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講師丁道勇、中國兒童中心科研與信息部部長霍思佳、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李子建在《教育發展研究》2013年第18期上撰文認為,應對兒童實施“生態道德教育”。生態道德教育主張“以物教人”,通過帶領兒童發現自然,尤其是他們身邊的生態主題,尋找那些一直被忽視的自然教諭,傳播一種與周圍世界和諧共存的生活態度。在生態道德教育中,課程內容的學術性元素與教育性元素應得到統一。教師在生態主題的選擇和加工上,可以優先考慮兩組選項:一是自然對象,尤其是城市生活中兒童身邊的自然對象,激發兒童研究這些自然事物,培養他們更加謹慎、友善的生活態度,讓兒童了解到,略微調整自己的行為,就可能讓身邊的生物更好地生活下去;二是研究人類行為對自然界的影響,通過研究這些問題,激發兒童認真研究自己的生活行為,養成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