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慶
摘 要:防汛抗旱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是政府需要抓好的重要工作。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減輕水旱災害影響,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害,是水利部門需重點研究的課題。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分析了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防汛抗旱;物質儲備;群防隊伍
1 前言
自古以來,水旱災害一直影響著人民的正常生活,威協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故做好防汛和抗旱工作,有利于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各項技術都有所提高,防汛抗旱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防汛抗旱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技術人員分析、解決,以使此項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 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預警水平較低,基礎工作不實
由于我國氣象監測的技術相對落后,對于洪旱災難的預警不足,監測數據經常不準,使得防汛抗旱工作不能及時開展,解決問題延誤。在旱情動態監測方面,主要靠該地區上報的氣象、水文等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缺乏科學的監測手段,致使準確率低,指導性差。在汛情方面,防汛預案不詳細,缺少對預案的實際演練,致使汛情發生時不知道如何應對,經常出現防汛物資缺乏、防洪隊伍力量小,重大汛情、災情不上報或上報不及時現象,這些基礎工作沒做好,給防汛抗旱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2.2 防洪標準低,安全隱患大
在最初進行防洪準備時,防洪設施的質量標準相對較低,或是設施年久失修,滲漏、損壞嚴重,導致許多防洪設施質量不符合要求,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御功能,防洪能力差,安全隱患大。
2.3 麻痹思想重,責任意識不強
這種現象對于常年沒有洪旱災難的地區比較嚴重。對于這樣地區的領導干部,因常年沒有洪旱災難的預警,對這方面的防御意識自然降低,認為該地區就應該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狀態。所以,對于防汛抗旱預案的演練也松懈,對于參加防汛抗旱工作的人員也缺乏技術培訓,當洪旱災難一旦來臨,便手足無措,難以應對。
2.4 社會備料問題頗多
對于防汛抗旱用物資,國家儲備的物料質量較好,社會和群眾供應的物料,由于各層級可能有貪污腐敗的官員,導致社會備料的質量相對較差,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2.5 群防隊伍組織管理不到位
隨著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量加大,對于群防隊伍的人員管理停留在數量與名單上,很多名單上的人可能已奔走他鄉,導致洪旱等災害發生時,群防隊伍不能馬上發揮作用。
3 處理防汛抗旱工作中問題的對策
3.1 堅持以防為主,防汛抗旱準備扎實到位
防汛抗旱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并加強對預案的演練,常備防汛抗旱所需的各項設施,以便于群防隊伍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1)落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職責分工明確,對于重要的防洪抗旱區域責任落實到人,配備專業的領導者與技術人員。為加強防汛抗旱工作人員的技能,多組織培訓與演練,提高工作人員,包括領導者的專業技術水平與實踐能力,提高所有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從思想上重視此項工作,并落實到行動中。同時,為使得防汛抗旱工作的順利進行,上級政府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規范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各項工作程序。
(2)做好汛前檢查,監督各項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為確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充分發揮領導的作用,領導高度重視,親赴現場檢查,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級落實責任,監督整改,對于重點問題重點督辦,多過問其整改進度情況,以確保在汛期到來之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
(3)確保防汛隊伍穩定、物資滿足使用要求。認真組建一、二、三線防汛搶險隊伍,要求確認每個防汛隊伍的人員,落實到個人,防止“名在人不在”的情況發生。在汛情來臨時,需要根據汛情的大小,按照預案規定,合理調配防汛隊伍。對于汛情嚴重的區域,要增加人手,充分發揮官兵、武警的力量,搞好軍民聯防,將損失降至最低。對于防汛搶險所需的物資器材,要做好保管,認真查清庫存,檢驗其質量,對于損耗的物資要及時補齊,嚴禁挪用,確保搶險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堅持創新發展,增強防汛抗旱綜合能力
3.2.1 不斷提高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平,重視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建立專門的防汛抗旱信息網,著力推進防汛抗旱現代化。在各個地區建設水旱情分中心,實現雨量、水位、墑情項目自動監測。建立健全重要防洪工程遠程視頻監視系統,大型水庫的閘門監控系統和大壩安全監控系統的建設。防汛抗旱通信和計算機網絡要覆蓋全區,防汛抗旱的各個指揮部門與下設單位要實現互聯互通。
3.2.2 建設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緊緊抓住國家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建設契機,著力提高山洪災害防御水平。開展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的試點工作,并逐步的完善和推廣。通過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建設,提高防御山洪災害的水平。
3.3 全面加強防洪抗旱工程建設
堅持夏汛冬防,夏災冬治,把防洪抗旱工程作為冬春水利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大農田水利基本設施,農村飲水安全設施、重要防洪設置等在建工程的建設管理力度,確保工程質量,長期發揮工程效益。要結合汛前、汛中檢查出的問題,以搶險的精神抓緊險工險段的整治,絕不允許有險不整,帶險入汛。通過全面加強防洪抗旱工程建設和各類工程整險除險,不斷提高抗災減災的綜合能力。
3.4 要嚴格防汛抗旱工作紀律
首先,嚴格組織紀律。嚴格實行下級服從上級,小局服從大局,局部服從全局,決不允許政令不通,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現象發生。首先,嚴格值班紀律。每年汛期,各責任單位要隨時處于臨戰、備戰狀態,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注意防汛抗旱動態,及時掌握汛情、險情、災情,隨時做好組織協調、物資調度和搶險救災準備。
其次,嚴格報告紀律。按照分級負責、逐級上報、歸口上報的原則,及時、快捷、準確的報告各地的汛情、險情、災情,重大汛情、險情、災情對外發布,實行新聞發言人制度,統一宣傳口徑,避免造成工作被動的情況。
再次,嚴格督辦紀律。各地和相關部門要采取專班督辦、新聞督辦、專題督辦、輿論督辦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推動各項防汛抗旱工作措施的落實。對督辦檢查出的問題,要公開曝光,通報批評,以儆效尤。對出現重大隱患又不及時整改的單位和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決不能姑息放縱。最后,嚴格救災紀律。一旦出現險情、災情,各級各部門負責人要親臨一線,坐鎮指揮,與廣大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共同抗災,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堅決抵制臨陣脫逃,置群眾于不顧的行為。
3.5 大力開展防汛抗旱宣傳教育
防汛抗旱工作不是一個人,或一個政府部門的事,它牽涉的部門多,涉及社會面廣,所以必須對防汛抗旱工作大力宣傳,使人們認識開展此工作的必要性。宣傳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形式,大力宣傳防汛抗旱基本知識,增強廣大群眾參與此工作降低災害損失的責任感。同時,大力宣傳防汛抗旱預案,提高人們的自救能力,確保搶險工作有序的開展。總之,通過不同的制度宣傳,提高人們的風險意識,使大家充分認識洪水的危害,從自身做起,掌握基本的防御技能。
4 結束語
為了城市穩定健康的發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首先要做好物資準備、策劃各項預防措施,其次做好防汛抗旱的宣傳教育,最后加強群防隊伍建設,嚴格紀律。這幾點都做到才能克服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各項難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閆新光,高瑛.新形勢下防汛抗旱對策[J].內蒙古水利,2007(2):3-4.
[2]劉敬玉.淺談防汛抗旱工作中幾個實際問題[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8,28(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