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偉
情感與認知是相互影響的,良好的心理情感會產生積極的心里效應。它會引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欲望。調動人的創造性,使學生實驗真正起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中學生在實驗中存在心里障礙,導致實驗不能順利完成,甚至失敗。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不僅為學生準備好實驗必須的儀器和材料,而且應該從心理上為學生做好實驗創造良好的環境。針對學生心理現狀,多角度,全方位創造條件,想方設法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調動學生良好的實驗積極性,發揮其創造力。
一、心理障礙分析
由于對實驗原理不甚理解,步驟不明,分不清前后次序,怕實驗不成功,怕做錯,面對實驗器材,無從下手,事事依靠老師,放不開手腳,失去了做實驗的意義。
由于在中學物理實驗中,往往伴隨各種煙霧,光電,氣體等物理現象的產生。導致部分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嚴重影響學生實驗的開展。
由于諸多因素,學生在實驗中沒有獲得預期效果,為要寫實驗報告應付老師;有的學生實驗失敗了,不查找分析原因,而用猜測,臆斷來填寫實驗報告;有的學生為完成任務對實驗數據隨心所欲,擅自修改,更改實驗數據,他們只求已做過,好早些離開實驗室,直接寫出實驗報告。應付心理的存在,不但影響實驗本身,而且會對學生今后的人生和工作留下嚴重隱患。
二、防范對策研究
營造科學的實驗氛圍,點燃良好的心理感應。學生進入實驗室,首先看到的不是實驗儀器和設備,而是實驗室環境布置,看到科學家的畫像。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掛圖,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掛圖,學生就會有一種進入科學殿堂的探索心理;實驗室內窗明凈,桌椅擺放整齊,白色熒幕一塵不染,學生就會萌發一種愛清潔,講衛生的自然心理。演示臺上儀器擺放整齊,桌上的分組儀器按編號定位,儀器與配件,組號與學號,一一對號入座,學生就會產生一種一絲不茍的嚴謹心理。科學的規范實驗氛圍暗示學生,這里是搞科學實驗的地方。不能兒戲,必須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因此,實驗室環境的合理布置是消除學生各種心理障礙的第一關。
精選完備的實驗器材,獲得成功的心理情感。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都期望自己在動手實驗中得到好奇心的滿足,當他們聽到、看到接收到成功的信息時,就會產生滿足、快樂、自豪等心理情感。反之,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意外事故頻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就會發生遷移,就會產生氣餒和抱怨的心理,使之情緒低落,實驗的信心就隨之衰退。所以,教師在準備實驗器材時,應做到認真負責。對破損儀器及時修復,,如發現保險絲熔斷應及時更換。這樣可以讓學生順利,快樂地在實驗中探索,提高實驗的成功率。此外,還必須精選,搭配好不同參數的規格儀器,盡可能消除因搭配不當或所選材料不合理引起的誤差。而科學合理的搭配實驗器材可以減少誤差。使誤差控制在實驗允許的范圍內。使學生預期的希望得到滿足。一些學生,不重視實驗,不會做實驗,不愿做實驗,除自身因素外,與教師實驗的準備是否認真負責不無一定的關系。因此,我們要為學生提供理想的儀器,設計最后實驗方案,使學生多獲得實驗成功的感受,有效的克服恐懼心理。
引用科學的實驗典范,樹立好強的必勝心理,實驗科學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人類發明的結晶。它觸及到著名學者的科學思想的逐漸演進,也涉及到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創造性思維的研究成果,學生不但要了解科學研究的成果,更要理解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要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崇高精神。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科學家的優秀事跡。如用“歷史上的今天”介紹科學家為人類造福追求真理的動人事跡,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在平時會自覺學習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思維方法,特別當學生實驗失敗時,要讓學生明白,許多發明創造都是經過許多次甚至上千次失敗后才獲得的,使學生真正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義。
總之,要讓學生做好實驗,提高實驗效果,培養健全的實驗心理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相當復雜的問題,教師要針對學生內心世界,從實際出發,耐心啟發教育,盡可能避免學生產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更多地創設體現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的條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