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鳳
嬰幼兒的抵抗力不如成人,適應環境的能力也不如成人,在天寒地凍的日子里,寶寶的第一個冬天該怎樣暖和地度過呢?
合理選擇取暖設施
1.空調
空調是冬天最常用的保暖設備,但家里有寶寶的話,使用空調時尤其要把握溫度、加濕、通風等。
溫度
冬季用空調首先要保持空調溫度恒定。室內溫度并非越高越好,以25℃為宜,這樣出門時不至于內外溫差太大。小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不完善,室內外溫差大,寶寶容易因溫度調節失調而患病。
加濕
冬天,皮膚很干燥,若長時間開空調取暖,空調的抽濕功能不但會大大降低空氣中的濕度,還會加快人體水分揮發,使皮脂腺分泌減少,易導致干燥性皮炎。寶寶皮膚薄,所受影響更明顯,因此,夜間最好關閉空調。開空調時,房間里放一盆水或用加濕器給房間加濕。
通風
開空調需要關閉門窗,使得室內空氣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大大增加,細菌和病毒等數量也增加。這些有毒有害氣體、細菌和病毒等可以通過呼吸道吸入,使寶寶和大人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增加,尤其是寶寶抵抗力低,更容易患病。為此,空調房間應定時(每隔3~4小時)打開門窗通風半小時以上,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而流通。
2. 電熱油汀
電熱油汀取暖器是以空氣對流的形式升高室內溫度,適用于小的房間,如臥室、浴室,不適合門多的客廳和大房間。
使用需注意
選購頂部配備了烘衣服架子的油汀,便于烘烤寶寶的衣服、尿布。
不能將衣服放在頂部沒有配備烘衣服架子的油汀上,一方面會烤焦衣物,另一方面有取暖器脹裂的危險。
油汀容易使房間的空氣干燥,因此,房間里最好放一盆水,起加濕作用。
油汀禁止倒置或側倒位使用。
油汀正常工作時,殼體表面溫度較高,要避免寶寶身體靠近油汀而燙傷。
3.電熱毯
寶寶最好不要用電熱毯。電熱毯是通過電熱線的加熱作用致暖,睡在電熱毯上會使人的皮膚毛細血管一直處于擴張狀態,造成體內失水。即使電熱毯完全屬于合格產品,但電熱毯工作時會有感應電,感應電的電流微小,對成人危害不大,對嬰幼兒卻有潛在危險。加上寶寶大便和小便等排泄物容易污染被褥,弄濕電熱毯,有漏電危險。因此,睡覺時給寶寶使用電熱毯不合適。即使要用,也只能在寶寶上床前使用,寶寶一上床電熱毯就不能再工作。
4.熱水袋
熱水袋取暖比較溫和。將熱水袋放在寶寶的腳部位,既有取暖效果,又能溫暖足部的經絡,發揮中醫舒經活絡的保健效果。
使用熱水袋取暖的注意事項
熱水袋中水溫一般為60℃~70℃,避免超過70℃,以免燙傷寶寶。
熱水裝好后要檢查塞子的密閉性狀態,以防漏水。
使用時在熱水袋外面用毛巾包裹后放入被子內,避免燙傷寶寶。
Q:南方和北方的取暖設施選擇原則相同嗎?
A:在取暖設施選擇原則方面,南方和北方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北方有中心水暖或氣暖管道,為寒冷的冬天保暖提供了保證。北方氣候比南方更干燥,家庭取暖時更強調加濕,南方只要簡單地在房間里放一盆水就可以達到房間加濕的效果,而北方除使用該方法外,可要選擇加濕器來增加房間的濕度。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寒能力
體育鍛煉能促使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肌肉張力,提高機體對溫度和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同時,還能增加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活動與體育鍛煉有區別
活動與體育鍛煉不是一回事。對寶寶來說活動是很重要的,游戲、戶外活動讓寶寶認識環境,接觸環境,享受陽光浴和空氣浴,也達到了提高免疫力和益智健腦的作用。而體育鍛煉是指身體各部位重復節律地運動。
體育鍛煉的內容
0~6個月寶寶,媽媽帶著寶寶做被動操。
7~12個月寶寶,媽媽帶著寶寶做主被動操和爬行運動。
13~24個月寶寶,讓寶寶自己進行爬行運動、行走運動、肢體運動操等。
24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跑跳自如,媽媽可引導寶寶做多種運動內容。
任何年齡的寶寶只要條件允許,都可以做游泳運動。只要你有意識地培養寶寶養成每天體育鍛煉20分鐘的運動好習慣,定會讓寶寶一生受益。體育鍛煉不僅提高寶寶的抗寒能力,還將促進他的大腦功能發展!
飲食暖冬
對寶寶來說,任何季節都要滿足其營養需求,并不是冬天就特別。考慮到冬季的寒冷氣候,讓寶寶適當增加主食,能讓寶寶從飲食中獲得熱能,起到保暖作用。
冬季寶寶皮膚暴露少,戶外活動也相對減少,導致皮膚接觸陽光照射的時間明顯不足,因此,0~24個月的寶寶每天要補充維生素D400~500單位。24個月以上的寶寶,每周補充維生素D400~500單位2~3次。
冬天自然以熱食為主,熱食也有保暖作用。不宜給寶寶吃冷飲類食物,這不僅會降低寶寶的體溫,而且會收縮胃腸血管,傷害了脾胃。endprint