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洪萍
摘 要:為加強液化石油氣鋼瓶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氣瓶充裝許可規則》、《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結合松原市實際,淺析液化石油氣鋼瓶的監督管理與檢驗檢測。
關鍵詞:液化石油氣鋼瓶;監督管理;檢驗檢測
液化石油氣鋼瓶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安全管理與正確使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社會穩定,關系人民群眾生活生產質量。目前,松原地區居民、外來人員和商業場所使用的液化石油氣瓶萬余只,已經達到報廢或臨界報廢的氣瓶近萬只。大量報廢氣瓶更新置換工作僅由氣瓶充裝單位獨自完成存在很大問題,給氣瓶安全監管造成較大困難,也為氣瓶安全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切實做好報廢氣瓶更新置換工作對于完成全市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報廢氣瓶的更新置換
加強組織領導,共同推進氣瓶綜合監管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原則,督促、指導經營企業做好液化氣瓶的報廢更新工作,推行“一戶一瓶”建卡登記制度。周密計劃,預防和杜絕報廢氣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氣瓶充裝單位可以在站內設置空、重瓶換瓶服務人員,使之持證上崗。氣瓶充裝單位應向社會公布換瓶服務電話,并應加強換瓶服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和監督管理,不斷提高換瓶服務質量。氣瓶充裝單位不得在站外設置換瓶站點或換瓶人員。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加強對充裝單位換瓶人員的監督檢查,確保換瓶人員持證上崗,所換氣瓶符合《氣瓶充裝許可規則》和《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加強宣傳,提高居民安全使用氣瓶的意識。松原市政府、安監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氣瓶充裝單位要加強《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氣瓶充裝許可規則》、《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全社會對氣瓶報廢更新置換工作的認識,做到顧大局、識大體,積極配合政府和質監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努力形成“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和居民主動”的良好局面。
2 切實提升液化石油氣鋼瓶安全監管水平
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行為屬國家行政許可行為,如果充裝單位管理不善,或者消費者使用不當,輕者短斤少量,摻雜使假,給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害;重者引發火災或爆炸,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松原市分布區域廣、缺乏統一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易導致事故頻發。根據國務院《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相關精神,我市應加快推進物聯網信息系統應用工作,切實提升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監管水平,消除安全隱患等安全問題,極大地提高氣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遏制與杜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在市區的報廢氣瓶更新置換工作中,一并采取氣瓶物聯網信息系統的安裝應用,預防和杜絕氣瓶充裝、銷售過程中殘雜使假、缺斤少量、分瓶倒氣等違法違規行為與安全隱患。
3 落實監督管理責任
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充裝單位是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安全責任主體。氣瓶充裝單位應當按照《氣瓶充裝許可規則》、《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加強氣瓶的安全管理,保障氣瓶的安全使用。氣瓶充裝單位只能充裝自有產權氣瓶,且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氣瓶必須是取得生產許可資質企業生產的合格氣瓶,并應當攜帶合格證、出廠監督檢驗證書等技術資料;
(2)建立氣瓶登記臺賬和檔案,在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氣瓶使用登記,對氣瓶實行物聯網信息技術管理;
(3)氣瓶顏色標志符合規定,安全附件齊全;
(4)氣瓶瓶體上有充裝單位物聯網信息技術管理電子標簽,張貼警示標簽,瓶體整潔;
(5)無改裝氣瓶或者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氣瓶。
氣瓶充裝單位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向液化石油氣消費者提供合格液化石油氣鋼瓶,并對氣瓶的安全負責;
(2)負責氣瓶的維護、保養和顏色標志的涂敷工作;
(3)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及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負責做好氣瓶充裝前的檢查和充裝記錄,并對氣瓶的充裝安全負責;
(4)負責對充裝作業人員和充裝前檢查人員進行有關氣體性質、氣瓶的基礎知識、潛在危險和應急處理措施等內容的培訓;
(5)負責向氣瓶使用者宣傳安全使用知識和危險性警示要求,并實施物聯網信息技術等先進信息化手段對所充裝的自有產權氣瓶進行建檔登記和安全管理。在所充裝的氣瓶上粘貼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及國家標準規定的物聯網信息技術安全管理電子標簽;
(6)負責氣瓶的送檢工作,將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鋼瓶送交盟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的氣瓶檢驗機構報廢銷毀;
(7)配合氣瓶安全事故調查工作。
4 檢驗檢測
氣瓶定期檢驗證書有效期為4年。有效期滿前,檢驗機構應當向發證部門申請辦理換證手續,有效期滿前未提出申請的,期滿后不得繼續從事氣瓶定期檢驗工作。氣瓶檢驗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檢驗標準規定的項目進行定期檢驗。檢驗氣瓶前,檢驗人員必須對氣瓶的介質處理進行確認,達到有關安全要求后,方可檢驗。檢驗人員應當認真做好檢驗記錄。氣瓶檢驗機構應當保證檢驗工作質量和檢驗安全,保證經檢驗合格的氣瓶能夠安全使用一個檢驗周期,不能安全使用一個檢驗周期的氣瓶應予報廢。從事氣瓶定期檢驗工作的檢驗人員,應當經總局安全監察機構考核合格,取得《氣瓶檢驗員》培訓證書后,方可從事氣瓶檢驗工作。氣瓶定期檢驗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1)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氣瓶定期檢驗標準對氣瓶進行定期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并對其正確性負責。
(2)按氣瓶顏色標志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去除氣瓶表面的漆色后重新涂敷氣瓶顏色標志,打氣瓶定期檢驗鋼印。
(3)對報廢氣瓶進行破壞性處理。
監督檢驗的主要內容有:
(1)對氣瓶制造過程中涉及安全的外觀檢查、水壓試驗、閥座檢驗、壁厚測定、瓶閥檢驗及氣密性檢驗等重要項目進行逐只監督檢驗;
(2)對氣瓶材料的復驗、氣瓶爆破試驗和產品試樣的力學性能和其他理化性能測試可與生產廠家取得聯系進行現場監督確認;
(3)對受檢驗單位的氣瓶制造質量管理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
5結束語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氣瓶充裝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實施經常性的現場安全監察,發現氣瓶充裝單位有違反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行為,依法責令限期整改。發現事故隱患的,應當依法責令立即整治;重大事故隱患整治前,責令暫時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消除后,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充裝和使用,并報告同級人民政府。監督充裝單位制定操作性強的專項應急預案,督促充裝單位適時進行應急演練,切實加強和提高充裝單位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保障氣瓶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特種設備安全法.
[2]李長江.氣瓶安全監察規定,2003年4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