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軍
摘 要:文章主要對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了論述,并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針對如何解決修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并對相關技術進行了闡釋,并最終對螺桿泵修理的技術優勢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對今后的螺桿泵修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螺桿泵;修理;泄露;載荷
作為泵的一種,螺桿泵被廣泛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但在使用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各種問題,文章就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并提出了和修理技術相關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1 技術難題概述
(1)螺桿泵會在修理的過程中出現由于機械密封失效而造成的泄露現象,此類現象一旦出現便不易修理好。(2)在修理的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管磨損以及井桿現象。
2 修理技術措施概述
2.1 機械密封維修
2.1.1 泄漏原因
(1)機械性質問題。由于設備自身問題出現的泄露一方面是因為選用的摩擦副材質不當,導致摩擦系數過大且耐磨性能較差,從而導致了機械密封能力不佳;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輔助密封圈的過盈量太大,所以動環和軸之間摩擦力被加大了,但是過小的彈性無法阻止動環發生相對滑動,從而降低了兩環之間的密封性,從而發生了泄露。由于彈簧密封圈的失效,導致彈簧的失效,并最終造成了機械密封的失效,發生泄露現象。
(2)由于安裝不當而發生泄露事故。螺桿泵的安裝需要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檢查合格的螺桿泵才能進行安裝,若沒有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并且密封面在安裝過程會受到碰撞,導致端面不平或者變形,也會造成泄露。動環靜環出現損壞或者尺寸不對、兩環之間不同心,產生誤差、安裝過程中由于壓縮量太大而導致摩擦損失等使得端面貼合度過低。
2.1.2 修理技術措施
(1)機械密封選型。根據螺桿泵轉子轉速、工作介質具有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對摩擦副進行選擇,保證材料能夠適應工作要求,并結合工作性質,對密封全進行選擇,保證其具有較好的腐蝕抗性。
(2)安裝設備的要求概述。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的機械密封性要求,在進行彈簧部件的安裝時,針對螺桿泵應當避免出現彈簧部件的壓縮量出現過大或者過小的情形。保證相關參數保持在適中的水平,并且穩定不會任意改變,動環安裝在其上,能夠靈活移動。依據GB/T1184精度7級標準對接觸端面同密封端面的平行度予以確定,而兩環內孔的垂直度也是在此進行確定。
2.2 對螺桿泵所遇到的問題中,井桿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維修和護理予以解決,針對管磨損問題同樣可以通過合理的維修措施予以解決。
2.2.1 磨損分析
(1)通過相關調查以及分析:從結構上看,磨損率較高的為空心桿,而針對磨損位置來講,大多出現磨損的位置都在轉子以及定子的中部和下部,從轉速進行分析,高轉速也是造成管磨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對轉子、定子從理論上進行磨損原因分析,由于轉子同定子底部之間的空間因為轉子的偏心運動而變得十分有限;另外,由于離心力產生的慣性使得轉子的旋轉過程中桿柱產生彎曲,因而產生摩擦現象。最后,轉子和定子之間由于油管發生彎曲而接觸出現載荷,從而引發磨損。
2.2.2 修理技術
(1)對下泵參數進行優化。對磨損原因進行分析,避免磨損的最有效的方式即對扭矩進行降低,避免發生共振。這個時候要求螺桿泵要處在低速以及中速的運行狀態下,螺桿泵在進行下泵的時候,需要以實際情形作為依據,以最低的轉速作為目標,進行分析計算,選出最佳的螺桿泵使用。下表即各種泵型在低轉速的條件下的實際排量以及轉速的范圍。(表1)
(2)桿泵相匹配。對于螺桿泵出現的桿柱斷脫問題,要結合系統安全以及過流面積等因素考慮桿泵的匹配問題。下表為三種不同工藝桿的參數對比:(如表2所示)。
(3)利用全井扶正技術。根據作者的工作經驗分析,安裝扶正器可以有效的減輕轉子、定子的磨損情況;同時為了避免定子接箍磨損,可以對扶正器進行限位。
例如,某一油田在進行檢泵時,發現有一個型號為GLB1200-14的螺桿泵,在油管下部出現0.4m長的裂痕,同時,還有53根轉子和定子均出現磨損現象。在重新下泵時,安裝了86個扶正器。扶正器的布置為:在連續10根轉子上分別布一個扶正器,光桿下連續兩根分別布一個,剩余的平均兩根布一個扶正器。測試時發現,井液面為528.5m,同時扭矩為859N·m。
3 PCM螺桿泵修理技術的優越性
文章采用的螺桿泵修理技術,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螺桿泵在維修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減少了檢修次數,節約了檢修成本,同時降低企業損耗,有效的避免了跑、冒、滴和漏等事件的發生,節約能源,也保護了環境,明顯的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可以總結,螺桿泵的修理技術中有效的技術推廣能夠促進修理技術的發展,并且在螺桿泵的維修中成效顯著,但是,由于螺桿泵的維修涉及到管的磨損以及桿的磨損等問題,所以需要綜合全面的進行考慮,還需進一步予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樹東.淺談多級泵平衡裝置的維修[J].新疆有色金屬,2011,34(6):97-99.
[2]黃文川,金志廣.船用6PC2-5L型柴油機滑油螺桿泵改進性維修[J].中國修船,2008,21(2):48-53.
[3]張小波,許建民,劉沫然,等.常溫螺桿泵舉升工藝在熱采井中的初步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1,18(2):110-113.endprint
摘 要:文章主要對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了論述,并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針對如何解決修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并對相關技術進行了闡釋,并最終對螺桿泵修理的技術優勢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對今后的螺桿泵修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螺桿泵;修理;泄露;載荷
作為泵的一種,螺桿泵被廣泛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但在使用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各種問題,文章就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并提出了和修理技術相關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1 技術難題概述
(1)螺桿泵會在修理的過程中出現由于機械密封失效而造成的泄露現象,此類現象一旦出現便不易修理好。(2)在修理的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管磨損以及井桿現象。
2 修理技術措施概述
2.1 機械密封維修
2.1.1 泄漏原因
(1)機械性質問題。由于設備自身問題出現的泄露一方面是因為選用的摩擦副材質不當,導致摩擦系數過大且耐磨性能較差,從而導致了機械密封能力不佳;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輔助密封圈的過盈量太大,所以動環和軸之間摩擦力被加大了,但是過小的彈性無法阻止動環發生相對滑動,從而降低了兩環之間的密封性,從而發生了泄露。由于彈簧密封圈的失效,導致彈簧的失效,并最終造成了機械密封的失效,發生泄露現象。
(2)由于安裝不當而發生泄露事故。螺桿泵的安裝需要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檢查合格的螺桿泵才能進行安裝,若沒有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并且密封面在安裝過程會受到碰撞,導致端面不平或者變形,也會造成泄露。動環靜環出現損壞或者尺寸不對、兩環之間不同心,產生誤差、安裝過程中由于壓縮量太大而導致摩擦損失等使得端面貼合度過低。
2.1.2 修理技術措施
(1)機械密封選型。根據螺桿泵轉子轉速、工作介質具有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對摩擦副進行選擇,保證材料能夠適應工作要求,并結合工作性質,對密封全進行選擇,保證其具有較好的腐蝕抗性。
(2)安裝設備的要求概述。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的機械密封性要求,在進行彈簧部件的安裝時,針對螺桿泵應當避免出現彈簧部件的壓縮量出現過大或者過小的情形。保證相關參數保持在適中的水平,并且穩定不會任意改變,動環安裝在其上,能夠靈活移動。依據GB/T1184精度7級標準對接觸端面同密封端面的平行度予以確定,而兩環內孔的垂直度也是在此進行確定。
2.2 對螺桿泵所遇到的問題中,井桿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維修和護理予以解決,針對管磨損問題同樣可以通過合理的維修措施予以解決。
2.2.1 磨損分析
(1)通過相關調查以及分析:從結構上看,磨損率較高的為空心桿,而針對磨損位置來講,大多出現磨損的位置都在轉子以及定子的中部和下部,從轉速進行分析,高轉速也是造成管磨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對轉子、定子從理論上進行磨損原因分析,由于轉子同定子底部之間的空間因為轉子的偏心運動而變得十分有限;另外,由于離心力產生的慣性使得轉子的旋轉過程中桿柱產生彎曲,因而產生摩擦現象。最后,轉子和定子之間由于油管發生彎曲而接觸出現載荷,從而引發磨損。
2.2.2 修理技術
(1)對下泵參數進行優化。對磨損原因進行分析,避免磨損的最有效的方式即對扭矩進行降低,避免發生共振。這個時候要求螺桿泵要處在低速以及中速的運行狀態下,螺桿泵在進行下泵的時候,需要以實際情形作為依據,以最低的轉速作為目標,進行分析計算,選出最佳的螺桿泵使用。下表即各種泵型在低轉速的條件下的實際排量以及轉速的范圍。(表1)
(2)桿泵相匹配。對于螺桿泵出現的桿柱斷脫問題,要結合系統安全以及過流面積等因素考慮桿泵的匹配問題。下表為三種不同工藝桿的參數對比:(如表2所示)。
(3)利用全井扶正技術。根據作者的工作經驗分析,安裝扶正器可以有效的減輕轉子、定子的磨損情況;同時為了避免定子接箍磨損,可以對扶正器進行限位。
例如,某一油田在進行檢泵時,發現有一個型號為GLB1200-14的螺桿泵,在油管下部出現0.4m長的裂痕,同時,還有53根轉子和定子均出現磨損現象。在重新下泵時,安裝了86個扶正器。扶正器的布置為:在連續10根轉子上分別布一個扶正器,光桿下連續兩根分別布一個,剩余的平均兩根布一個扶正器。測試時發現,井液面為528.5m,同時扭矩為859N·m。
3 PCM螺桿泵修理技術的優越性
文章采用的螺桿泵修理技術,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螺桿泵在維修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減少了檢修次數,節約了檢修成本,同時降低企業損耗,有效的避免了跑、冒、滴和漏等事件的發生,節約能源,也保護了環境,明顯的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可以總結,螺桿泵的修理技術中有效的技術推廣能夠促進修理技術的發展,并且在螺桿泵的維修中成效顯著,但是,由于螺桿泵的維修涉及到管的磨損以及桿的磨損等問題,所以需要綜合全面的進行考慮,還需進一步予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樹東.淺談多級泵平衡裝置的維修[J].新疆有色金屬,2011,34(6):97-99.
[2]黃文川,金志廣.船用6PC2-5L型柴油機滑油螺桿泵改進性維修[J].中國修船,2008,21(2):48-53.
[3]張小波,許建民,劉沫然,等.常溫螺桿泵舉升工藝在熱采井中的初步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1,18(2):110-113.endprint
摘 要:文章主要對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了論述,并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針對如何解決修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并對相關技術進行了闡釋,并最終對螺桿泵修理的技術優勢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對今后的螺桿泵修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螺桿泵;修理;泄露;載荷
作為泵的一種,螺桿泵被廣泛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但在使用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各種問題,文章就螺桿泵的修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并提出了和修理技術相關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1 技術難題概述
(1)螺桿泵會在修理的過程中出現由于機械密封失效而造成的泄露現象,此類現象一旦出現便不易修理好。(2)在修理的過程中,螺桿泵會出現管磨損以及井桿現象。
2 修理技術措施概述
2.1 機械密封維修
2.1.1 泄漏原因
(1)機械性質問題。由于設備自身問題出現的泄露一方面是因為選用的摩擦副材質不當,導致摩擦系數過大且耐磨性能較差,從而導致了機械密封能力不佳;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輔助密封圈的過盈量太大,所以動環和軸之間摩擦力被加大了,但是過小的彈性無法阻止動環發生相對滑動,從而降低了兩環之間的密封性,從而發生了泄露。由于彈簧密封圈的失效,導致彈簧的失效,并最終造成了機械密封的失效,發生泄露現象。
(2)由于安裝不當而發生泄露事故。螺桿泵的安裝需要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檢查合格的螺桿泵才能進行安裝,若沒有經過嚴格的平面度檢查,并且密封面在安裝過程會受到碰撞,導致端面不平或者變形,也會造成泄露。動環靜環出現損壞或者尺寸不對、兩環之間不同心,產生誤差、安裝過程中由于壓縮量太大而導致摩擦損失等使得端面貼合度過低。
2.1.2 修理技術措施
(1)機械密封選型。根據螺桿泵轉子轉速、工作介質具有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對摩擦副進行選擇,保證材料能夠適應工作要求,并結合工作性質,對密封全進行選擇,保證其具有較好的腐蝕抗性。
(2)安裝設備的要求概述。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的機械密封性要求,在進行彈簧部件的安裝時,針對螺桿泵應當避免出現彈簧部件的壓縮量出現過大或者過小的情形。保證相關參數保持在適中的水平,并且穩定不會任意改變,動環安裝在其上,能夠靈活移動。依據GB/T1184精度7級標準對接觸端面同密封端面的平行度予以確定,而兩環內孔的垂直度也是在此進行確定。
2.2 對螺桿泵所遇到的問題中,井桿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維修和護理予以解決,針對管磨損問題同樣可以通過合理的維修措施予以解決。
2.2.1 磨損分析
(1)通過相關調查以及分析:從結構上看,磨損率較高的為空心桿,而針對磨損位置來講,大多出現磨損的位置都在轉子以及定子的中部和下部,從轉速進行分析,高轉速也是造成管磨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對轉子、定子從理論上進行磨損原因分析,由于轉子同定子底部之間的空間因為轉子的偏心運動而變得十分有限;另外,由于離心力產生的慣性使得轉子的旋轉過程中桿柱產生彎曲,因而產生摩擦現象。最后,轉子和定子之間由于油管發生彎曲而接觸出現載荷,從而引發磨損。
2.2.2 修理技術
(1)對下泵參數進行優化。對磨損原因進行分析,避免磨損的最有效的方式即對扭矩進行降低,避免發生共振。這個時候要求螺桿泵要處在低速以及中速的運行狀態下,螺桿泵在進行下泵的時候,需要以實際情形作為依據,以最低的轉速作為目標,進行分析計算,選出最佳的螺桿泵使用。下表即各種泵型在低轉速的條件下的實際排量以及轉速的范圍。(表1)
(2)桿泵相匹配。對于螺桿泵出現的桿柱斷脫問題,要結合系統安全以及過流面積等因素考慮桿泵的匹配問題。下表為三種不同工藝桿的參數對比:(如表2所示)。
(3)利用全井扶正技術。根據作者的工作經驗分析,安裝扶正器可以有效的減輕轉子、定子的磨損情況;同時為了避免定子接箍磨損,可以對扶正器進行限位。
例如,某一油田在進行檢泵時,發現有一個型號為GLB1200-14的螺桿泵,在油管下部出現0.4m長的裂痕,同時,還有53根轉子和定子均出現磨損現象。在重新下泵時,安裝了86個扶正器。扶正器的布置為:在連續10根轉子上分別布一個扶正器,光桿下連續兩根分別布一個,剩余的平均兩根布一個扶正器。測試時發現,井液面為528.5m,同時扭矩為859N·m。
3 PCM螺桿泵修理技術的優越性
文章采用的螺桿泵修理技術,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螺桿泵在維修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減少了檢修次數,節約了檢修成本,同時降低企業損耗,有效的避免了跑、冒、滴和漏等事件的發生,節約能源,也保護了環境,明顯的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可以總結,螺桿泵的修理技術中有效的技術推廣能夠促進修理技術的發展,并且在螺桿泵的維修中成效顯著,但是,由于螺桿泵的維修涉及到管的磨損以及桿的磨損等問題,所以需要綜合全面的進行考慮,還需進一步予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樹東.淺談多級泵平衡裝置的維修[J].新疆有色金屬,2011,34(6):97-99.
[2]黃文川,金志廣.船用6PC2-5L型柴油機滑油螺桿泵改進性維修[J].中國修船,2008,21(2):48-53.
[3]張小波,許建民,劉沫然,等.常溫螺桿泵舉升工藝在熱采井中的初步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1,18(2):11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