光能充電模式。而上述三種模式的充電方式目前都存在,只是沒有統一用在汽車上而已。而且這三種模式可以是一種單獨工作,也可以是多種模式一同工作。晴天時候,車停下來的時候,可以自動切換到光能充電模式。走在路上的時候,可以切換到光能和多余能量回收再充電模式。陰雨天氣可以切換到多余能量回收再充電模式和電樁充電模式等等。
電動車的動力問題,就目前而言,電動車基本上是用在家用轎車上和短程的公交客車上。而我所指的新能源汽車里面涵蓋了除家用轎車和短程公交客車以外的汽車,例如牽引貨車、載重貨車等等大噸位的車輛。我想如果能夠解決電的容量問題,如何能夠快速地持續源源不斷地提供大功率的電能,則動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動力輸出目前可以參考的就是動車使用的電機機組結構。
新能源汽車給誰使用?當然是普通大眾。而絕大多數普通大眾還是理性的。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一款經濟實惠的車。所以價格是否合理,性價比是否高自然也就成為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主流的又一關鍵因素?,F階段的純電動車的價格普遍居高。普通大眾不愿意為新能源的普及自掏腰包。如果新能源的車不能很好地賣出,則研發新能源技術的費用不能得到補充,最終會形成一個不良的循環。我的想法是所有的新能源研發費用應該由國家一律承擔。待技術完善后,成本費用降下來之后,再大力推廣。不能寄希望將新能源研發費用由普通大眾來買單。
我想,如果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新能源的電動車必將取代現在的汽油和柴油車,實現無碳環保,為我們和我們的后人留下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