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宇
摘 要 學生提問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能力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紹,如何利用化學材料中的欄目,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同時也指出對學生“異常問題”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 提問;能力;化學;欄目;異常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說出了我們當前化學教學的一個任務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指出了學生必須有疑問,思維才能活起來,就會主動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過程中,落實了三維目標,使學生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學習品質都得到培養。因此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就很重要。這里談談,我們利用教材中的欄目,“聯想:質疑”、“觀察:思考”,“交流:研討”、“活動:探究”指導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問。
一、“聯想:質疑”自然產生疑問
學生不能提問的一個因素,就是不知道問什么?學習的任務不明確。教師要確立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利用“聯想:質疑”欄目,處于一節課開頭的位置,在各種預先創設好的情境中,讓學生先聯想,再合理的質疑提問,也引出了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案例1】魯科版必修2第3章第2節石油和煤重要的烴煤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使用
的主要燃料之一,但在我國很多城市卻禁止直接使用散煤。用PPT打出很多圖片,學生看到圖片,自然產生聯想,也必然產生了疑問,從而讓學生感覺到,我們這堂課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二、“觀察:思考”觀察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化學是一門實驗為主的學科。觀察并記錄實驗的現象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一些實驗可能會和預想的不一樣,這個時候往往是新舊知識沖突的時候,如果能鼓勵學生多提問,讓他們產生的疑問得到解決,那課堂就不會只是老師一言堂,而是大家可以共同參與的,會調動他們積極性和主動性,會使課堂更活躍起來,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感覺到,有去觀察一些實驗的,會比那些只聽和記錄實驗現象的要好。
【案例2】魯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2節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練習與活動將金屬鈉放入CuSO4溶液中會產生什么現象?學生的以往的經驗是有紅色固體析出,但是事實上是藍色沉淀。意外的現象,就造成了新舊知識的沖突產生了矛盾,自然發現了問題,從而提出問題。另外我們經常還會有一些不成功的實驗,那些意外的現在,教師能夠也認真對待和學生一起解決,長期積累下去,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的去對待化學實驗。
三、“交流:研討”多說中學會提問
語言是思維的外部表現。在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多說的機會。借助“交流.研討”通過多說訓練,培養學生勤于提問的習慣。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通過對“交流.研討”所題問題的交流討論,學生將獲得更多的信息,并使自己對有關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小組進行整合。
【案例3】魯科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硅無機非金屬材料問題1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
二氧化硅屬于哪類物質?問題2二氧化硅可能具有哪些化學性質?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彼此提問解答問題?比如甲說二氧化硅可以和堿反應嗎?乙說因為二氧化碳也可以?丙說有什么規律嗎?學生在互相交流中,互相提問解決問題。
四、“活動:探究”中師生活動互相提問
“活動:探究”欄目所設置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將通過實驗探究或其他形式的探究活動來揭示化學科學的奧秘。“活動.探究”中核心是“探究”,采取針對性的活動解決探究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PPT給學生一些素材,或者發放資料,由學生找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和學生直接互相提問,完善方案。
五、對學生“異常”提問的處理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往往把“問題”轉化為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使教學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然而,課堂中學生經常會出現“異常”問題,如果教師不及時應對,勢必將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那我們教師應該如何應對呢?
1.知識疑點問題即時解釋說明
課堂上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或教材的描述有疑問,即時提出問題,打斷老師教學進程。
這些問題和正在學習的內容往往有密切聯系,也是一些同學共有的問題,所以教師一般不宜回避,可以采用直接解釋,以疑誘導等方法來解決。
2.“超綱”問題合理引導,返回課堂
有些同學提出的問題“超綱”了。在這種情境下,教師要控制教學方向,引導學生關注當前的學習任務,做到“形散神不散”。
3.“兩難問題”變通引導
這類問題,是因解決過程中不知何種思路、方法、對結論是否正確,學生也搞不清楚,弄糊涂的問題。這類兩難的問題情境會引出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教師應該通過引導策略充分運用該“異常”問題組織教學,促使學生思考并引導探究欲望和動機。
【案例4】反應速率是變大還是變小?請你畫出一個放熱反應在不改變其他條件下,在反應過程中速率的變化?有的學生認為:一直減小,因為反應中,物質的濃度在減小。
有的學生認為:因為放熱可能會一直增大。濃度和溫度哪個是決定因素,大家不置可否,學生迷惑不解,如何解釋這類問題。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就要從實際出發,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自己課堂調控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的促使他們學習方式的轉變,讓他們帶著問題來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